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低剖面吸顶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169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室内低剖面吸顶天线,用于移动通信,其包括金属单极子辐射单元、接地金属反射板、微带金属片组成的平行放置于所述金属反射板上方的微带阻抗匹配网络、位于所述微带阻抗匹配网络一端供所述微带阻抗匹配网络与同轴电缆相转换连接的端点,所述辐射单元垂直置于所述微带阻抗匹配网络的上方,且所述辐射单元的馈电点与所述微带阻抗匹配网络的一端相连接,其中,还包括平行于所述接地金属板并以耦合加载形式垂直连接于所述辐射单元顶端的单面覆铜介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尺寸更小巧、性能更稳定,适合室内安装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内天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的室内低剖面吸顶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里移动用户的飞速增加以及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话务密度和覆盖要求也不断上升。这些建筑物规模大、质量好,对移动电话信号有很强的屏蔽作用。在大型建筑物的低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弱,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和阴影区;在中间楼层,由于来自周围不同基站信号的重叠,产生乒乓效应,手机频繁切换,甚至掉话,严重影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在建筑物的高层,由于受基站天线的高度限制,无法正常覆盖,也是移动通信的盲区。另外,在有些建筑物内,虽然手机能够正常通话,但是用户密度大,基站信道拥挤,手机上线困难。移动通信的网络覆盖、容量、质量是运营商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网络覆盖、网络容量、网络质量从根本上体现了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是所有移动网络优化工作的主题。室内覆盖系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的。而“室内天线”则是室内覆盖系统的关键部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吸顶天线就是其中常用的一种,而在吸顶天线中最常用的就是采用垂直极化单极子辐射单元来实现。现有技术中,如中国CN02272381.1号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低剖面吸顶天线,用于移动通信,其包括金属单极子辐射单元、接地金属反射板、微带金属片组成的平行放置于所述金属反射板上方的微带阻抗匹配网络、位于所述微带阻抗匹配网络一端供所述微带阻抗匹配网络与同轴电缆相转换连接的端点,所述辐射单元垂直置于所述微带阻抗匹配网络的上方,且所述辐射单元的馈电点与所述微带阻抗匹配网络的一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行于所述接地金属板并以耦合加载形式垂直连接于所述辐射单元顶端的单面覆铜介质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低剖面吸顶天线,用于移动通信,其包括金属单极子辐射单元、接地金属反射板、微带金属片组成的平行放置于所述金属反射板上方的微带阻抗匹配网络、位于所述微带阻抗匹配网络一端供所述微带阻抗匹配网络与同轴电缆相转换连接的端点,所述辐射单元垂直置于所述微带阻抗匹配网络的上方,且所述辐射单元的馈电点与所述微带阻抗匹配网络的一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行于所述接地金属板并以耦合加载形式垂直连接于所述辐射单元顶端的单面覆铜介质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低剖面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铜介质板主体为单层环氧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低剖面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铜介质板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低剖面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铜介质板设有供与所述辐射单元紧密连接的贯通孔;所述介质板的覆铜层在围绕所述贯通孔处设一矩形开□。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低剖面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开口短边长O.5_5mm,长边长 10_25mm。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低剖面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开口设置在偏离所述覆铜介质板纵长方向中部处。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低剖面吸顶天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聪薛锋章刘培涛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