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状电机,尤其是一种便于手动操作的管状电机。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一种现有的具有手动操作机构的管状电机,该管状电机包括电机机芯I’,通过刹车装置2’连接到减速装置3’,减速装置3’的输出轴连接有转轮,转轮连接传动管,从而带动连接于传动管的负载;电机机芯I’的另一端通过轴座7’连接有行程装置4’,在行程装置4’的端部设有手拉机构,如链条5’等,当管状电机断电后,可通过拉动链条5’,使得行程装置4’的长轴转动,从而带动与轴座7’卡合的外管转动,外管带动减速装置3’的输出轴转动,进而带动负载转动。上述这种管状电机,由于手动操作时通过轴座V带动外管转动进而带动负载,带动负载需要较大的力,不便于操作;此外,当手动操作时,由于轴座7’带动外管转动,行程装置4’有导线连接至电机机芯1’,轴座7’可转动,并位于行程装置4’和电机机芯I’之间,这将导致连接在两者之间的导线缠绕,造成管状电机可靠性低。为此,还需要设置专门的接线机构来避免这一现象,也使得管状电机的结构变得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操作方便省力、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手动管状电机。本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管状电机,包括电机(1),设置在所述电机(1)一端的减速装置(2),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机(1)另一端的行程装置(5),所述电机(1)包括转子(11)和套装在所述转子(11)外的定子(12),所述行程装置(5)包括由手动机构(6;6’;6”)带动的长轴(5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和所述行程装置(5)之间设置有离合机构(4),所述离合机构(4)包括固定在所述转子(11)末端的上离合(41),以及由所述长轴(51)带动转动的并且能轴向移动从而与所述上离合(41)配合的下离合(42),所述长轴(51)穿入所述下离合(42)的部分上设有使得所述下离合(42)保持离开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管状电机,包括电机(I),设置在所述电机(I) 一端的减速装置(2),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机(I)另一端的行程装置(5),所述电机(I)包括转子(11)和套装在所述转子(11)外的定子(12),所述行程装置(5)包括由手动机构(6 ;6’;6”)带动的长轴(5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I)和所述行程装置(5)之间设置有离合机构(4),所述离合机构(4)包括固定在所述转子(11)末端的上离合(41),以及由所述长轴(51)带动转动的并且能轴向移动从而与所述上离合(41)配合的下离合(42),所述长轴(51)穿入所述下离合(42)的部分上设有使得所述下离合(42)保持离开所述上离合(41)趋势的弹性部件(512);所述手动管状电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I)和所述减速装置(2)之间的刹车装置(3),所述刹车装置(3)包括摩擦片(35),以及紧贴于所述摩擦片(35) —侧的能由所述转子(11)带动而与所述摩擦片(35)分离的第一刹车片(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管状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离合(42)外依次设有离合支撑件(43)和离合座(44),所述离合支撑件(43)的外周壁和所述离合座(44)摩擦结合,所述下离合(42)外周壁设有第一推动部(424),所述离合支撑件(43)内周壁设有与所述第一推动部(424)配合的能将所述下离合(42)沿着所述长轴(51)向所述上离合(41)方向推动的第二推动部(431),所述第一推动部(424)和所述第二推动部(431)在轴向上至少部分重叠。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管状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部(424)具有多个轴向延伸的第一突起(4241)和第一内凹(4242),所述第一突起(4241)和第一内凹(4242)呈弧形并且在径向上交错设置,所述第二推动部(431)具有多个轴向延伸的第二突起(4311)和第二内凹(4312),所述第二突起(4311)和第二内凹(4312)呈弧形并且在径向上交错设置。4.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手动管状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座(44)的内周壁上开设有固定槽(441),所述固定槽(441)内固定有固定片(432),离合支撑件(43)的外周壁和所述固定片(432)接触。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动管状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勇,俞锡鹏,汪冰,牛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杜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