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向吸顶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01553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5 18:10
一种全向吸顶天线,包括介质板;馈电巴伦,所述馈电巴伦设置在所述介质板上;第一极子和第二极子,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设置在所述介质板上,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用于工作在第一频段;第三极子和第四极子,所述第三极子和所述第四极子设置在所述介质板上,所述第三极子和所述第四极子用于工作在第二频段;其中所述第一极子、所述第二极子、所述第三极子和所述第四极子与所述馈电巴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全向吸顶天线振子的两第一辐射单元的结构相同呈左右对称设置,两第二辐射单元的结构均与第一辐射单元的结构相同,且两第二辐射单元呈左右对称并分别与两第一辐射单元呈上下对称设置,从而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全向天线的增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学领域,尤其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一种全向吸顶天线
技术介绍
一般的室内分布系统采用的是全向吸顶天线,全向吸顶天线的性能会直接影响室内分布系统的效果,通讯质量和网络建设费用。目前,现有的室内天线大多存在着结构较为复杂,其覆盖半径较小等缺陷。随着全向吸顶在室内的普及应用,现有的全向吸顶天线难以满足市场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大天线覆盖范围的全向吸顶天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全向吸顶天线,包括介质板;馈电巴伦,所述馈电巴伦设置在所述介质板上;第一极子和第二极子,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设置在所述介质板上,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用于工作在第一频段;第三极子和第四极子,所述第三极子和所述第四极子设置在所述介质板上,所述第三极子和所述第四极子用于工作在第二频段;其中所述第一极子、所述第二极子、所述第三极子和所述第四极子与所述馈电巴伦连接。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的极化方向与所述第三极子和所述第四极子的极化方向不同。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分别与所述第三极子和所述第四极子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分别设置于所述介质板的不同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在所述介质板的同一表面上的投影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分别设置于所述介质板的不同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在所述介质板的同一表面上的投影位于不同直线上。所述第三极子和所述第四极子分别设置于所述介质板的不同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三极子和所述第四极子在所述介质板的同一表面上的投影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三极子和所述第四极子分别设置于所述介质板的不同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三极子和所述第四极子在所述介质板的同一表面上的投影位于不同直线上。所述馈电巴伦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介质板相对表面的第一馈电巴伦部分和第二馈电巴伦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馈电巴伦部分和所述第二馈电巴伦部分均自所述介质板的同一侧边向所述介质板的中心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一馈电巴伦部分的宽度不变,所述第二馈电巴伦部分的宽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馈电巴伦部分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三极子相连,并且所述第一馈电巴伦部分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三极子位于所述介质板的同一表面。所述第二馈电巴伦部分与所述第二极子和所述第四极子相连,并且所述第二馈电巴伦部分与所述第二极子和所述第四极子位于所述介质板的同一表面。本技术全向吸顶天线振子的两第一辐射单元的结构相同呈左右对称设置,两第二辐射单元的结构均与第一辐射单元的结构相同,且两第二辐射单元呈左右对称并分别与两第一辐射单元呈上下对称设置,从而可以提高本技术全向天线的增益。附图说明图1 为本技术全向吸顶天线实施例一正面结示意图 ;图2 为本技术全向吸顶天线实施例一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全向吸顶天线实施例二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技术全向吸顶天线实施例二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本技术全向吸顶天线实施例一中同时馈入频率为2.4GHz与 5.8GHz 的天线信号的全向天线的天线驻波比仿真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全向吸顶天线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本技术的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向天线,该天线可以是WLAN天线,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信号收发的天线。图1至图4分别是两个不同实施例中全向天线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至图4中可看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全向天线包括介质板1,该介质板1上设置有:馈电巴伦6、用于工作在第一频段的第一极子2和第二极子3以及用于工作在第二频段的第三极子4和第四极子5,其中,该第一极子2和第二极子3与第三极子4和第四极子5均与介质板1上的同一馈电巴伦6相连。在上述方案中,第一极子2和第二极子3的极化方向与第三极子4和第四极子5的极化方向不同。此外,第一极子2和第二极子3分别与第三极子4和第四极子5相互垂直,而且第三极子4和第四极子5的长度分别比第一极子2和第二极子3的长度要长。此外,第一极子2和第三极子4共同组成字母“L”形,第二极子3与第四极子5也共同组成字母“L”形。第一极子2和第二极子3的长度相等,第一极子2和第二极子3的宽度相等,第三极子4和第四极子5的长度相等,第三极子4和第四极子5的宽度也相等,除此之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极子2和第二极子3的长度或者宽度也可不相等,第三极子4和第四极子5的长度或者宽度也可不相等,在此不作限定。继续参照图1至图2,从图1至图2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极子2和第二极子3分别设置于介质板1的不同表面上(例如分别设置于介质板1的正面和背面),并且,第一极子2和第二极子3在介质板1的同一表面上(例如介质板1的正面或者介质板1的背面)的投影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三极子4和第四极子5分别设置于介质板1的不同表面上(例如分别设置于介质板1的正面和背面),第三极子4和第四极子5在介质板1的同一表面上(例如介质板1的正面或者介质板1的背面)的投影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继续参照图3至图4,从图3和图4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极子2和第二极子3分别设置于介质板1的不同表面上(例如分别设置于介质板1的正面和背面),且第一极子2和第二极子3在介质板1的同一表面上(例如介质板1的正面或者介质板1的背面)的投影位于不同直线上,该不同直线的夹角较小,一般小于30度;第三极子4和第四极子5分别设置于介质板1的不同表面上(例如分别设置于介质板1的正面和背面),第三极子4和第四极子5在介质板1的同一表面上(例如介质板1的正面或者介质板1的背面)的投影位于不同直线上,该不同直线的夹角较小,一般小于30度。在上述方案中,对于馈电巴伦6来说,馈电巴伦6包括分别设置于介质板1相对表面的第一馈电巴伦部分61(例如负责正电流的部分)和第二馈电巴伦部分62(例如负责负电流的部分)。第一馈电巴伦部分61和第二馈电巴伦部分62均自介质板1的同一侧边向介质板1的中心方向延伸,而在延伸时,第一馈电巴伦部分61的宽度不变,而第二馈电巴伦部分62的宽度则随着延伸逐渐较小。在上述方案中,第一馈电巴伦部分61与第一极子2和第三极子4相连,且第一馈电巴伦部分61与第一极子2和第三极子4位于介质板1的同一表面;第二馈电巴伦部分62则与第二极子3和第四极子5相连,第二馈电部分62与第二极子3和第四极子5位于介质板1的同一表面。在具体应用时,第一极子2和第二极子3构成偶极子,第一极子2和第二极子3的总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频段的二分之一波长,其中,第一频段的二分之一波长即表示为第一频段中对应的频率的二分之一波长;对应的第三极子4和第四极子5构成偶极子,并且第三极子4和第四极子5的总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频段的二分之一波长,其中,第二频段的二分之一波长即表示为第二频段中对应频率的二分之一波长。在具体应用时,对于上述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来说,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均可选自1.8GHz-12GHz,但应注意,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应是不同的频段。具体的第一频段可选自1.8GHz-3GHz或2GHz-2.6GHz或2.4GHz-2.5GHz;而第二频段则可选自4.8GHz-6GHz或4.9GHz-6GHz或5GHz-5.9GHz或5.725GHz-5.85GHz。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板;馈电巴伦,所述馈电巴伦设置在所述介质板上;第一极子和第二极子,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设置在所述介质板上,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用于工作在第一频段;第三极子和第四极子,所述第三极子和所述第四极子设置在所述介质板上,所述第三极子和所述第四极子用于工作在第二频段;其中所述第一极子、所述第二极子、所述第三极子和所述第四极子与所述馈电巴伦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板;馈电巴伦,所述馈电巴伦设置在所述介质板上;第一极子和第二极子,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设置在所述介质板上,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用于工作在第一频段;第三极子和第四极子,所述第三极子和所述第四极子设置在所述介质板上,所述第三极子和所述第四极子用于工作在第二频段;其中所述第一极子、所述第二极子、所述第三极子和所述第四极子与所述馈电巴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吸顶天线,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的极化方向与所述第三极子和所述第四极子的极化方向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分别与所述第三极子和所述第四极子相互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分别设置于所述介质板的不同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在所述介质板的同一表面上的投影位于同一条直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分别设置于所述介质板的不同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一极子和所述第二极子在所述介质板的同一表面上的投影位于不同直线上。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新华张松张慧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欣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