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焊用陶质焊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476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堆焊用陶质焊剂。主要适用于要求高温耐磨的机械零部件的埋弧自动堆焊。它的化学成分(重量%)为CaCO↓[3]5~10%,CaF↓[2]20~25%,AL↓[2]O↓[3]20~25%,MgO15~35%,TiO↓[2]10~20%,Fe-Ti3~6%,Fe-Cr2~4%,Fe-Si3~6%,Fe-W3~6%。本发明专利技术与H↓[25]Cr↓[3]Mo↓[2]MnVA相配所得的熔敷金属具有优异的红硬性和高温抗磨损性能。(*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材料。主要适用于高温耐磨合金埋弧自动堆焊。许多机械零部件,如热轧辊、无缝钢管的皮尔格轧机轧辊和芯棒、热剪剪刃、阀门密封面等均都在热状态和磨损条件下工作,且工作温度一般在500℃以上,有的在600℃以上。因此,要求零部件的表面层具有较高的红硬性和耐磨性。为了达到此目的,通常采用堆焊的方法,在零部件表面堆焊一层红硬性高的和抗高温磨损的堆焊层。作为堆焊的焊剂,不仅要求脱渣、成形等工艺性能良好,而且还要求焊剂与特定的焊丝配合所堆焊的熔敷金属具有较高的红硬性和高温下抗磨损性能。在现有技术中,苏联专利SU585020提供了一种堆焊用的焊剂。该焊剂的化学成分(重量%)为MgO 20~40%,Al2O327~30%,Fe-Cr 4~6%,Fe-Ti 2~2.5%,Fe-V 2~3%,Fe-Mo 2~2.5%,Cr 3~6%,Mn 7~10%,Cu 1~5%,其余为CaF2。该焊剂与Cr-Mn钢焊丝配合,其熔敷金属在焊后经500℃保温1小时,其硬度可达到HRC 48~52,具有高的耐磨性和红硬性。但该专利未报导在500℃以上热处理后熔敷金属的室温硬度值以及在650℃高温下的高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堆焊用陶质焊剂,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重量%)为:CaCO↓[3]5~10%,CaF↓[2]20~25%,Al↓[2]O↓[3]20~25%,MgO15~35%,TiO↓[2]10~20%,Fe-Ti3~6%,Fe-Cr2~4%,Fe-Si3~6%,Fe-W3~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安陈炜魏真明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