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式分离装置和具备该旋风式分离装置的电动吸尘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676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3:54
旋风式分离装置(101)具备捕获收集容器(11)、底盖(16)、能旋转的压缩部件(23)以及配置于压缩部件(23)的上侧的过滤器。从空气流入口(7a)吸入的空气在沿着内周面(11r)旋转后经由过滤器被排出。压缩部件(23)具备:圆板部(23d),其与底盖(16)离开地配置;旋转轴部(23b),其从圆板部(23d)朝向底盖(16)延伸;以及螺旋状突出部(23a),其设于压缩部件(23)的外周面。旋转轴部(23b)具有与底盖(16)离开地配置的第1部分(231)和直径更小的第2部分(232)。螺旋状突出部(23a)配置于第1部分(231)的外周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旋风式分离装置和具备该旋风式分离装置的电动吸尘器
技术介绍
以往提出了用于电动吸尘器的多种旋风式分离装置乃至集尘装置。例如有(日本)特开2010-119623号公报(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0-25299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实愿昭53-152396号((日本)实开昭55-68553)的微型薄膜(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的装置。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旋风式分离装置具备捕获收集容器,该捕获收集容器具有大 致圆筒状的内周面,在捕获收集容器内具备能旋转的压缩部件。在该旋风式分离装置中,作为除尘动作,利用电动机使压缩部件进行旋转。作为I次除尘动作,压缩部件旋转数秒时间。如果压缩部件旋转,则堆积于捕获收集容器内的垃圾被螺旋状曲面向下方引导,被压缩于捕获收集容器的底部。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电动吸尘器的旋风集尘室中,在旋风分离筒锥形部的中途设有伞状部,但不是对堆积的垃圾进行压缩的结构。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构成中,在集尘室的下端设有底盖。当丢弃堆积的垃圾时,敞开底盖。通过敞开底盖,使集尘室内的垃圾随着重力而自然落下。在该构成中,因为不压缩垃圾,所以有时会出现在比预定位置靠上挂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风式分离装置,具备:捕获收集容器(11),其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内周面(11r),底部(11b)开口,在外壁的中途具有以到达上述内周面的方式贯通的空气流入口(7a);底盖(16),其打开关闭自如,封闭上述底部;压缩部件(23),其配置于上述捕获收集容器的内部,能以上述捕获收集容器的上述内周面的中心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以及过滤器(12f),其在上述压缩部件的上侧配置于上述捕获收集容器的中心部,在上述旋风式分离装置中,使从上述空气流入口吸入的空气沿着上述捕获收集容器的上述内周面旋转后经由上述过滤器排出,由此在上述捕获收集容器的底部捕获收集上述空气所包含的第1尺寸的捕获收集对象物,并且在上述过滤器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28 JP 2011-1655941.一种旋风式分离装置,具备 捕获收集容器(11),其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内周面(Ilr),底部(Ilb)开口,在外壁的中途具有以到达上述内周面的方式贯通的空气流入口(7a); 底盖(16),其打开关闭自如,封闭上述底部; 压缩部件(23),其配置于上述捕获收集容器的内部,能以上述捕获收集容器的上述内周面的中心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以及 过滤器(12f),其在上述压缩部件的上侧配置于上述捕获收集容器的中心部, 在上述旋风式分离装置中,使从上述空气流入口吸入的空气沿着上述捕获收集容器的上述内周面旋转后经由上述过滤器排出,由此在上述捕获收集容器的底部捕获收集上述空气所包含的第I尺寸的捕获收集对象物,并且在上述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儿玉健次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