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实生籽设施育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3873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铃薯实生籽设施育苗的方法,以池内做好防水处理的矩形盛水浅池作为育苗池;用可塑性较好地固体骨架材料搭建成育苗棚架,在棚架上覆盖薄膜建立育苗棚;选用具有多个育苗苗穴的矩形育苗盘;制作适宜马铃薯实生籽发芽生长的培养基;作物营养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固液体肥料;在育苗盘苗穴内填放培养基,将播好的实生籽的育苗盘放入育苗棚池中;人工或自动控制温湿度以满足实生籽发芽出苗,按一定营养浓度在育苗池加入育苗肥,并对病虫草害进行防治,炼苗后,将实生苗移栽网室或大田。该法出苗率高,苗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苗圃管理工作简单,育苗成本低,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马铃薯实生籽育苗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建育苗池池内部涂抹水泥沙浆或垫上塑料膜以防漏水,育苗池建好后,池内注满水。漂浮育苗盘装放培养基用泡沫塑料或聚苯乙烯塑料盘作育苗盘,上面均匀分布底部有小孔的倒金字塔形育苗孔,相邻苗孔的孔间距为O. 5 Cm,每个育苗孔都装满事先浸透水的培养基,培养基由珍珠岩与腐殖土二者按重量比例1:8-10混合而成。播种脱毒试管微型薯把已发芽的脱毒试管微型薯播于育苗盘上装有培养基的育苗孔内。把已播种的育苗盘放于水池漂浮培养,管理工作同一般育苗方法。播种25 40天,将幼苗从育苗盘上拨出,根系带着培养基质移栽。现有技术的缺点为该方法中的基质采用珍珠岩与腐殖土按重量1:8 10混合面成,由于腐殖土比例高于80%,种子萌发后,基质中空气太少,水分过多,易造成根系发育不良,幼苗根系缺氧致死亡;该方法基质中或水池中未施肥料,易出现幼苗缺乏营养或微量元素缺乏。国内马铃薯实生苗培育多采用小拱棚育苗,播种前虽采用浸种催芽或100mg/L的赤霉素浸种,但出苗率在70%左右,且根系不发达,按每亩移栽4000株,需育苗地10 m2,苗圃管理工作繁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旨在解决现有的马铃薯实生苗培育多采用小拱棚育苗,播种前虽采用浸种催芽或100mg/L的赤霉素浸种,但出苗率在70% 左右,且根系不发达,苗圃管理工作繁重,出苗率较低,育种进程缓慢,育苗成本较高,可选择群体规模较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池内做好防水处理的矩形盛水浅池作为育苗池。步骤二,用可塑性较好地固体骨架材料搭建成育苗棚架,在棚架上覆盖薄膜建立育苗棚。步骤三,选用非金属材料制成具有多个育苗苗穴的矩形育苗盘。步骤四,制 作适宜马铃薯实生籽发芽生长的培养基,并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消除培养基中侵染马铃薯的病源物和杂草种子。步骤五,作物营养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适合马铃薯实生籽发芽生长的固液体肥料。步骤六,在育苗池加入一定量的清水,在育苗盘苗穴内填放培养基,人工或机械播种马铃薯实生籽在培养基内Imm深处,筛盖基质约2mm厚,将播好的实生籽的育苗盘放入育苗棚池中。步骤七,人工或自动控制温湿度以满足实生籽发芽出苗,按一定营养浓度在育苗池加入育苗肥,并对病虫草害进行防治,炼苗后,将实生籽苗移栽网室或大田。进一步,在步骤一中,可用固体建筑材料搭成矩形可盛水浅池,或在地面向下挖筑成矩形可乘水浅池,池内用防渗水薄膜铺垫或将其硬化处理。进一步,在步骤四中,培养基主要由有机质及轻质疏水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进一步,该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为步骤一,在自动调温、调湿的温网室内将苗床建成1. 3m宽,10. 85m长,深O. 24m的水槽,床底水平,用1%福尔马林溶液将水槽消毒后,用O. 15mm厚、12m长、2m宽、的黑塑料膜铺底,并盖上床边。步骤二,在播种前3天,将育苗池池水加到7cm深,让阳光晒3天水,用硫酸铜25g/ 标准苗床,稀释后倒入池内搅拌均匀,保持池水PH值稳定在6. O左右。步骤三,草炭、珍珠岩、蛭石按70%: 15%: 15%配比,用喷雾器喷雾将基质喷潮,达到握之成团、触之即散的效果。步骤四,将喷潮的基质装入长55cm,宽34. 7cm,厚6cm,每穴容量27cc,每盘160穴的聚本乙烯盘。步骤五,将马铃薯实生种籽放在35°C的恒温条件下放置2个月,在相对湿度90%, 25 °C的恒温条件下催芽至发芽。步骤六,待培养皿中的实生种子露芽后,按不同杂交组合分开播种,用镊子将实生种子轻轻夹起按每穴I粒播种,种子播在苗穴中心,用手指轻轻按入Imm深,后盖基质2mm 厚,即可放盘入水,育苗池上遮盖75%遮阳网。步骤七,用N%:P205%:K20比例为20%: 10%: 20%含有一定比例的微量元素的复合肥, 按营养液中的氮素达到50mg/kg的比例施肥。步骤八,将温网室的温度控制在30°C以内,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内,采用自动感应风机和水帘控制。步骤九,在移栽前7-10天放掉漂浮池中的营养液,让苗床断水断肥,当天下午 4:00—次日10:00摘除遮阳网,过渡3天全部摘除。步骤十,当播种40天、实生苗长至6-7片叶时,将苗从育苗盘连根带基质取出,根系带着培养基质移栽到大田。进一步,在步骤七中,微量元素及其含量为Mg O. 05%、S O. 05%、Fe O. 05%、Mn O. 05%、B O. 02%、Cu O. 02%、Zu O. 02% Mo O. 005%。进一步,在步骤七 中,施入肥料的计算方法为所需浓度xo. 1=克 Zkg 水20#第I次施肥在播种时,肥料在施入苗池前,需将肥料完全溶解于一桶水中,然后沿苗池走向,边走边将溶液倒入苗池的水中,稍作搅动;第2次施肥在炼苗前2周施入氮素 50mg/kg,方法同第I次施肥。进一步,在步骤十中,为防止地下害虫,每亩用Ikg敌白虫,稀释在定根水中,浇水时一同烧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马铃薯实生籽设施育苗的方法,以池内做好防水处理的矩形盛水浅池作为育苗池;用可塑性较好地固体骨架材料搭建成育苗棚架,在棚架上覆盖薄膜建立育苗棚;选用非金属材料制成具有多个育苗苗穴的矩形育苗盘;制作适宜马铃薯实生籽发芽生长的培养基,并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消除培养基中侵染马铃薯的病源物和杂草种子;作物营养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适合马铃薯实生籽发芽生长的固液体肥料;在育苗池加入一定量的清水,在育苗盘苗穴内填放培养基,人工或机械播种马铃薯实生籽在培养基内Imm深处,筛盖基质约2mm厚,将播好的实生籽的育苗盘放入育苗棚池中;人工或自动控制温湿度以满足实生籽发芽出苗,按一定营养浓度在育苗池加入育苗肥, 并对病虫草害进行防治,炼苗后,将实生籽苗移栽网室或大田。该法出苗率高,苗根系发达, 移栽成活率高,苗圃管理工作简单,育苗成本低,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马铃薯实生籽设施育苗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 并不用于限定专利技术。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马铃薯实生籽设施育苗的方法的流程。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SlOl中,以池内做好防水处理的矩形盛水浅池作为育苗池。在步骤S102中,用可塑性较好地固体骨架材料搭建成育苗棚架,在棚架上覆盖薄膜建立育苗棚。在步骤S103中,选用非金属材料制成具有多个育苗苗穴的矩形育苗盘。在步骤S104中,制作适宜马铃薯实生籽发芽生长的培养基,并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消除培养基中侵染马铃薯的病源物和杂草种子。在步骤S105中,作物营养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适合马铃薯实生籽发芽生长的固液体肥料。在步骤S 106中,在育苗池加入一定量的清水,在育苗盘苗穴内填放培养基,人工或机械播种马铃薯实生籽在培养基内Imm深处,筛盖基质约2mm厚,将播好的实生籽的育苗盘放入育苗棚池中。在步骤S107中,人工或自动控制温湿度以满足实生籽发芽出苗,按一定营养浓度在育苗池加入育苗肥,并对病虫草害进行防治,炼苗后,将实生苗移栽网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铃薯实生籽设施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池内做好防水处理的矩形盛水浅池作为育苗池。步骤二,用可塑性较好地固体骨架材料搭建成育苗棚架,在棚架上覆盖薄膜建立育苗棚。步骤三,选用非金属材料制成具有多个育苗苗穴的矩形育苗盘。步骤四,制作适宜马铃薯实生籽发芽生长的培养基,并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消除培养基中侵染马铃薯的病源物和杂草种子。步骤五,作物营养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适合马铃薯实生籽发芽生长的固液体肥料。步骤六,在育苗池加入一定量的清水,在育苗盘苗穴内填放培养基,人工或机械播种马铃薯实生籽在培养基内1mm深处,筛盖基质约2mm厚,将播好的实生籽的育苗盘放入育苗棚池中。步骤七,人工或自动控制温湿度以满足实生籽发芽出苗,按一定营养浓度在育苗池加入育苗肥,并对病虫草害进行防治,炼苗后,将实生籽苗移栽网室或大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实生籽设施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池内做好防水处理的矩形盛水浅池作为育苗池。步骤二,用可塑性较好地固体骨架材料搭建成育苗棚架,在棚架上覆盖薄膜建立育苗棚。步骤三,选用非金属材料制成具有多个育苗苗穴的矩形育苗盘。步骤四,制作适宜马铃薯实生籽发芽生长的培养基,并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消除培养基中侵染马铃薯的病源物和杂草种子。步骤五,作物营养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适合马铃薯实生籽发芽生长的固液体肥料。步骤六,在育苗池加入一定量的清水,在育苗盘苗穴内填放培养基,人工或机械播种马铃薯实生籽在培养基内Imm深处,筛盖基质约2mm厚,将播好的实生籽的育苗盘放入育苗棚池中。步骤七,人工或自动控制温湿度以满足实生籽发芽出苗,按一定营养浓度在育苗池加入育苗肥,并对病虫草害进行防治,炼苗后,将实生籽苗移栽网室或大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可用固体建筑材料搭成矩形可盛水浅池,或在地面向下挖筑成矩形可乘水浅池,池内用防渗水薄膜铺垫或将其硬化处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培养基主要由有机质及轻质疏水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为 步骤一,在自动调温、调湿的温网室内将苗床建成1. 3m宽,10. 85m长,深0. 24m的水槽,床底水平,用1%福尔马林溶液将水槽消毒后,用0. 15mm厚、12m长、2m宽、的黑塑料膜铺底,并盖上床边。步骤二,在播种前3天,将育苗池池水加到7cm深,让阳光晒3天水,用硫酸铜25g/标准苗床,稀释后倒入池内搅拌均匀,保持池水PH值稳定在6. 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勇李艳
申请(专利权)人: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