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浮莲除臭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5929 阅读:3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浮莲除臭剂,其是通过乳酸菌、硝化菌、芽孢杆菌按2:1:1的菌量比接种至菌体培养基进行振荡复合培养,接着制备初级除臭菌原液并经过系列操作后获得终级除臭菌原液,接着通过该终极除臭菌原液与水浮莲通过预处理后所得的水浮莲植株液进行制备该水浮莲除臭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不仅能效地降低空气中氨与硫化氢的含量,以起到明显地消除养殖场中臭味的效果,且还具有制备工艺较为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浮莲除臭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除臭味的产品,尤其涉及一种水浮莲除臭剂。
技术介绍
恶臭物质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物质分子结构中不同的发臭基团,因而有不同的气味与阀值。在恶臭物质中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硫醇类、氨、硫化氢、二甲基硫、三甲胺、甲醛、苯乙烯、铬酸和酚类等,且现有养殖场产生的恶臭物质主要含有氨、硫化氢。恶臭污染主要危险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精神状态,降低了生活质量。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恶臭的排放对于环境的污染不断加重,所产生的臭气对环境的污染不断加剧,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臭气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消除臭味用的物质(即除臭剂)开发和使用已经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除臭剂主要分为物理型除臭剂、化学型除臭剂、微生物型除臭剂等。物理型除臭剂是通过物理方法进行除臭,不改变臭气组分的结果,只改变臭气的局部浓度,或者说是相对浓度;化学型除臭剂是利用氧化、还原分解、中和反应、加成反应、缩合反应、离子交换反应等将产生的恶臭物质变为无臭物质从而消除臭气;微生物型除臭剂是利用微生物把溶解于水中的恶臭物质吸收于微生物自身体内,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其降解。其中,微生物型除臭剂由于其具有环保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现有微生物型除臭剂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复合微生态菌剂不易获得,降解氨与硫化氢的效果不佳,这些都限制了微生物型除臭剂的进一步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浮莲除臭剂,其不仅能效地降低空气中氨与硫化氢的含量,且还具有制备工艺较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水浮莲除臭剂,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I)制备复合菌原液将乳酸菌、硝化菌、芽孢杆菌按2:1:1的菌量比接种至菌体培养基中,并于28°C下摇床振荡培养8小时,且摇床转速180r/min ;振荡培养结束后于常温下静止培养48小时,在静止培养的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取适量的培养液测定其复合活菌总数,当测定的复合活菌总数达到1亿个/毫升时则静止培养结束,得所需的复合菌原液;(2)制备初级除臭菌原液取养殖场沼气池出口处的污水,以25倍体积的纯净水稀释,并加入10倍体积的菌体培养基,充分摇匀得混合液;取IOml该混合液至干净的试管中,加入Iml步骤(I)所得的复合菌原液,摇匀3分钟后置于28°C下恒温培养,48小时以后,每隔24小时观察恒温培养的过程并测定其所含菌数,当测定的菌数达到I亿个/毫升、且液体无臭味、及PH值为4 5时,结束恒温培养并将液体置常温72小时以上则制成初级除臭菌原液,备用;(3)制备终级除臭菌原液取养殖场沼气池出口处的污水,备用;取所述污水与菌体培养基按1:99的重量比混合形成I级培养基混合液,在该I级培养基混合液中加入步骤(2)所制得的初级除臭菌原液,且所加入的该初级除臭菌原液与该I级培养基混合液的重量比为5:95,搅拌5分钟后置于28°C下恒温培养,48小时以后,每隔24小时观察恒温培养的过程并测定其所含菌数,当测定的菌数达到I亿个/毫升时,得I级除臭菌原液;之后取所述污水与菌体培养基按2:98的重量比混合形成2级培养基混合液,在该2级培养基混合液中加入所得的I级除臭菌原液,且所加入的该I级除臭菌原液与该2级培养基混合液的重量比为5:95,搅拌5分钟后置于28°C下恒温培养,48小时以后,每隔24小时观察恒温培养的过程并测定其所含菌数,当测定的菌数达到I亿个/毫升时,得2级除臭菌原液;接着取所述污水与菌体培养基按4:96的重量比混合形成3级培养基混合液,在该3级培养基混合液中加入所得的2级除臭菌原液,且所加入的该2级除臭菌原液与该3级培养基混合液的重量比为5:95,搅拌5分钟后置于28°C下恒温培养,48小时以后,每隔24小时观察恒温培养的过程并测定其所含菌数,当测定的菌数达到I亿个/毫升时,得3级除臭菌原液;然后取所述污水与菌体培养基按6:94的重量比混合形成4级培养基混合液,在该4级培养基混合液中加入所得的3级除臭菌原液,且所加入的该3级除臭菌原液与该4级培养基混合液的重量比为5:95,搅拌5分钟后置于28°C下恒温培养,48小时以后,每隔24小时观察恒温培养的过程并测定其所含菌数,当测定的菌数达到I亿个/毫升时,得4级除臭菌原液;取所述污水与菌体培养基按10:90的重量比混合形成5级培养基混合液,在该5级培养基混合液中加入所得的4级除臭菌原液,且所加入的该4级除臭菌原液与该5级培养基混合液的重量比为5:95,搅拌5分钟后置于28°C下恒温培养,48小时以后,每隔24小时观察恒温培养的过程并测定其所含菌数,当测定的菌数达到I亿个/毫升时,得5级除臭菌原液;最后取所述5级培养基混合液与5级除臭菌原液按95:5的重量比混合,混合后置28°C下密闭恒温培养,观察恒温培养的过程并测定其所含菌数,当测定的菌数达到I亿个/毫升、且液体色淡黄及味酸醇时,得终级除臭菌原液,备用;(4)水浮莲的预处理将新鲜的`水浮莲捞起清洗后,用转速为240转/min的离心机进行甩干操作直至水浮莲表面无自然滴水;之后采用粗饲料粉碎机将水浮莲粉碎成尺寸为1. 5 X1. 5cm以下的碎块,获得水浮莲植株液;(5)除臭剂的获得按1:3重量比取固体培养基与步骤(4)所获得的水浮莲植株液并置于湿式搅拌机中,再加入步骤(3)所得的终级除臭菌原液,且所加入的该终极除臭菌原液重量为湿式搅拌机中液体总重量的5%,充分搅拌均匀,置密封罐内并于28°C下发酵,48小时以后,观察发酵的过程,当发酵物体色微褐、味酸腐、含水率35%以下、且菌落数达到I亿CFU以上时,得所述水浮莲除臭剂。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水浮莲除臭剂还进行了如下操作将所述水浮莲除臭剂置于550C以下温度条件下压块,并通过复合铝膜密封包装。进一步地,所述菌体培养基的组分均为氯化铵O. 1%、氯化钠O. 1%、磷酸二氢钾O. 05%、硫酸镁O. 05%、硫酸锌O. 015%、硫酸亚铁O. 025%、酵母膏O. 02%、蛋白胨O. 01%、红糖5%,且余量为纯净水;该菌体培养基组分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进一步地,所述固体培养基的组分为统糠75%、玉米粉20%、豆柏3%、食盐O. 5%、白糖O. 5%、尿素O. 5%、及复合微量元素钾肥O. 5% ;该固体培养基组分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进一步地,所述测定菌数的方法是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浮莲除臭剂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水浮莲除臭剂不仅能效地降低空气中氨与硫化氢的含量,以起到明显地消除养殖场(如养猪场)中臭味的效果,而且该水浮莲除臭剂还具有制备工艺较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水浮莲除臭剂能够较为广泛地应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浮莲除臭剂,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I)制备复合菌原液将乳酸菌、硝化菌、芽孢杆菌按2 1 1的菌量比接种至菌体培养基中,并于28°C下摇床振荡培养8小时,且摇床转速180r/min ;振荡培养结束后于常温下静止培养48小时,在静止培养的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取适量的培养液测定其复合活菌总数,当测定的复合活菌总数达到I亿个/毫升时则静止培养结束,得所需的复合菌原液;(2)制备初级除臭菌原液取养殖场沼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浮莲除臭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复合菌原液:将乳酸菌、硝化菌、芽孢杆菌按2:1:1的菌量比接种至菌体培养基中,并于28℃下摇床振荡培养8小时,且摇床转速180r/min;振荡培养结束后于常温下静止培养48小时,在静止培养的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取适量的培养液测定其复合活菌总数,当测定的复合活菌总数达到1亿个/毫升时则静止培养结束,得所需的复合菌原液;(2)制备初级除臭菌原液:取养殖场沼气池出口处的污水,以25倍体积的纯净水稀释,并加入10倍体积的菌体培养基,充分摇匀得混合液;取10ml该混合液至干净的试管中,加入1ml步骤(1)所得的复合菌原液,摇匀3分钟后置于28℃下恒温培养,48小时以后,每隔24小时观察恒温培养的过程并测定其所含菌数,当测定的菌数达到1亿个/毫升、且液体无臭味、及PH值为4~5时,结束恒温培养并将液体置常温72小时以上则制成初级除臭菌原液,备用;(3)制备终级除臭菌原液:取养殖场沼气池出口处的污水,备用;取所述污水与菌体培养基按1:99的重量比混合形成1级培养基混合液,在该1级培养基混合液中加入步骤(2)所制得的初级除臭菌原液,且所加入的该初级除臭菌原液与该1级培养基混合液的重量比为5:95,搅拌5分钟后置于28℃下恒温培养,48小时以后,每隔24小时观察恒温培养的过程并测定其所含菌数,当测定的菌数达到1亿个/毫升时,得1级除臭菌原液;之后取所述污水与菌体培养基按2:98的重量比混合形成2级培养基混合液,在该2级培养基混合液中加入所得的1级除臭菌原液,且所加入的该1级除臭菌原液与该2级培养基混合液的重量比为5:95,搅拌5分钟后置于28℃下恒温培养,48小时以后,每隔24小时观察恒温培养的过程并测定其所含菌数,当测定的菌数达到1亿个/毫升时,得2级除臭菌原液;接着取所述污水与菌体培养基按4:96的重量比混合形成3级培养基混合液,在该3级培养基混合液中加入所得的2级除臭菌原液,且所加入的该2级除臭菌原液与该3级培养基混合液 的重量比为5:95,搅拌5分钟后置于28℃下恒温培养,48小时以后,每隔24小时观察恒温培养的过程并测定其所含菌数,当测定的菌数达到1亿个/毫升时,得3级除臭菌原液;然后取所述污水与菌体培养基按6:94的重量比混合形成4级培养基混合液,在该4级培养基混合液中加入所得的3级除臭菌原液,且所加入的该3级除臭菌原液与该4级培养基混合液的重量比为5:95,搅拌5分钟后置于28℃下恒温培养,48小时以后,每隔24小时观察恒温培养的过程并测定其所含菌数,当测定的菌数达到1亿个/毫升时,得4级除臭菌原液;取所述污水与菌体培养基按10:90的重量比混合形成5级培养基混合液,在该5级培养基混合液中加入所得的4级除臭菌原液,且所加入的该4级除臭菌原液与该5级培养基混合液的重量比为5:95,搅拌5分钟后置于28℃下恒温培养,48小时以后,每隔24小时观察恒温培养的过程并测定其所含菌数,当测定的菌数达到1亿个/毫升时,得5级除臭菌原液;最后取所述5级培养基混合液与5级除臭菌原液按95:5的重量比混合,混合后置28℃下密闭恒温培养,观察恒温培养的过程并测定其所含菌数,当测定的菌数达到1亿个/毫升、且液体色淡黄及味酸醇时,得终级除臭菌原液,备用;(4)水浮莲的预处理:将新鲜的水浮莲捞起清洗后,用转速为240转/min的离心机进行甩干操作直至水浮莲表面无自然滴水;之后采用粗饲料粉碎机将水浮莲粉碎成尺寸为1.5×1.5cm以下的碎块,获得水浮莲植株液;(5)除臭剂的获得:按1:3重量比取固体培养基与步骤(4)所获得的水浮莲植株液并置于湿式搅拌机中,再加入步骤(3)所得的终级除臭菌原液,且所加入的该终极除臭菌原液重量为湿式搅拌机中液体总重量的5%,充分搅拌均匀,置密封罐内并于28℃下发酵,48小时以后,观察发酵的过程,当发酵物体色微褐、味酸腐、含水率35%以下、且菌落数达到1亿CFU以上时,得所述水浮莲除臭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浮莲除臭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O制备复合菌原液将乳酸菌、硝化菌、芽孢杆菌按2:1:1的菌量比接种至菌体培养基中,并于28°C下摇床振荡培养8小时,且摇床转速180r/min ;振荡培养结束后于常温下静止培养48小时,在静止培养的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取适量的培养液测定其复合活菌总数, 当测定的复合活菌总数达到I亿个/毫升时则静止培养结束,得所需的复合菌原液;(2)制备初级除臭菌原液取养殖场沼气池出口处的污水,以25倍体积的纯净水稀释, 并加入10倍体积的菌体培养基,充分摇匀得混合液;取IOml该混合液至干净的试管中,加入Iml步骤(I)所得的复合菌原液,摇匀3分钟后置于28°C下恒温培养,48小时以后,每隔 24小时观察恒温培养的过程并测定其所含菌数,当测定的菌数达到I亿个/毫升、且液体无臭味、及PH值为4 5时,结束恒温培养并将液体置常温72小时以上则制成初级除臭菌原液,备用;(3)制备终级除臭菌原液取养殖场沼气池出口处的污水,备用;取所述污水与菌体培养基按1:99的重量比混合形成I级培养基混合液,在该I级培养基混合液中加入步骤(2) 所制得的初级除臭菌原液,且所加入的该初级除臭菌原液与该I级培养基混合液的重量比为5:95,搅拌5分钟后置于28°C下恒温培养,48小时以后,每隔24小时观察恒温培养的过程并测定其所含菌数,当测定的菌数达到I亿个/毫升时,得I级除臭菌原液;之后取所述污水与菌体培养基按2:98的重量比混合形成2级培养基混合液,在该2级培养基混合液中加入所得的I级除臭菌原液,且所加入的该I级除臭菌原液与该2级培养基混合液的重量比为5:95,搅拌5分钟后置于28°C下恒温培养,48小时以后,每隔24小时观察恒温培养的过程并测定其所含菌数,当测定的菌数达到I亿个/毫升时,得2级除臭菌原液;接着取所述污水与菌体培养基按4:96的重量比混合形成3级培养基混合液,在该3级培养基混合液中加入所得的2级除臭菌原液,且所加入的该2级除臭菌原液与该3级培养基混合液的重量比为5:95,搅拌5分钟后置于28°C下恒温培养,48小时以后,每隔24小时观察恒温培养的过程并测定其所含菌数,当测定的菌数达到I亿个/毫升时,得3级除臭菌原液;然后取所述污水与菌体培养基按6:94的重量比混合形成4级培养基混合液,在该4级培养基混合液中加入所得的3级除臭菌原液,且所加入的该3级除臭菌原液与该4级培养基混合液的重量比为5: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琳秦火保丁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大用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