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绝缘极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75008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固体绝缘极柱,包括极柱绝缘壳、极柱铜棒、真空灭弧壳及真空灭弧室,所述真空灭弧壳为内具有横向容置腔的绝缘壳体且其位于极柱绝缘壳下方,所述极柱绝缘壳与真空灭弧壳一体相连形成绝缘壳体;所述极柱铜棒竖直安装在极柱绝缘壳内,而真空灭弧室横向置于前述真空灭弧壳的横向容置腔内,极柱铜棒与真空灭弧室相互垂直分布且相互连接,用以确保极柱铜棒与真空灭弧室的垂直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将用于安装真空灭弧室的真空灭弧壳与安装极柱铜棒的极柱绝缘壳一体成型,在成型过程中通过模具导向定位,能最大限度保证真空灭弧室的安装垂直性,有效避免后安装真空灭弧室所带来的认为操作误差或其他因素。

Solid insulated po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olid insulation pole, including pole insulation shell, copper pole, vacuum arc shell and vacuum interrupter, the vacuum interrupter with insulation shell as the transverse holding chamber in the shell body and the insulating shell below the pole, the pole and vacuum insulation shell the arc shell body connect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shell; the pole rod is vertically mounted on the pole of the insulation shell, and the vacuum interrupter are arranged in the horizontal vacuum arc shell transverse accommodating cavity, pole rod and vacuum interrupter are vertically distributed and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o ensure the verticality of the pole copper rod with the vacuum interrupter. Integrated pole vacuum insulation casing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vacuum interrupter arc shell and installation pole bar, through the die positioning in the molding process, can ensure the maximum vertical installation of vacuum interrupter, avoid after installing vacuum interrupter caused by operation error or other fac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体绝缘极柱,尤其设涉及一种能够最大限度保证真空灭弧室的安装垂直性的固体绝缘极柱结构。
技术介绍
固体绝缘极柱是用于固体绝缘环网柜上,鉴于其在使用中对比SF6气体绝缘环网柜相比更加环保,进而具有广泛应用在固体绝缘环网柜上。然而,现有固体绝缘筒在生产完后,后安装真空灭弧室垂直度不理想;因为接地触头安装偏差导致隔离动触头与隔离接地触头长期分闸容易磨损导致整个产品使用寿命下降等现。因此在现有固体绝缘极柱的结构上,如何进解决真空灭弧室垂直度不理想,而导致整个产品使用寿命下降情况等是目前固体绝缘极柱的结构中研发人员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体绝缘极柱,其主要解决真空灭弧室垂直度不理想,而导致整个产品使用寿命下降等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固体绝缘极柱,其包括极柱绝缘壳、极柱铜棒、真空灭弧壳及真空灭弧室,所述真空灭弧壳为内具有横向容置腔的绝缘壳体且其位于极柱绝缘壳下方,所述极柱绝缘壳与真空灭弧壳一体相连形成绝缘壳体;所述极柱铜棒竖直安装在极柱绝缘壳内,而真空灭弧室横向置于前述真空灭弧壳的横向容置腔内,极柱铜棒与真空灭弧室相互垂直分布且相互连接,用以确保极柱铜棒与真空灭弧室的垂直度。进一步,所述横向容置腔为横置筒状,其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增加与真空灭弧室连接稳定性的定位结构。进一步,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绝缘环,各绝缘环的厚度不超过2mm。进一步,所述各绝缘环横截面呈齿牙状。本技术为将用于安装真空灭弧室的真空灭弧壳与安装极柱铜棒的极柱绝缘壳一体成型,在成型过程中通过模具导向定位,能最大限度保证真空灭弧室的安装垂直性,有效避免后安装真空灭弧室所带来的认为操作误差或其他因素,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定位结构局部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方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固体绝缘极柱,其包括极柱绝缘壳1、极柱铜棒2、真空灭弧壳3及真空灭弧室4。如图1所示,前述真空灭弧壳3为内具有横向容置腔的绝缘壳体且其位于极柱绝缘壳1下方,所述极柱绝缘壳1与真空灭弧壳3一体相连形成绝缘壳体;所述极柱铜棒2竖直安装在极柱绝缘壳1内,而真空灭弧室4横向置于前述真空灭弧壳3的横向容置腔内,极柱铜棒2与真空灭弧室4相互垂直分布且相互连接,用以确保极柱铜棒与2真空灭弧室4的垂直度。如图1及图2所示,前述横向容置腔为横置筒状,其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增加与真空灭弧室连接稳定性的定位结构5,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绝缘环51,各绝缘环51的厚度不超过2mm,所述各绝缘环51横截面呈齿牙状。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如图2所示,所述相邻的两绝缘环支架还设有绝缘垫体52,各绝缘垫体52为平垫其厚度不超过绝缘环51厚度的2/3,进一步确保真空灭弧室4能稳定的固定在真空灭弧壳3内。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体绝缘极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极柱绝缘壳、极柱铜棒、真空灭弧壳及真空灭弧室,所述真空灭弧壳为内具有横向容置腔的绝缘壳体且其位于极柱绝缘壳下方,所述极柱绝缘壳与真空灭弧壳一体相连形成绝缘壳体;所述极柱铜棒竖直安装在极柱绝缘壳内,而真空灭弧室横向置于前述真空灭弧壳的横向容置腔内,极柱铜棒与真空灭弧室相互垂直分布且相互连接,用以确保极柱铜棒与真空灭弧室的垂直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绝缘极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极柱绝缘壳、极柱铜棒、真空灭弧壳及真空灭弧室,所述真空灭弧壳为内具有横向容置腔的绝缘壳体且其位于极柱绝缘壳下方,所述极柱绝缘壳与真空灭弧壳一体相连形成绝缘壳体;所述极柱铜棒竖直安装在极柱绝缘壳内,而真空灭弧室横向置于前述真空灭弧壳的横向容置腔内,极柱铜棒与真空灭弧室相互垂直分布且相互连接,用以确保极柱铜棒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钦赐唐泰航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业盛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