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浇注固体绝缘接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81975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气领域,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浇注固体绝缘接地装置,包括:双通套管和与其相连的接地控制模块,双通套管包括内芯导电柱和浇注包裹在内芯导电柱周向外围的绝缘外壳,双通套管一端连接进/出线,另一端连接环网柜负荷开关或隔离开关;接地控制模块包括接地静触头、接地室和接地导电柱,所述接地导电柱可轴向移动并与所述接地静触头插拔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继承了利用自然空气作为绝缘介质,结合现有固体绝缘浇注的技术,很好的把由接地控制模块实现的接地开关和连接进线或出线的套管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浇注模块,解决了离散的分割问题,同时也通过把高电场转嫁到高电气性能的固体绝缘介质上而解决了相间隔离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
,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浇注固体绝缘接地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电力行业的开关柜或环网柜中,所应用的接地开关有四种方式(1)利用真空灭弧室作为接地用,该种方式造价很高;(2)利用气体作为绝缘介质制造而成的接地开关,该接地开关需要防止漏气、污染等问题的发生,所以制作工艺很复杂且所需的检测设备比较多,比较昂贵;(3)利用绝缘油等液体作为绝缘介质制造而成的接地开关,为了防止漏油等问题的发生,所以制作工艺也很繁琐,且容易出现溢油或爆炸的危险;(4)利用自然空气作为绝缘介质制造而成的接地开关,虽然避免了以上问题的出现,但是,现有利用自然空气作为绝缘介质制造而成的接地开关存在相间隔离和对地绝缘不可靠的问题,进线套管或出线套管都是分割式的处理或组装比较繁琐,且不易于管理和模块化批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一体化浇注固体绝缘接地装置,解决进/出线套管分散隔离的问题以及组装繁琐、不易于批量化生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浇注固体绝缘接地装置,其包括双通套管和与其相连的接地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体化浇注固体绝缘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通套管和与其相连的接地控制模块,所述双通套管包括内芯导电柱(3)和浇注包裹在所述内芯导电柱(3)周向外围的绝缘外壳,所述双通套管一端连接进/出线,另一端连接环网柜负荷开关或隔离开关;所述接地控制模块包括与所述内芯导电柱(3)相连接且穿过所述绝缘外壳的接地静触头(6),所述接地静触头(6)外部设置有与所述绝缘外壳一体浇注形成的接地室(7),与所述接地静触头(6)相对的接地室(7)外端面上设置有穿过该端面的接地导电柱(8),所述接地导电柱(8)可轴向移动并与所述接地静触头(6)插拔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浇注固体绝缘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通套管和与其相连的接地控制模块,所述双通套管包括内芯导电柱(3)和浇注包裹在所述内芯导电柱(3)周向外围的绝缘外壳,所述双通套管一端连接进/出线,另一端连接环网柜负荷开关或隔离开关;所述接地控制模块包括与所述内芯导电柱(3)相连接且穿过所述绝缘外壳的接地静触头(6),所述接地静触头(6)外部设置有与所述绝缘外壳一体浇注形成的接地室(7),与所述接地静触头(6)相对的接地室(7)外端面上设置有穿过该端面的接地导电柱(8),所述接地导电柱(8)可轴向移动并与所述接地静触头(6)插拔式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浇注固体绝缘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套管一端设置有进/出线套管(1),所述进/出线套管(I)端部电缆上设置有螺栓孔(9),所述进/出线通过所述螺栓孔(9)固定在所述双通套管一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浇注固体绝缘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双通套管一端端部的绝缘外壳上设置有凸出所述绝缘外壳表面的环形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一侧具有环形凹槽(2),所述双通套管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凸台和凹槽(2)连接进/出线套管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浇注固体绝缘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套管另一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芳祥杨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电瑞通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