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口铁轧辊焊补的焊条及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746 阅读:4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白口铁轧辊焊补的焊条及其工艺,属铸铁焊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研制出用于白口铁轧辊焊补的BT—1、TB—2两种焊条。BT—1焊条作焊缝底层,BT—2焊条作焊缝覆盖层,焊缝软硬结合。在焊接工艺上采用熔敷金属分块弧立堆焊;扩大熔敷金属与母材的接触面;并采用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焊接热应力的措施,经焊后的白口铁轧辊能满足使用要求,焊缝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用于各种铸铁、高碳钢等可焊性较差的大型结构件的焊补修复。(*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铸铁焊补
,特别是用于白口铁及白口铁轧辊的焊补修复。白口铁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制造热轧辊、冷轧辊,型钢导卫板及矿山机械等,但由于白口铁硬而脆,随温度降低收缩率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掉皮,局部疲劳龟裂,铸造缺陷外露等,从而导致白口铁铸件报废率很高。如无限冷硬白口铸铁轧辊,在轧钢过程中,承受很大的轧制压力、传动力距以及弯曲力距、扭转力距,并反复经受着从50℃到700℃的温度波动,轧辊表面承受较大的接触应力、磨损、疲劳等,在交变重复的热应力和机械应力作用下,轧辊表面容易引起热疲劳和机械疲劳,造成局部剥离掉皮,严重影响轧辊的使用寿命。由于白口铁硬、脆,塑性极低,故其可焊性甚差。美国焊接学会1982年出版的《焊接手册》指出白口铸铁在常规条件下是不可焊的。到目前为止,对于白口铸铁的焊补,特别是白口铁热轧辊的焊补修复,在国内外尚未见有资料报导。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研究适用于白口铸铁焊接的专用焊条及其焊接工艺,解决长期以来在铸铁焊补
中认为白口铸铁是不可焊补的这一难题,通过焊补修复,延长白口铁轧辊的使用寿命。白口铁轧辊中心内部是球墨铸铁,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冷焊的铸铁焊条,其特征在于白口铁轧辊焊缝由BT—1焊条和BT—2焊条焊接而成。两种焊条的药皮成分配比份别为:(1)BT—1焊条的焊芯为镍铁芯,其药皮配比(按重量%)大理石15~19%,莹石20~24%,碳酸钡26~31% ,石墨5.1—6.0%,稀土镁8.1~9.0%,硅钙合金3.8~4.4%,铝粉2.5~3.2%,固体钠水玻璃3.5~4.2%。用K—Na混合水玻璃粘结。(2)BT—2焊条的焊芯为HO8A,其药皮配比(按重量%)   大理石26~32%,莹石9.5~10.3%,钛白粉9.2~11.2%,金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增大任登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