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量粉体定量定点配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87959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量粉体定量定点配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载体填装平台的二维运动台,二维运动台的上方设有激振器;锥状头通过连接管与激振器可动件相连,储粉桶的出料口与锥状头相连通;交流信号源通过功率放大器与激振器相连接,控制器与交流信号源相连接并向其发出控制信号;激振器置在可上下滑动的竖直滑台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锥状头激振配粉配合二维运动台的运动来实现微量粉体定量定点配给,适用于植入式可降解多腔体缓释药物载体的填药工艺的需求的微量非金属粉体,并适用于其他非金属粉体以及金属粉体的定点定量配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量粉体配给
,涉及一种微量粉体定量定点配给装置
技术介绍
植入式缓释控释给药系统是新型缓释控释给药系统中突出的一种,可有效弥补传统给药方式的不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植入式给药系统的制备主要包括载体压制、填药、封装、检测。其中,填药工艺直接决定了给药系统的适用性、安全性,因此应能够适应多种药物粉体的填药,并且要实现严格定量、定点,避免污染到待封装界面,给后续封装工艺带来隐患。由于微载体的结构尺度小,给药载体单腔填药量为Img左右,因此必须保证填药的微量化。为了确保缓释给药系统植入人体后的安全性,填药工艺应避免引入一切不安全因素。目前国内外针对微量药粉的定量定点填充还没有相应的针对性研究,现有的微量粉体配粉技术主要是针对金属粉体等流动性较好的粉体,并且配粉的技术方案成本较大、应用条件苛刻复杂。如静电配粉技术静电沉积技术,该技术方案实施成本太高,并且需要引入光电导表面,因此不适合应用到填药工艺中。采用毛细漏斗管的振动激励法,能够适用于金属粉体的微量配粉,应用于药粉等非金属粉体容易发生堵塞失效,并且毛细漏斗管的精确拉制成本较高、重复性差。采用毛细漏斗管的超生行波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量粉体定量定点配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载体填装平台的二维运动台(9),二维运动台(9)的上方设有激振器(6);锥状头(8)通过连接管与激振器可动件相连,储粉桶(7)的出料口与锥状头(8)相连通;交流信号源(2)通过功率放大器(3)与激振器(6)相连接,控制器(1)与交流信号源(2)相连接并向其发出控制信号;激振器(6)设置在可上下滑动的竖直滑台(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量粉体定量定点配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载体填装平台的二维运动台(9 ),二维运动台(9 )的上方设有激振器(6 );锥状头(8 )通过连接管与激振器可动件相连,储粉桶(7)的出料口与锥状头(8)相连通;交流信号源(2)通过功率放大器(3)与激振器(6)相连接,控制器(I)与交流信号源(2)相连接并向其发出控制信号;激振器(6)设置在可上下滑动的竖直滑台(5)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粉体定量定点配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器(I)将含有频率、幅值的控制参数经过串口方式传输到交流信号源(2),交流信号源(2)输出正弦交流信号经功率放大器(3)后发送给激振器(6),驱动激振器(6)振动,带动与激振器可动件相连的锥状头振动,将锥状头内的粉体从锥状头端口定量喷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量粉体定量定点配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锥状头(8)与载体的腔体对准后,锥状头(8)开始振动,向腔体注入粉体,注入完成后,锥状头(8)停止振动, 二维运动台(9)带动载体的下一个腔体与锥状头对准,锥状头(8)开始下一次振动,开始下一个腔体定点配给循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量粉体定量定点配给装置,其特征在于,锥状头(8)的间歇振动与二维运动台(9)的间歇运动相匹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量粉体定量定点配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二维运动台(9)的运动导轨,是由两轴相互垂直连接的丝杠运动导轨组成的,其由步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鹏陈天宁李欣欣李伟周安安李应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