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耳机插座,包括主体和插入所述主体的弹片,所述的主体的一侧和端部分别开设弹片插槽。所述的主体的一側开设三个弹片插槽,所述的弹片插槽中的两个弹片插槽分别对称设置,另外一个弹片插槽设置在所述两个弹片插槽中其中一个的一侧。所述的主体的端部开设两个对称的弹片插槽。本新型通过在不同的位置设置独立的弹片结构,根据弹片的位置使与耳机针进行通讯的位置接触,确保连接质量,耳机针与弹片之间存在的弹力使耳机针不容易滑出插入孔,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每个接触点都使用弹片,更具弹性空间,由于每个接触点相对的接入功能不一样,当其中一个弹片损坏,不会影响其他弹片工作,更换弹片也相对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音频传输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插座。
技术介绍
享受视听设备中所播放出来的音乐,已经成为现代有不可或缺的一种享受方式,随着各种音频设备的普及还有手机的普遍使用,使用耳机收听音频已经非常普遍,耳机的接入中使用的耳机插座的设计,对使用者来说影响主要是接触性的优劣,一般的耳机插座上接触弹片是通过贯穿的方式设置在整个插座的整体部分,当插入耳机针的时候,通过感觉耳机针上不同层之间的凹槽位置与弹片突出的弧状结构相对滑动后的脱位声,来感知耳机针是否与插座接触好。由于弹片的结构相对简单,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弹片的各项性能会下降,还有可能由于弹片变形使接触不良,更换的时候需要把整个金属底座进行拆除和更换,就如专利号为201020280040. 3公开的耳机插座,其紧固耳机针与插座的位置仅仅限于两块弹片间的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弹片性能好,接触性和紧固性好,更换方便,插入耳机针手感好的耳机插座。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耳机插座,包括主体和插入所述主体的弹片,所述的主体的一侧和端部分别开设弹片插槽。所述的主体的一側开设三个弹片插槽,所述的弹片插槽中的两个弹片插槽分别对称设置,另外一个弹片插槽设置在所述两个弹片插槽中其中一个的一侧。所述的主体的端部开设两个对称的弹片插槽。所述的弹片包括引出片、U型片和接触片,所述的引出片、U型片和接触片为一体式制作的铜片。在所述主体一側设置的弹片槽插入的弹片的结构如下所述的U型片的开口的一端设置所述的引出片,另一端设置所述的接触片,所述的接触片向外倾斜。在所述主体端部设置的弹片槽插入的弹片的结构如下所述的U型片的开口的一端设置所述的引出片,另一端设置所述的接触片,所述的接触片为弧形接触片。所有弹片的结构插入方式为所述的U型片插入所述的弹片插槽内,所述的引出片引出所述的弹片插槽。另外,所述的弹片插槽与耳机的插入孔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通过在不同的位置设置独立的弹片结构,根据弹片的位置使与耳机针进行通讯的位置接触,确保连接质量,耳机针与弹片之间存在的弹力使耳机针不容易滑出插入孔,由于本技术的每个接触点都使用弹片,更具弹性空间,由于每个接触点相对的接入功能不一样,当其中一个弹片损坏,不会影响其他弹片工作,更换弹片也相对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3为耳机针的结构图。图中1、弹片;11、引出片;12、接触片;13、U型片;2、王体;3、弹片插槽;4、插入孔;5、接地片;6、接地点;7、左声道接点;8、右声道结点;9、MIC麦克接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耳机插座,包括主体2和插入所述主体2的弹片1,所述的主体2的一侧和端部分别开设弹片插槽3。所述的主体2的一側开设三个弹片插槽3,所述的弹片插槽3中的两个弹片插槽3分别对称设置,另外一个弹片插槽3设置在所述两个弹片插槽3中其中一个的一侧。所述的主体2的端部开设两个对称的弹片插槽3。所述的弹片I包括引出片11、U型片13和接触片12,所述的引出片11、U型片13和接触片12为一体式制作的铜片。在所述主体2 —側设置的弹片槽插入的弹片I的结构如下所述的U型片13的开口的一端设置所述的引出片11,另一端设置所述的接触片12,所述的接触片12向外倾斜。在所述主体2端部设置的弹片槽 插入的弹片I的结构如下所述的U型片13的开口的一端设置所述的引出片11,另一端设置所述的接触片12,所述的接触片12为弧形接触片12。所有弹片I的结构插入方式为所述的U型片13插入所述的弹片插槽3内,所述的引出片11引出所述的弹片插槽3。另外,所述的弹片插槽3与耳机的插入孔4连通。按照上述的方式安装好插座后,如图2和图3所示,图3展示的是现有耳机针的结构,其接触点分层设置,以满足不同的连接需求,相应地插座提供的连接点也分层设置,如图3所示,耳机针的头部是左声道接点7,接着下一层是右声道接点8,再接着是MIC麦克接点9,最后是接地点6,结合图2,插入耳机针后,其头部与耳机插座端部设置的弹片I连接,满足左声道的连接需求,耳机针插入后,挤压弹片的接触片12,接触片12向耳机针施加反向弹力,从而紧固耳机针;接着MIC麦克接点9与主体2—侧设置的三个弹片I中的与对称设置的弹片相邻的弹片I接触,另外两个对称设置的弹片I其中一个与耳机针的右声道接点8接触,另一个通过伸出一个接地片5与耳机针的接地点连接。每个弹片I都对耳机针有弹力,从而紧固耳机针,使用针根据插入时的紧固感从而感知耳机针是否正确插入,相比现有的耳机针,其插入的手感好。连接的安全性好。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耳机插座,包括主体和插入所述主体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的一侧和端部分别开设弹片插槽。
【技术特征摘要】
1.耳机插座,包括主体和插入所述主体的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的一侧和端部分别开设弾片插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弾片包括引出片、U型片和接触片,所述的引出片、U型片和接触片为一体式制作的铜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片的开ロ的一端设置所述的引出片,另一端设置所述的接触片,所述的接触片向外傾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片的开ロ的一端设置所述的引出片,另一端设置所述的接触片,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严文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