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汽车传动带和工业同步带的磨背机,具体是指一种立式磨背机的机械手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磨背机的磨削进给一般都采用一套进给传动装置,进给磨削砂轮或进给被磨削带筒,完成磨削过程,由于只有一套进给传动装置,因而在磨削较宽的带筒时,精度较难保证,磨削精度受设备机械加工精度的制约并且影响较大,精度调整和修正较为复杂。目前大多数的传统磨背机针对传统磨背机的这一缺陷,进行了改进,比如专利号为ZL200420098671. 8(授权公告号为CN2749619Y)的中国技术专利便公开了《同步带磨削机双边定位式磨削进给装置》,该磨削进给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体上的主动辊摆动进给装置,左进给限位装置和右进给限位装置分别固定在限位装置固定架的两端,且分别与左进给定位板和右进给定位板接触。虽然,该技术具有下述优点采用两套进给限位装置,对主动辊两端的支撑架上的进给定位板位置分别进行控制,使主动辊与磨削辊在进给过程中保持平行,进而提高同步带磨削精度,两套进给限位装置分别调整和修正两端进给装置的进给量,使较宽带筒两端的磨削量更为均匀,磨削精度受设备机械加工精度的制约和影响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磨背机的机械手调节机构,包括机架台(1)和分别设于机架台两侧的左进给限位装置、右进给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进给限位装置包括左第一固定座(2a)、左第一驱动件、左第一滑座(4a)、左第二驱动件、左第二滑座(6a)和主动辊支架(7),所述的左第一滑座(4a)支承在左第一固定座(2a)上并在左第一驱动件作用下相对左第一固定座(2a)前后向滑动,所述的左第二滑座(6a)支承在左第一滑座(4a)上并在左第二驱动件作用下相对左第一滑座(4a)前后向滑动,所述的主动辊支架(7)安装在所述左第二滑座(6a)上并与其保持同步移动,磨背机主动辊的左端部固定在该主动辊支架(7)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磨背机的机械手调节机构,包括机架台(I)和分别设于机架台两侧的左进给限位装置、右进给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进给限位装置包括左第一固定座 (2a)、左第一驱动件、左第一滑座(4a)、左第二驱动件、左第二滑座^a)和主动辊支架(7), 所述的左第一滑座(4a)支承在左第一固定座(2a)上并在左第一驱动件作用下相对左第一固定座(2a)前后向滑动,所述的左第二滑座^a)支承在左第一滑座(4a)上并在左第二驱动件作用下相对左第一滑座(4a)前后向滑动,所述的主动辊支架(7)安装在所述左第二滑座(6a)上并与其保持同步移动,磨背机主动辊的左端部固定在该主动辊支架(7)上;所述的右进给限位装置包括右第一固定座(2b),右第一驱动件、右第一滑座(4b)、右第二驱动件、右第二滑座^b)、握持部(8)和握持部驱动件,所述的右第一滑座(4b)支承在右第一固定座(2b)上并在右第一驱动件作用下相对右第一固定座(2b)前后向滑动,所述的右第二滑座^b)支承在右第一滑座(4b)上并在右第二驱动件作用下相对右第一滑座(4b)前后向滑动,所述的握持部(8)通过握持部驱动件能释放和握持主动辊的右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磨背机的机械手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第一驱动件包括有第一伺服电机(3a)和第一蜗轮蜗杆副,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a)通过第一蜗轮蜗杆副传动而驱动所述的左第一滑座(4a)前后向移动,所述的右第一驱动件包括有第二伺服电机(3b)和第二蜗轮蜗杆副,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b)通过第二蜗轮蜗杆副传动而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舜江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