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832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水循环处理装置,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水池;空气排出组件,空气排出组件设置在水池外部;固液分离组件,固液分离组件设置在空气排出组件上方;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设置在固液分离组件外部。通过固液分离组件将含有营养成分的水导入水肥管道,经过苗床对齐吸收后再返回水池中,因此可用于一体化的水培或者潮汐栽培中;也可以通过控制电磁阀,达到微流水以实现单一水产养殖,也可以实现种养循环,既能种植花果也能养殖水产,对水肥的利用更加合理;该水循环处理装置,通过与相关设备如电磁阀等的配合可以实现定时施肥、定量投食等功能,可以实现节能、节肥、节水的效果,极大减少了人工的费用。极大减少了人工的费用。极大减少了人工的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循环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为水循环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转变存在的状态到地球中另一些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关于施肥装置的研究得到了业内很大程度的重视,传统的水循环处理是通过过滤装置将水过滤再利用,无法对含有营养成分的水合理的使用,且无法实现节能、节肥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水循环处理装置,解决了无法对含有营养成分的水合理的使用、无法实现节能、节肥的效果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水池;
[0007]空气排出组件,所述空气排出组件设置在水池外部;
[0008]固液分离组件,所述固液分离组件设置在空气排出组件上方;
[0009]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固液分离组件外部。
[0010]所述空气排出组件设置在水池外部,所述固液分离组件设置在空气排出组件上方,通过空气排出组件可以将固液分离组件内空气排出,通过固液分离组件可以将水池中的固体液体分离,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固液分离组件外部,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组件的支撑。
[0011]优选的,所述空气排出组件包括PVC管、以及安装在PVC管管壁下方的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PVC管之间安装有阀门,所述PVC管尾部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排气管安装在靠近PVC管管壁顶部,通过排气管实现了旋流除砂器、PVC管中的空气排出,排污管设置在PVC管的底壁上,更方便排污,阀门可以实现关开的效果。
[0012]优选的,所述固液分离组件包括旋流除砂器,所述旋流除砂器通过导管连接有PVC变径头、第一文氏增氧管、第二文氏增氧管、文氏施肥器、水培苗床,第一文氏增氧管在靠近水池底部的端面上安装有四十五度的弯头,并在连接管上部安装阀门,方便调整水流速度和方向,第二文氏增氧管应安装在靠近水池边壁上,且长度小于水池的半径;
[0013]所述PVC变径头为面吸、底吸全能式,所述PVC变径头设置在水池底面中心处,所述PVC变径头的形状为圆形设计,从而将固体吸收至旋流除砂器;
[0014]所述第一文氏增氧管、第二文氏增氧管分别设置在水池水面、水中部位,从而实现水池中水流的旋转;
[0015]所述水培苗床一侧设置有y型过滤器,所述y型过滤器远离水培苗床的一侧设置有电磁阀,从而对进入水培苗床的水进行过滤。
[0016]优选的,所述旋流除砂器、第一文氏增氧管、第二文氏增氧管之间设置有变频水陆
两用泵,从而实现水的循环。
[0017]优选的,所述旋流除砂器与PVC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外接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内部设置有球阀,从而实现旋流除砂器中固体颗粒的导出。
[0018]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下支架、上支架,所述上支架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上支架相向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托板的两端,所述托板上方设置有托环,所述托环、托板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远离水池的一上支架上设置有插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组件的支撑。
[0019](三)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1、该水循环处理装置,通过固液分离组件将含有营养成分的水导入水肥管道,经过苗床对齐吸收后再返回水池中,因此可用于一体化的水培或者潮汐栽培中;也可以通过控制电磁阀,达到微流水以实现单一水产养殖,也可以实现种养循环,既能种植花果也能养殖水产,对水肥的利用更加合理。
[0022]2、该水循环处理装置,通过与相关设备如电磁阀等的配合可以实现定时施肥、定量投食等功能,可以实现节能、节肥、节水的效果,极大减少了人工的费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排气管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上支架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文氏施肥器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连接器与弯头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y型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PVC变径头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水池;2、下支架;3、上支架;4、连接管;5、PVC管;6、排污管;7、排气管;8、电磁阀;9、y型过滤器;10、水培苗床;11、第一文氏增氧管;12、第二文氏增氧管;13、变频水陆两用泵;14、旋流除砂器;15、PVC变径头;16、滑槽;17、托板;18、托环;19、安装孔;20、插梢。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如图1至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水池1;
[0033]空气排出组件,空气排出组件设置在水池1外部;
[0034]固液分离组件,固液分离组件设置在空气排出组件上方;
[0035]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设置在固液分离组件外部。
[0036]空气排出组件包括PVC管5、以及安装在PVC管5管壁下方的排污管6,排污管6与PVC管之间安装有阀门,PVC管5尾部安装有排气管7,排气管7上安装有阀门,排气管7安装在靠
近PVC管5管壁顶部,通过排气管7实现了旋流除砂器14、PVC管5中的空气排出,排污管6设置在PVC管5的底壁上,更方便排污,阀门可以实现关开的效果;固液分离组件包括旋流除砂器14,旋流除砂器14通过导管连接有PVC变径头15、第一文氏增氧管11、第二文氏增氧管12、文氏施肥器、水培苗床10,水从变频水陆两用泵13的出水口经过三通分流,然后一路通过y型过滤器9,再经过文氏施肥器,然后经过电磁阀8,最后到达水培苗床10中,第一文氏增氧管11在靠近水池1底部的端面上安装有四十五度的弯头,并在连接管4上部安装阀门,方便调整水流速度和方向,第二文氏增氧管12应安装在靠近水池1边壁上,且长度小于水池的半径;PVC变径头15为面吸、底吸全能式,PVC变径头15设置在水池1底面中心处,PVC变径头15的形状为圆形设计,从而将固体吸收至旋流除砂器14;第一文氏增氧管11、第二文氏增氧管12分别设置在水池1水面、水中部位,从而实现水池1中水流的旋转;水培苗床10一侧设置有y型过滤器,y型过滤器远离水培苗床10的一侧设置有电磁阀8,从而对进入水培苗床10的水进行过滤;旋流除砂器14、第一文氏增氧管11、第二文氏增氧管12之间设置有变频水陆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空气排出组件,所述空气排出组件设置在水池外部;固液分离组件,所述固液分离组件设置在空气排出组件上方;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固液分离组件外部;所述固液分离组件包括旋流除砂器,所述旋流除砂器通过导管连接有PVC变径头、第一文氏增氧管、第二文氏增氧管、文氏施肥器、水培苗床,第一文氏增氧管在靠近水池底部的端面上安装有四十五度的弯头,并在连接管上部安装阀门,第二文氏增氧管应安装在靠近水池边壁上,且长度小于水池的半径;所述PVC变径头为面吸、底吸全能式,所述PVC变径头设置在水池底面中心处,所述PVC变径头的形状为圆形设计;所述第一文氏增氧管、第二文氏增氧管分别设置在水池水面、水中部位;所述水培苗床一侧设置有y型过滤器,所述y型过滤器远离水培苗床的一侧设置有电磁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处理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会霖王华陈文罗晓玲王云梅牛兴国候誉芬阿则晓龙叶江红尤德荣
申请(专利权)人: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