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
,一种涉及。
技术介绍
上呼吸道感染是最为常见的疾病,常由外感引起发热、咳嗽、痰黄、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止咳化痰药等化学药物治疗,疗效的稳定性较差,副作用大,长期服用对人体损伤较大。这类治疗属于治表方法,无法达到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根治疾病的效果。并且上呼吸道感染大都属病毒性感染,抗生素往往难以见效,容易产生耐药性,其它化学药也只能对症治疗。采用传统中药方剂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止咳中药制剂多以蔗糖为矫味剂,因蔗糖易吸湿且制备需用辅料较多,服用量大,制成的麻苏止咳制剂稳定性较难控制。这类止咳中药制剂由于含蔗糖量高,不适用于伴有糖尿病、高血糖、高血压和肥胖等症的患者使用。另外蔗糖过高也对儿童使用药物不利。针对这些情况我公司将麻苏止咳颗粒开发为无糖型止咳中药制剂以适应社会需求。本制剂组方以麻黄为君药,麻黄的有效成分为盐酸麻黄碱。在酸性环境下,麻黄等所含生物碱成分成离子态,会有较大的溶出且易溶于水;在碱性环境下生物碱成分呈游离态,脂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口服药物经过胃肠转运,经过不同的酸性和碱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糖型麻苏止咳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不同PH值的乙醇溶液或/和水溶液作为溶剂,以半仿生方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中药组分和重量份数为:麻黄200份,紫苏叶334份,荆芥334份,羌活334份,防风334份,苦杏仁334份,白前?666份,桔梗666份,前胡666份,枳壳334份,黄芩134份,水半夏400份,陈皮334份,茯苓800份,甘草200份,先对中药分别进行干燥,粗粉碎,半仿生浸提,过滤,浓缩,或喷雾干燥得到干膏细粉,进一步按常规方法混合辅料,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或滴丸剂,主要工艺步骤是:(1)中药干燥:将中药分别在小于65℃的热风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糖型麻苏止咳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不同PH值的乙醇溶液或/和水溶液作为溶剂,以半仿生方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中药组分和重量份数为麻黄200份,紫苏叶334份,荆芥334份,羌活334份,防风334份,苦杏仁334份,白前666份,桔梗666份,前胡666份,枳壳334份,黄芩134份,水半夏400份,陈皮334份,茯苓800份,甘草200份,先对中药分别进行干燥,粗粉碎,半仿生浸提,过滤,浓缩,或喷雾干燥得到干膏细粉,进一步按常规方法混合辅料,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或滴丸剂,主要工艺步骤是(O中药干燥将中药分别在小于65°C的热风进行干燥;(2)粗粉碎将中药分别在常温下用粉碎机粉碎得中药粗粉;(3)半仿生浸提将步骤(2)采用中药粗粉用5 10倍重量份的不同PH值的乙醇溶液或水溶液连续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 5 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备用;(4)将步骤(3)滤液减压浓缩,控制温度为60 80°C,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10 1.25(60 70°C)的清膏,分别回收乙醇和水重复使用,清膏或/和辅料混合均匀;(5)将步骤(4)用水溶液提取经浓缩得到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 70%进行醇沉,过滤;(6)将步骤(5)醇沉滤液回收乙醇重复使用,浓缩至相对密度1.10 1. 25(60 70°C )的稠膏,稠膏或/和辅料混合均匀;(7)喷雾干燥将步骤(4)、(6)清膏进行喷雾干燥,即制成干膏粉;(8)将步骤(7)干膏粉加辅料按常规方法制成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糖型麻苏止咳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同PH值的乙醇溶液或水溶液是采用盐酸、硫酸、磷酸盐缓冲液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溶液为调节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糖型麻苏止咳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续浸提3次是第一次浸提用中药粗粉8 10倍重量份采用PH调节剂调整PH值至2.O 2. 5的水溶液或PH值2. O 2. 5浓度为50 70%乙醇溶液;第二次用中药粗粉5 8倍重量份采用调节剂调整PH值至7. O 7. 5的水溶液或PH值7. O 7. 5浓度为40 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军峰,
申请(专利权)人:恒拓集团广西圣康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