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涡流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2336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形涡流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导体转子组件包括轴面为匚字型的第一碳钢环,第一碳钢环与第一轴套固定连接,第一轴套与驱动轴之间设有耐磨套,驱动轴通过花键与第一轴套及第一碳钢环连接,所述第一碳钢环内环壁与导体环固定连接;磁转子组件包括第二碳钢环,第二碳钢环的外环壁与永磁环连接,永磁环上依次设有等距的一圈永磁体,第二碳钢环内环侧与第二轴套固定连接,第二轴套与负载轴固定连接,磁转子组件外径小于导体转子组件内径,导体环与永磁环对应;还包括轴承箱,轴承箱套设于驱动轴上,轴承箱内的滚动轴承与第一轴套的外壁固定连接;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水平液压缸,所述水平液压缸的活塞杆与轴承箱固定连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形涡流变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涡流变速器,尤其涉及一种环形涡流变速器,属于机械传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涡流变速器为盘形结构,申请号为201120133126. 8,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 12月21日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盘形涡流变速器,如图1所示,驱动轴与导体盘组件连接,导体盘组件包括支撑盘,支撑盘内侧设有导体环18,磁转子19与负载轴连接,磁转子19上设有永磁块15,主动轴带动支撑盘转动时,导体环沿驱动轴的周向不断切割永磁块15的磁力线,于是永磁盘19受力转动,通过转动涡轮16与蜗杆17,可以调节永磁块15 和导体环18的间距,调节切割磁力线的密度,从而调节转动扭矩和负载轴转速。这种盘型涡流变速器径向尺寸较大,如果使用设备的中心高不够时,就需要改造底座,除增加了改造成本外,同时也增加了工期及工作难度,改造设备节能的回收年限也延长了 ;盘型涡流变速器在做功时会产生一轴向力,如图1所示,使得不管是在设备上或自带支撑轴上必须要有一组推力轴承18来支撑该轴向力,成本较高,且稳定性不高;如图1、2所示,固定导体环18的支撑件上设有散热元件20,如图2所示,散热元件20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形涡流变速器,包括驱动轴(1),负载轴(2),导体转子组件,磁转子组件,所述驱动轴(1)、负载轴(2)、导体转子组件、磁转子组件共轴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转子组件包括轴面为匚字型的第一碳钢环(7),所述第一碳钢环(7)与第一轴套(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套(13)与驱动轴(1)之间设有耐磨套(6),驱动轴(1)通过花键(14)与第一轴套及第一碳钢环卡合连接,所述第一碳钢环(7)内环壁与导体环(8)固定连接;所述磁转子组件包括第二碳钢环(10),所述第二碳钢环(10)的外环壁与永磁环(9)连接,所述永磁环(9)上依次设有等距的一圈永磁体(9a),所述第二碳钢环(10)内环侧与第二轴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涡流变速器,包括驱动轴(I ),负载轴(2),导体转子组件,磁转子组件,所述驱动轴(I)、负载轴(2)、导体转子组件、磁转子组件共轴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转子组件包括轴面为匚字型的第一碳钢环(7),所述第一碳钢环(7)与第一轴套(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套(13)与驱动轴(I)之间设有耐磨套(6),驱动轴(I)通过花键(14)与第一轴套及第一碳钢环卡合连接,所述第一碳钢环(7)内环壁与导体环(8)固定连接;所述磁转子组件包括第二碳钢环(10),所述第二碳钢环(10)的外环壁与永磁环(9)连接,所述永磁环(9)上依次设有等距的一圈永磁体(9a),所述第二碳钢环(10)内环侧与第二轴套(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套(11)与负载轴(2)固定连接,所述磁转子组件外径小于导体转子组件内径,所述导体环(8)与永磁环(9)对应;还包括轴承箱(4),所述轴承箱套设于驱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允强袁吾均华敏张文奇杨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普天邮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