气体保护铜线真空退火炉用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90317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保护铜线真空退火炉用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所述气体保护铜线真空退火炉用冷却装置包括气体冷却热交换器及高温循环风机,所述的气体冷却热交换器一端的外管与气体缓冲罐出口连接,内管与出水阀连接,气体冷却热交换器的另一端的外管与高温循环风机的输入端连接,内管与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体缓冲罐的一端设有一气体输入管道,所述高温循环风机的输出端连接在流量调节阀与气体缓冲罐之间的气体输入管道上,所述的水泵的输入端与进水阀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升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制造成本、操作方便和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线退火炉用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电磁线制造商普遍采用真空井式(或卧式)退火炉对冷加工(轧制、拉制、挤压等)后的裸铜线导体(包含圆铜线、扁铜线、铜杆、铜管、铜母线等)进行退火处理,其目的是为了消除冷加工硬化与应力,获得软态裸铜线导体,降低导体电阻率及便于后续生产工序(如绕制、绕包绝缘层、成型等)的进行。现有的退火装置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I)工作效率低,且不便于大批量生产。通常一罐铜线的退火总时间从装料一密封一抽真空处理一充入保护气体一加热升温一保温一风冷一水冷至50°C以下出灌的全过程耗时约25小时左右,退火全过程时间过长。2)退火过程控制效果差,工人劳动强度大,且经退火处理后的铜线导体达不到理想的机械性能与电性能要求。经常出现因密封泄露导致产品在退火过程中的表面发黑(氧化)、表面气泡等现象,且由于导体的柔软性不够而造成后续生产工序困难,严重影响产品质量。·3)能耗高,容易造成退火区间局部的环境温度升高。因退火时间过长且风冷过程与水冷过程全部在室内进行,大量的热能需通过退火区间的空气与冷却水吸收而进行冷却,容易造成退火区间局部的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保护铜线真空退火炉用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气体缓冲罐、气体冷却热交换器、水泵及高温循环风机,所述的气体冷却热交换器一端的外管与气体缓冲罐出口连接,内管与出水阀连接,气体冷却热交换器的另一端的外管依次连接新保护气体补充阀、风机进口阀后与高温循环风机的输入端连接,内管与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体缓冲罐的一端设有一气体输入管道,该气体输入管道上设有气体循环调节阀和排空阀,气体循环调节阀位于排空阀与气体缓冲罐之间,所述高温循环风机的输出端依次连接风机出口阀、第二气体循环调节阀及气体分配流量计后连接在气体循环调节阀与气体缓冲罐之间的气体输入管道上,所述高温循环风机与气体输入管道连通的管道上,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保护铜线真空退火炉用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气体缓冲罐、气体冷却热交换器、水泵及高温循环风机,所述的气体冷却热交换器一端的外管与气体缓冲罐出口连接,内管与出水阀连接,气体冷却热交换器的另一端的外管依次连接新保护气体补充阀、风机进口阀后与高温循环风机的输入端连接,内管与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体缓冲罐的一端设有一气体输入管道,该气体输入管道上设有气体循环调节阀和排空阀,气体循环调节阀位于排空阀与气体缓冲罐之间,所述高温循环风机的输出端依次连接风机出口阀、第二气体循环调节阀及气体分配流量计后连接在气体循环调节阀与气体缓冲罐之间的气体输入管道上,所述高温循环风机与气体输入管道连通的管道上,第二气体循环调节阀与风机出口阀之间设有一气体输出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江国固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高耐合金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