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改性后的眼镜蛇蛇毒在制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中的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85387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理改性后的眼镜蛇蛇毒在制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经动物实验证实物理改性后的中华眼镜蛇总毒在(10-3000μg/kg)范围内能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如多种器官组织损伤与功能异常,尿蛋白升高,行为活动异常等有明显的治疗或改善作用,其能减轻肾、脾、淋巴结、胸腺等器官组织损伤和皮肤损害,降低尿蛋白含量,纠正异常日常行为与自发活动,改善疾病出现的异常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功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脾淋巴细胞对外来抗原的耐受状态,调节异常的细胞因子水平,具有用量小、安全、可口服、可注射、可透过口鼻粘膜和皮肤给药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理改性后的眼镜蛇蛇毒在制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药物新用途
,具体涉及一种物理改性后的眼镜蛇蛇毒在制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蛇毒是由蛇的毒腺分泌的多种组分构成的复杂混合物。新鲜毒液呈蛋清样粘稠液体,具有特殊的腥味。不同蛇种毒液色泽各异,中华眼镜蛇蛇毒呈淡黄色。蛇毒的干物质中 90%以上是蛋白质,是其毒性和其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中华眼镜蛇蛇毒成分主要有眼镜蛇蛇毒因子(1%_2%)、心脏毒素(又名细胞毒素40%-50%)、神经毒素(10%)等其它类蛋白质。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眼镜蛇及其毒性成分可通经络,祛风湿,并具有强身健体之功效。早在二十世纪初,人们就开始应用蛇毒来缓解恶性肿瘤疼痛、神经痛和关节痛,随后出现一系列关于蛇毒有类似吗啡样镇痛作用的报道。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蛇毒及其制品已应用于临床,除了镇痛作用外,研究发现在抗风湿、抗肿瘤以及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面都有很好的疗效。近年来又先后发现了不少证明蛇毒可影响实验动物的免疫功能的实验与研究, 为未来蛇毒在临床上的应用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见。将有可能解决很多目前尚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理改性后的眼镜蛇蛇毒在制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理改性后的眼镜蛇蛇毒在制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改性后的眼镜蛇蛇毒是将眼镜蛇蛇毒用去离子水溶解后加热变性,加热温度在100±5°C,加热时间为5min lO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改性后的眼镜蛇蛇毒选自物理改性后的中华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正红祝佳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人本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