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傅梨花专利>正文

一种带隔离不间断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2366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隔离不间断电源电路,包括有由依次连接的第一非门A1、第二非门A2、第三非门A3组成的第一组六反相器IC1以及由依次连接的第一非门B1、第二非门B2、第三非门B3组成的第二组六反相器IC2,第一非门A1、第二非门A2与其外接的电阻R1、电容C1构成第一自激多谐振荡器,第二六反相器IC2内部的第一非门B1、第二非门B2与其外接的电阻R2、电容C5构成第二自激多谐振荡器,同时再由双组反相器隔离输出,解决了万一元件发生故障时,负电压输出失效的问题,实现不间断输出,提供电路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负电压信号生成电路,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带隔离不间断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负电压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电路中,但负电压一般要求输出电流较小,故不需要专用稳压集成电路完成,这样即占空间,又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间断电压输出的带隔离不间断电源电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隔离不间断电源电路,包括有由依次连接的第一非门Al、第二非门A2、第三非门A3组成的第一组六反相器ICl以及由依次连接的第一非门B1、第二非门B2、第三非门B3组成的第二组六反相器IC2,第一非门Al、第二非门A2与其外接的电阻R1、电容Cl构成第一自激多谐振荡器,第二六反相器IC2内部的第一非门B1、第二非门B2与其外接的电阻R2、电容C5构成第二自激多谐振荡器,所述第三非门A3的输出端依次连接充电电容C2、反向二极管VD2以及二极管VD5构成的第一路输出负电压电路,第三非门B3输出端依次连接充电电容C4、反向二极管VD4以及二极管VD6构成的第二路输出负电压电路,其中充电电容C2的输出端连接有接地二极管VD1,充电电容C4的输出端连接有接地二极管VD3。优选的,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隔离不间断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由依次连接的第一非门A1、第二非门A2、第三非门A3组成的第一组六反相器IC1以及由依次连接的第一非门B1、第二非门B2、第三非门B3组成的第二组六反相器IC2,第一非门A1、第二非门A2与其外接的电阻R1、电容C1构成第一自激多谐振荡器,第二六反相器IC2内部的第一非门B1、第二非门B2与其外接的电阻R2、电容C5构成第二自激多谐振荡器,所述第三非门A3的输出端依次连接充电电容C2、反向二极管VD2以及二极管VD5构成的第一路输出负电压电路,第三非门B3输出端依次连接充电电容C4、反向二极管VD4以及二极管VD6构成的第二路输出负电压电路,其中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隔离不间断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由依次连接的第一非门Al、第二非门A2、第三非门A3组成的第一组六反相器ICl以及由依次连接的第一非门B1、第二非门B2、第三非门B3组成的第二组六反相器IC2,第一非门Al、第二非门A2与其外接的电阻R1、电容Cl构成第一自激多谐振荡器,第二六反相器IC2内部的第一非门B1、第二非门B2与其外接的电阻R2、电容C5构成第二自激多谐振荡器,所述第三非门A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梨花
申请(专利权)人:傅梨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