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天车的机械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803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1:40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天车的机械臂,包括:筒体、第一滑杆、第二滑杆、驱动件、滑轮、连接绳、第一导向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安装在所述筒体上且所述第一导向组件的内侧与所述第一滑杆接触,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杆上且第二导向组件的内侧与所述第二滑杆接触,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向组件的至少一个导向组件具有轴承且该导向组件通过该轴承与所述第一滑杆或第二滑杆接触。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天车的机械臂,机械臂采用滚动摩擦代替传统技术的滑动摩擦,降低了机械臂的摩擦阻力,减少了传统技术中的卡阻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电解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天车的机械臂
技术介绍
天车是铝电解车间的主体设备,主要承担着铝电解车间内阳极更换过程中的打壳、捞渣、添加极上料等工作。其工作的好坏将对生产产生重要影响。传统技术的设计的天车捞渣装置在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I)原设计结构采用矩形三级连套式升降结构,其中第一移动件通过钢绳绕过固定在第二移动件上的滑轮后固定在固定件下部。当油缸带动第二移动件升降时,第一移动件也跟随其做升降运动。固定件与第一移动件以及第一移动件与第二移动件之间相对移动采用滑块式结构,升降过程中摩擦阻力较大,经常出现卡阻不能升降,无法实现阳极更换过程中的捞渣作业。2)电解槽温度为950度左右,在天车捞渣装置不能使用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人工打捞方式进行阳极坑清理工作,热辐射较强,人员易疲劳,存在烫伤等诸多不安全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降低天车的故障率的用于天车的机械臂。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天车的机械臂,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具有第一通道且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具有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天车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具有第一通道且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具有开口;?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并沿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一滑杆内具有第二通道且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端具有开口;?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并沿所述第一滑杆的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通道内;?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杆沿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移动的驱动件;?滑轮和连接绳,所述滑轮设在所述第一滑杆上,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筒体的第一端相连且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与所述第二滑杆相连;和?第一和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安装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天车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具有第一通道且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具有开口 ;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并沿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一滑杆内具有第二通道且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端具有开口 ;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并沿所述第一滑杆的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通道内;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杆沿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移动的驱动件;滑轮和连接绳,所述滑轮设在所述第一滑杆上,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筒体的第一端相连且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与所述第二滑杆相连;和第一和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安装在所述筒体上且所述第一导向组件的内侧与所述第一滑杆接触,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杆上且第二导向组件的内侧与所述第二滑杆接触,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向组件的至少一个导向组件具有轴承且该导向组件通过该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滑杆或第二滑杆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天车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具有第一轴承且第二导向组件具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滑杆接触,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二滑杆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天车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包括沿所述第一滑杆的周向间隔布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杆的外周壁接触的多个,所述第二轴承包括沿所述第二滑杆的周向间隔布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杆的外周壁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叶伟王伟熊自勇贺永吉易吉龙普俊彪杨斌李鑫鸿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云铝涌鑫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