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工厂化栽培过程中降低培养阶段污染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3898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过程中降低培养阶段污染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隔离,用隔离材料将培养车间内准备放置接种后培养料的局部空间与培养车间内的其他空间进行隔离处理;2)灭菌消毒,对上述局部空间进行灭菌消毒处理;3)转入,将接种后培养料转入上述灭菌消毒处理后的局部空间内;4)灭菌消毒,对放置接种后培养料的局部空间进行再次灭菌消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培养车间内的局部空间进行隔离后消毒处理,在已经被污染的培养车间形成一局部相对洁净空间用于接种后培养料的培养,从而大幅度降低了食用菌工厂化栽培过程中因培养车间被污染而造成的在培养阶段的污染率,且该方法方便快捷、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是现代农业的典型代表,具有机械化程度高、重复性好、可周年化等特点。但是规模化栽培食用菌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可靠的环境条件是控制杂菌污染率的重要保障。现有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方法通常包括装料、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搔菌、催蕾、采收等工序。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过程中,接种工序和培养工序是易感环节,是控制污染率的重要环节。目前,接种车间的空间相对较小,杀菌消毒容易严格把控;而培养车间由于空间大,同时容纳多个不同批次的接种培养料,再加上人和搬运叉车的频繁活动,无菌环境控制难度大。当培养车间感染杂菌和/或螨虫后,由于连续生产的需要,并考虑到把整个培养车间清空后进行消毒灭菌的成本代价,往往不会把整个培养车间清空后再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因而无法做到彻底消除培养车间的杂菌和螨虫等。现在常用的培养车间消毒灭菌处理的方法是首先把培养车间进行局部清空,然后对该清空的局部空间进行灭菌消毒处理,最后把接种好的培养瓶从接种车间搬运到该经过消毒灭菌处理的局部空间内,进入正常发菌程序;依照上述方法循环进行,最终完成对整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过程中降低培养阶段污染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隔离,用隔离材料将培养车间内准备放置接种后培养料的局部空间与培养车间内的其他空间进行隔离处理;?2)灭菌消毒,对上述局部空间进行灭菌消毒处理;3)转入,将接种后培养料转入上述灭菌消毒处理后的局部空间内;4)灭菌消毒,对放置接种后培养料的局部空间进行再次灭菌消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过程中降低培养阶段污染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隔离,用隔离材料将培养车间内准备放置接种后培养料的局部空间与培养车间内的其他空间进行隔离处理; 2)灭菌消毒,对上述局部空间进行灭菌消毒处理; 3)转入,将接种后培养料转入上述灭菌消毒处理后的局部空间内; 4)灭菌消毒,对放置接种后培养料的局部空间进行再次灭菌消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过程中降低培养阶段污染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先德彭灯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