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腾芳专利>正文

搓动交流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1437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5:13
一种适用于平原和高原地区使用的搓动交流接触器,属普通型有触点交流接触器领域。本设计的电磁系统铁芯分E形和∩形两种结构。其中E型中极为拍合式结构,但不相互碰撞,上下极面间留有去磁气隙。上下边极为单向平行斜面,与水平垂直面交角为15~52°。其∩形铁芯极面交角为12~35°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接通与分断速度较现国内外同类产品均提高一倍;接通时的触头弹跳时间缩短至3ms以内;彻底消除触头熔焊并使起动电流减小30%;吸引线圈节电40~50%;无噪声;电寿命提高1至5倍;大幅降低触头和线圈温升;使用海拔高度提高3000m;使用寿命提高1倍,年需求量可减少50%,仅此一项,每年的社会经济效益就在150亿元以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搓动交流接触器
本技术属普通型有触点交流接触器领域,供远距离接通和断开电路及频繁起动和控制交流电动机之用。尤其适用于环境恶劣的场合采用。
技术介绍
目前,众所周知的交流接触器是由触头灭弧系统、电磁系统和底座组成。电磁系统是操纵触头接通与分断,实现自动控制的心脏部件,由于其电磁系统铁芯极面为水平的拍合式结构,至使接触器接通与分断速度慢,造成触头熔焊、吸引线圈电耗大、可靠性差、电寿命低、温升高、有噪音等缺陷。由本技术专利技术人周腾芳于1986年8月22日申请的专利号为86105437. 7的专利技术专利搓合式直动交流磁系统,已基本消除了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交流接触器接通与分断速度不高,局限了使用地域的海拔高度, 该专利技术人利用上述专利技术原理于2002年4月2日申请了第一项产品专利即专利号为 02223737. 2的高速交流接触器。接触器的接通与分断速度均提高一倍以上,电寿命提高一倍、消除了触头二次弹跳和噪音,并成倍地提高了动作可靠性和通断能力、大幅降低了线圈和触头温升。该接触器不但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而且使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海拔高度提高了 3000m。能源的节约和充分利用,是每个产品设计师应重点思考解决的问题。交流接触器虽单台电耗不大,磁系统吸引线圈功耗只十几瓦至九十瓦,但数量巨大。目前的总耗电量的计算,可以交流接触器运行总量X平均功率X每天平均运行时间得出。按目前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规模估算,交流接触器的总运行量为1. 5亿台左右,平均功率取35瓦,生产车间平均以每天2班共16小时计算。每年总耗电量为306. 6亿度。众所周知,电动机的起动电流为正常运行的5至7倍,若多台设备同时起动,会造成对电网的巨大冲击,造成跳闸和停产损失。这是又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专利技术人在取得高速交流接触器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参数,使之达到既高效节电,又大幅降低起动电流,既成倍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减少产品需求数量,又确保各项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完成了搓动交流接触器的构思。本技术,其电磁系统仍为吸引线圈和用硅钢片叠铆的上下铁芯组成,上下铁芯极面为单向平行斜面,其电磁系统铁芯分E形和η形两种,E形铁芯的上下中极为拍合式结构,但不相互碰撞和接触,当中留有去磁气隙σ,用于线圈所产生磁通左右边极的均衡分配。上下边极才是工作部位。将传统的水平极面设计成与水平垂直面交角α在15 52° 之间的单向平行斜面。其H形铁芯极面交角α在12 35°之间。通过上述E形 和η形α和α '的选定和吸引线圈安匝数及各品种交流接触器反力特性的优化配合,达到了吸引线圈节电40 50%,电寿命的提高为AC-3工作制提高I倍以上,AC-4工作制提高5倍以上,平均使用寿命提高一倍以上,使交流接触器的年总需求量可减少50%,最高操作频率达每小时1800次。同时经过上述参数的优化,使接触器接通时间进一步缩短,触头二次弹跳进一步消除,最长振动时间仅为3ms,达到了减少起动电流30%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小了设备起动对电网的冲击。以上主要技术参数的全面大幅度提高是产品结构所固有的,不需加任何装置,相反还可减少漆包线用量20%,减化铁芯加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产品大规模投产后,可实现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的多年夙愿,改写交流接触器的国家(GB)标准和国际(IEC)标准,将可靠性和抗干扰等要求加入型式试验大纲, 加快淘汰数十年一贯制的高耗能产品。这是多年敢想而不敢于的事。是因为没有理想的高科技产品应市,工厂不能“断炊”。而本技术则为此具备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其使用安装方式,分垂直安装和水平安装两种,最佳为垂直安装。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E型磁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η型磁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双点划线表示接触器外型,(I)为静铁芯,(2)为衔铁,G为衔铁和触头支架重力。(3)为吸引线圈,点划线为水平垂直面,⑷和(5)为铁芯极面,(4')和(5,)为衔铁极面。α为极面与水平垂直面交角。由于磁力线有垂直通过工作气隙的特性,极面面积增加,气隙与电磁吸力F成反比的原理,使静态吸力增加了近2倍,吸引衔铁⑵向右水平移动而使接触器接通,达到了高速接通的要求;由于重力G可直接用于拉开上下两对极面和线圈安匝数减少而带来的剩磁减少,当吸引线圈⑶断电后,衔铁⑵向左水平迅速移动,使接触器分断,而达到了高速分断的要求。图2为η型磁系统结构示意图。 没有中极,其左右两极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和作用与E型相同。在此不作重复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搓动交流接触器,其电磁系统为吸引线圈和用硅钢片叠铆的上下铁芯组成,其特征是:上下铁芯极面为单向平行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搓动交流接触器,其电磁系统为吸引线圈和用硅钢片叠铆的上下铁芯组成,其特征是上下铁芯极面为单向平行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搓动交流接触器,其特征是电磁系统铁芯分E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腾芳
申请(专利权)人:周腾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