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控制系统及电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8801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电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梯轿厢控制系统及电梯;其中电梯轿厢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收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CAN控制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电梯轿厢中各种信号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CAN控制模块将进行预处理后的信号数据传递给位于机房的主控制器。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CAN控制模块将电梯轿厢内分离、散乱的信号进行整合处理后送至主控制器,并根据接收到的主控制器发送的指令对电梯进行控制,线路简单、通信效率高、实时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轿厢控制系统及电梯
技术介绍
垂直升降电梯使用轿厢运输人和物,对于完成整个轿厢功能需要几个部分来共同实现,具体包括轿门控制、轿内照明、轿内风扇、轿内指令采集、电梯状态指示等。这几个部分都是通过电控系统统一综合处理,最终实现信号的采集、处理、指令的输出;传统的控制方式都是在机房内通过主控制器对这些信号进行采集处理,但由此引发的问题是过多的信号必须传至机房,这将使得整个轿厢系统接线复杂、控制不灵活。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I提供的采用并行方式实现电梯控制的原理结构,该电梯控制系统是采用并行处理方式进行的,总的来说是将轿厢需要的信号都通过随行电缆统一传输到电梯的机房控制器中。通过机房主控制器统一进行处理。这些信号种类多,类型多,包括门控制系统(动力线+控制线);指令采集(楼层数量确定);状态显示(信息量大);称重信号(模拟信号)。因此在将这所有的信号都送入到电梯控制器中的时候会使得随行电缆数量增多,相互之间易出现干扰。这些系统均由一个主控制器实现整个电梯的控制,属于集中控制系统,主控制器的负担重,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实时性都不高。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2提供的采用串行通信实现电梯控制的原理结构;对电梯通讯而言,主要采用主从结构的BITBUS网络系统的串行通讯,一般为基于MODBUS协议的RS-485总线,通讯方式为命令、响应方式。但是,采用这种通讯方式的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低,总线的负荷大,而且从节点无法主动与其他节点交换数据,灵活性差。综上所述,现有技术采用并行采集控制方法或是一般的串行通信方法,效率低,实时性差,对于层站数有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控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梯控制系统采用并行采集控制方法或串行通信方式导致线路复杂、通信效率低、实时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梯轿厢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收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CAN控制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电梯轿厢中各种信号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CAN控制模块将进行预处理后的信号数据传递给位于机房的主控制器。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梯轿厢中各种信号数据包括门控制信号,指令采集信号和电梯状态显示信号。更进一步地,所述CAN控制模块包括CAN接口,以及分别与所述CAN接口连接的微处理器、邮箱和邮箱控制单元;所述邮箱作为信息缓冲器配置到RAM和寄存器中,用于保存CAN信息控制和CAN信息数据;所述邮箱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邮箱将信息加载到CAN接口中;所述微处理器在所述寄存器和邮箱之间进行通信并控制存储器接口 ;所述CAN接口提供CAN总线专用的寄存器和逻辑。更进一步地,电梯轿厢内的信号通过CAN总线与主控制器进行通信。更进一步地,电梯轿厢内的信号与主控制器进行通信的通信介质为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更进一步地,电梯轿厢内的信号通过CAN总线与主控制器进行通信的距离为10KM,通信速率为IMBPS。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包括位于机房的主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收发器以及与所述收发器连接的电梯轿厢控制系统;所述电梯轿厢控制系统为上述的电梯轿厢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系统,包括多台电梯,每台电梯之间通过CAN总线连接,每台电梯包括位于机房的主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收发器以及与所述收发器连接的电梯轿厢控制系统;所述电梯轿厢控制系统为上述的电梯轿厢控制系统。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CAN控制模块将电梯轿厢内分离、散乱的信号进行整合处理后送至主控制器,并根据接收到的主控制器发送的指令对电梯进行控制,线路简单、通信效率高、实时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I提供的采用并行方式实现电梯控制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2提供的采用串行通信实现电梯控制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厢控制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厢控制系统的模块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电梯轿厢控制系统2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收集模块23、数据处理模块22以及CAN控制模块21 ;其中数据处理模块22将数据收集模块23收集的电梯轿厢中各种信号数据进行预处理;CAN控制模块21将进行预处理后的信号数据传递给位于机房的主控制器I。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CAN控制模块21包括CAN接口 21a,以及分别与CAN接口 21a连接的微处理器21b、邮箱21d和邮箱控制单元21c ;邮箱21d作为信息缓冲器配置到RAM和寄存器中,用于保存CAN信息控制和CAN信息数据;邮箱控制单元21c控制邮箱2Id将信息加载到CAN接口 21a中;微处理器21b在寄存器和邮箱21d之间进行通信并控制存储器接口 ;CAN接口 21a提供CAN总线专用的寄存器和逻辑。其中,CAN接口 21a包括CAN内核210以及分别与CAN内核210连接的发送缓冲器211、接收缓冲器212和控制器21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梯的主控制器I安装在机房内,是电梯控制系统中枢,可以实现电梯所有功能控制;电梯轿厢控制系统2是整个电梯控制系统内部针对轿厢控制部分独立开的一个系统,集中将整个轿厢各种信号功能进行预处理后,再送入机房控制器。CAN控制模块21实现将数据最终传递到CAN总线上的模块,根据CAN标准通讯协议要求,自动将内部数据以标准;数据采集模块23采集轿厢内各种信号,包括门控制系统,指令采集系统,电梯状态显示系统等;数据处理模块22将数据收集模块23采集的数据进行综合、筛选,并按照CAN通讯格式要求进行规范化整理。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梯轿厢内的信号通过CAN总线与主控制器进行通信。具体地,使用CAN总线进行扩展实现轿箱信号与机房主控制器的信号传送。通过利用CAN通信的突出特点可以解决前面两种方案的不足之处。保证在最有效的通信基础上,精简线路,提高了整个系统可靠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电梯轿厢内的信号与主控制器进行通信的通信介质为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CAN总线是一种多主总线,S卩每个节点机均可成为主机,且节点机之间也可以进行通讯;通信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数据传输距离可达10KM,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MBPS;总线利用率高,通信的实时性好;可通过报文内容中的ID值来决定接收或屏蔽报文,而且可以通过ID值来设定优先级;纠错能力强,能很好的进行错误处理,且信息遭到破坏后能重发,节点错误情况下可以自动退出总线。具体地,采用CAN总线进行通信可以产生下列优点短帧结构,传输时间短,受干扰概率低,适于工业环境;每帧信息都采用CRC校验及其他检错措施,数据出错率极低;通信介质选择灵活(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错误严重情况下自动关闭输出,保证不影响总线上其他节点通信;性价比高,器件容易 购置,节点价格低;且开发技术容易掌握,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单片机开发工具。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CAN接口 21a支持CAN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轿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收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CAN控制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电梯轿厢中各种信号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CAN控制模块将进行预处理后的信号数据传递给位于机房的主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连接的数据收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CAN控制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电梯轿厢中各种信号数据进行预处理; 所述CAN控制模块将进行预处理后的信号数据传递给位于机房的主控制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中各种信号数据包括门控制信号,指令采集信号和电梯状态显示信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控制模块包括 CAN接口,以及 分别与所述CAN接口连接的微处理器、邮箱和邮箱控制单元; 所述邮箱作为信息缓冲器配置到RAM和寄存器中,用于保存CAN信息控制和CAN信息数据; 所述邮箱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邮箱将信息加载到CAN接口中; 所述微处理器在所述寄存器和邮箱之间进行通信并控制存储器接口 ; 所述CAN接口提供CAN总线专用的寄存器和逻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冀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正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