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以三维有序大孔二氧化钛为载体的杂多酸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技术。
技术介绍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光催化剂,因其化学稳定性好、氧化活性高,对人体无毒,应用范围广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二氧化钛(锐钛矿型)的禁带宽度为3.2eV,作为光催化剂,二氧化钛要在紫外光的激发下才能显示出光催化活性,且由于二氧化钛的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率高,使其量子效率很低。虽然减小光催化剂的粒径可以提高比表面积,由此,出现了不少以介孔二氧化钛为光催化剂的专利报道。但是,当二氧化钛粒子过细时,在光催化过程中,二氧化钛以粉末形式悬浮于溶液中,粉末易产生聚集、流失从而使其分离和再回收存在一定困难。有效抑制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过程,提高量子产率,是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提高光催化效率的一个重要方向,将二氧化钛与其他氧化物半导体进行复合改性,可以将激发过程产生的电子-空穴对有效分离,提高光催化效率。杂多酸与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具有其以相似的组成结构和光化学特性,其在光催化降解和矿化水及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环保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将二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氧化钛/杂多酸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1)在单分散(分散系数0.0030)的聚苯乙烯微球乳液中,加入二氧化钛溶胶和杂多酸的混合液,超声振荡混合,得到三元组分混合液;(2)把上述得到的三元组分混合液置于玻璃器皿中,在温度40~80℃条件下,恒温蒸发4~8h,得到三元共沉积固体;(3)将上述三元共沉积固体在450~550℃下,焙烧2~4h以后,缓慢冷却后得到二氧化钛/杂多酸复合光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士荣,张红武,倪忠斌,毛明富,陈明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