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介孔聚合物纳米多孔复合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6370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氧化钛-介孔聚合物纳米多孔复合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单体,4-乙烯基吡啶或1-乙烯基咪唑为功能单体,钛酸正丁酯为钛源,溶剂热条件下,80-140℃聚合12-24小时,即可得到块状聚合物固体;b.将聚合物固体产物放入反应釜中,加入适量水,150-180℃水热处理10-24h,即可得到二氧化钛-介孔聚合物多级纳米孔复合可见光催化材料。该材料制备方法简单,获得的光催化剂对有机污染物,尤其是十溴双酚A具有优异的富集效应和催化降解活性,而且块状形貌有利于催化剂使用过程中的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科学
,特别涉及一种大比表面积,对有机污染物具有优异富集作用的。
技术介绍
自从1972年Fujishim等发现二氧化钛具有光解水制备氢气以来(Nature 1972,238,37),结晶二氧化钛系列材料作为一类重要无机半导体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与其他无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相比较,二氧化钛材料具有低成本,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高的光电子转换效率。目前为止,二氧化钛系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光电传感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光催化领域。从光催化角度来讲,二氧化钛系列光催化材料具有优异的紫外光吸收性(λ <376nm),进而导致其优异的紫外光催化活性,然而仅仅紫外光催化活性大大限制了其广泛的实际应用。因为太阳光中大部分为可见光。最近,很多优异的工作报道了提高二氧化钛可见光区域催化性能,主要是通过改变二氧化钛晶体的尽带宽度来实现。在系列改变二氧化钛带隙的方法中,比较有效的方法便是向二氧化钛带隙中引入杂原子包括V,Cr, Fe等金属元素或者C,N, S等非金属元素。过渡金属掺杂的二氧化钛催化材料一般热稳定性相对较差,而C,N, S等非金属元素掺杂的二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氧化钛?介孔聚合物纳米多孔复合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加入到溶剂中,然后加入交联剂单体二乙烯苯基和功能单体,再加入钛酸正丁酯,其中溶剂与交联剂单体的摩尔比为0.67?2.0mL/nmol,功能单体与交联剂单体的摩尔比为0.2?1.0,功能单体与钛酸正丁酯的摩尔比为10?0.5,室温搅拌均匀后,在80?140℃温度下聚合10?24h,得到块状纳米复合物固体;b.聚合后的块状纳米复合物固体中加入适量水,进一步,150?200℃水热处理10?24h,即可得到二氧化钛?介孔聚合物纳米多孔复合可见光催化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钛-介孔聚合物纳米多孔复合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加入到溶剂中,然后加入交联剂单体二乙烯苯基和功能单体,再加入钛酸正丁酯,其中溶剂与交联剂单体的摩尔比为O. 67-2. OmL/nmol,功能单体与交联剂单体的摩尔比为O. 2-1. 0,功能单体与钛酸正丁酯的摩尔比为10-0. 5,室温搅拌均匀后,在80-140°C温度下聚合10-24h,得到块状纳米复合物固体;b.聚合后的块状纳米复合物固体中加入适量水,进一步,150-200°C水热处理10-24h, 即可得到二氧化钛-介孔聚合物纳米多孔复合可见光催化材料。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建李建涛刘华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