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集尘筒的二次旋风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8503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尘器集尘筒的二次旋风分离装置,属于吸尘器的旋风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旋风分离部顶口盖部中央形成与吸尘电机对接的出风口,旋风分离部的侧壁上部沿切线方向形成的进风口,侧壁下部形成有灰尘等异物质排出的出尘口,而在旋风分离部内设置具有多数个内进风口和内出尘口的二次旋风分离的内旋风筒。这样设计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在旋风分离部内增加了二级旋风分离结构的内旋风筒,从而使经出风口排出的空气经过2次旋风分离和过滤,变得更加清洁,提高了产品的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尘器的旋风器,具体是一种吸尘器集尘筒的二次旋风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吸尘器是一种清洁卫生电器装置,用于清除地面、地毯、墙壁、家具、衣物及各种缝隙中的灰尘。按照吸尘器的外形分类,可以分为立式吸尘器、卧式(罐式)吸尘器和便携式吸尘-nfrO吸尘器机体内电机带动风机的叶轮高速旋转,将吸尘器内部的空气排出去,在吸尘器的内部形成瞬时真空,与外界大气之间形成一个相当高的负压差。在此负压差的作用下,吸头或刷头附近的灰尘等异物质连同空气,一起通过进风口吸入机体内的旋风分离部。灰尘等异物质经旋风分离后,经出尘口进入集尘筒,另待集中清理;而除尘后的洁净空气从出风口排出,并经对接的吸尘电机,最后排放到吸尘器机体外部。图1是现有技术具有旋风分离结构的集尘筒分解结构示意 旋风分离部I是底部封闭的圆筒状,顶口封闭的圆形盖部2中央形成与吸尘电机(未图示)对接的出风口 3,出风口 3的盖部2底面结合有均布滤孔的锥筒状过滤器4a,锥筒状过滤器4a位于旋风分离部I的中央。旋风分离部I的侧壁上部沿切线方向形成有进风口 5,旋风分离部I的侧壁下部形成有灰尘等异物质排出的出尘口 6a。吸尘器工作时,吸尘电机高速旋转,在出风口 3形成负压,旋风分离部I内的负压环境将经吸嘴吸入的灰尘等异物质,由沿切线方向形成的进风口 5进入旋风分离部I内,并围绕锥筒状过滤器4a旋流。灰尘等异物质通过出尘口 6a进入集尘容器(未图示);而分离灰尘后的洁净气体通过过滤器4、出风口 3,以及吸尘电机排放到吸尘器机体外部。但是,通过上述一次旋风分离结构,存在有灰尘分离不充分的问题,由于灰尘分离效果稍差,导致进入吸尘电机的气体中灰尘量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灰尘的旋风分离不充分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吸尘器集尘筒的二次旋风分离装置。本专利技术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吸尘器集尘筒的二次旋风分离装置,包括旋风分离部顶口盖部中央形成与吸尘电机对接的出风口,旋风分离部的侧壁上部沿切线方向形成的进风口,侧壁下部形成有灰尘等异物质排出的出尘口,而在旋风分离部内设置具有多数个内进风口和内出尘口的二次旋风分离的内旋风筒,内旋风筒内上部吊置均布过滤孔的过滤器。这样设计的本专利技术,由于在旋风分离部内增加了二级旋风分离结构的内旋风筒,从而使经出风口排出的空气经过2次旋风分离和过滤后,更加清洁,因此,提高了产品的除尘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吸尘器I次旋风分离的分解结构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2次旋风分离的部分纵剖结构示意 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内旋风筒与出风口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旋风分离部2.盖部 3.出风口 4a. 4b.过滤器 5.进风口6a. 6b.出尘口 7a. 7b. 7c.内进风口8.内旋风筒。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卧式吸尘器(未图示)通常包括吸尘器机体,吸尘器机体上软管连接器连接的吸尘软管另一端连通吸尘刚管,而吸尘刚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尖吸嘴,或具有毛刷头的吸嘴。卧式吸尘器机体的底壳后部设有便于吸尘器移动的脚轮,以及分别安置与卷线器连接的电源插头和踏板。机体顶部分别设有工作指示灯、电源开关和吸率调节按钮。卷线器是吸尘器作业时电源线的回收和放送装置。机体的底壳上部设置具有旋风分离装置的集尘筒。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吸尘器集尘筒的二次旋风分离装置,旋风分离部I是底部封闭的圆筒状,旋风分离部I顶口盖部2中央形成与吸尘电机对接的出风口 3,旋风分离部I的侧壁上部沿切线方向形成的进风口 5,侧壁下部形成有灰尘等异物质排出的出尘口 6a,而在旋风分离部I内设置具有多数个内进风口 7a、7b、7c和内出尘口 6b的二次旋风分离的内旋风筒8,内旋风筒8内上部吊置均布过滤孔的过滤器4b。所述吸尘器集尘筒的二次旋风分离装置,其旋风分离部I与其内二次旋风分离的内旋风筒8同心。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内旋风筒与出风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所述吸尘器集尘筒的二次旋风分离装置,其多数个内进风口 7a、7b、7c同一水平上等距形成在内旋风筒8上部,且与内旋风筒8外壁沿切线方向形成。所述吸尘器集尘筒的二次旋风分离装置,其内旋风筒8呈倒置锥状,内旋风筒8顶口与出风口 3的内口对接,底口与旋风分离部I的底部形成一体。 所述吸尘器集尘筒的二次旋风分离装置,其内出尘口 6b形成在内旋风筒8底口与旋风分离部I结合的底部。所述吸尘器集尘筒的二次旋风分离装置,其多数个内进风口 7a、7b、7c形成在同一水平的过圆心垂直中心线的内旋风筒8外壁上。值此,需要说明,因投影角度之故,内进风口 7d未予图示。所述吸尘器集尘筒的二次旋风分离装置,其内旋风筒8内上部吊置的过滤器4b顶口与盖部2下的出风口 3的内口连通,过滤器4b整体突入内旋风筒8内,即出风口 3的盖部2底面中央结合有均布滤孔的锥筒状过滤器4b。下面简述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运作过程。吸尘器工作时,吸尘电机运行,并形成负压吸力,作业面上含灰尘等异物质的气体在负压吸力的作用下,从吸尘器的吸嘴及其后的管路,经沿切线方向形成的进风口 5进入旋风分离部I内,并形成旋风,大部分较大颗粒的灰尘及异物质在离心力作用下下落,并经出尘口 6a排至集尘容器(未图示),待集中清理,完成一级旋风分离;分离了较大颗粒灰尘和异物质后的小部分含灰尘气体,在负压吸力的作用下,分别经内旋风筒8上部外壁沿切线方向形成的内进风口 7a、7b、7c、7d (未图示),进入二级旋风分离的内旋风筒8,较小颗粒灰尘和异物质在旋流过程中下落,并沿内旋风筒8内壁从旋风分离部I底部的出尘口 6b排出,集中在集尘容器内待集中清理,而除尘后的洁净空气通过内旋风筒8内上部吊置均布过滤孔的过滤器4b,再从与吸尘电机对接的出风口 3,经电机盒及过滤格栅(未图示)排出到吸尘器机体外部,如此完成二级旋风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尘器集尘筒的二次旋风分离装置,包括旋风分离部(1)顶口盖部(2)中央形成与吸尘电机对接的出风口(3),旋风分离部(1)的侧壁上部沿切线方向形成的进风口(5),侧壁下部形成有灰尘等异物质排出的出尘口(6a),其特征在于:旋风分离部(1)内设置具有多数个内进风口(7a)、(7b)、(7c)和内出尘口(6b)的二次旋风分离的内旋风筒(8),内旋风筒(8)内上部吊置均布过滤孔的过滤器(4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器集尘筒的二次旋风分离装置,包括旋风分离部(I)顶口盖部(2)中央形成与吸尘电机对接的出风口(3),旋风分离部(I)的侧壁上部沿切线方向形成的进风口(5),侧壁下部形成有灰尘等异物质排出的出尘口(6a),其特征在于旋风分离部(I)内设置具有多数个内进风口(7a)、(7b)、(7c)和内出尘口(6b)的二次旋风分离的内旋风筒(8),内旋风筒(8)内上部吊置均布过滤孔的过滤器(4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尘器集尘筒的二次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旋风分离部(I)与其内二次旋风分离的内旋风筒(8)同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尘器集尘筒的二次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数个内进风口(7a)、(7b)、(7c)同一水平上等距形成在内旋风筒(8)上部,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