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元件和用于脱硫系统的烟气换热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79291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3:40
公开了一种传热元件和包括该传热元件的烟气换热器,所述传热元件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板件(1)和第二板件(2),相邻的第一板件(1)和第二板件(2)之间形成有传热介质通道(7),其中,第一板件(1)的冷端(3)的端面和与该第一板件(1)相邻的第二板件(2)的冷端(4)的端面处于不同的平面中,第一板件(1)的热端(5)的端面和第二板件(2)的热端(6)的端面齐平。由于第一板件的冷端的端面和与该第一板件相邻的第二板件的冷端的端面处于不同的平面中,所以可以增大堵塞部分的通流面积,从而一旦有堵塞物在传热元件的冷端粘连,便可利用吹灰器或高压水冲洗干净,避免传热元件的冷端发生堵塞,保证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传热元件和包括该传热元件的用于脱硫系统的烟气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燃煤电厂的脱硫方法大多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且许多电厂设置有烟气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烟气换热器的传热元件(尤其是传热元件的冷端)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堵塞,且由于传热元件的相邻的两块板之间的间隙很小,所以吹扫介质和冲洗水很难有较好的清洗效果,引起烟气换热器差压增长,导致增压风机喘振,严重时出现失速,危及系统及设备的安全运行,脱硫系统被迫退出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传热元件的冷端发生堵塞的传热元件和包括该传热元件的用于脱硫系统的烟气换热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传热元件,该传热元件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相邻的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之间形成有传热介质通道,其中,所述第一板件的冷端的端面和与该第一板件相邻的所述第二板件的冷端的端面处于不同的平面中,所述第一板件的热端的端面和所述第二板件的热端的端面齐平。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相互压合在一起。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件为波纹板,所述第二板件为定位板。优选地,所述第二板件的冷端从所述第一板件的冷端的端面向外凸出。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件的冷端从所述第二板件的冷端的端面向外凸出。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为多个,所有所述第一板件的冷端的端面处于相同的平面中,所有所述第二板件的冷端的端面处于相同的平面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件的冷端的端面和所述第二板件的冷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20 100毫米。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脱硫系统的烟气换热器,该烟气换热器包括传热元件,其中,所述传热元件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传热元件。由于第一板件的冷端的端面和与该第一板件相邻的第二板件的冷端的端面处于不同的平面中,也就是说,第一板件的冷端的端面与第二板件的冷端的端面之间存在间距,所以可以增大堵塞部分的通流面积,从而一旦有堵塞物在传热元件的冷端粘连,便可利用吹灰器或高压水冲洗干净,避免传热元件的冷端发生堵塞,保证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传热元件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传热元件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传热元件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传热元件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板件 2 :第二板件3、4 :冷端5、6 :热端7 :传热介质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术语“冷端”是指热介质(如热烟气)的流出端,即冷介质(如冷烟气)的流入端;“热端”是指热介质(如热烟气)的流入端,即冷介质(如冷烟气)的流出端。如图1至图4所示,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传热元件,该传热元件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板件I和第二板件2,相邻的所述第一板件I和所述第二板件2之间形成有传热介质通道7,其中,所述第一板件I的冷端3的端面和与该第一板件I相邻的所述第二板件2的冷端4的端面处于不同的平面中,所述第一板件I的热端5的端面和所述第二板件2的热端6的端面齐平。由于第一板件I的冷端3的端面和与该第一板件I相邻的第二板件2的冷端4的端面处于不同的平面中,也就是说,第一板件I的冷端3的端面与第二板件2的冷端4的端面之间存在间距,所以可以增大堵塞部分的通流面积,从而一旦有堵塞物在传热元件的冷端粘连,便可利用吹灰器或高压水冲洗干净,避免传热元件的冷端发生堵塞,保证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所述第一板件I与所述第二板件2通常采用压配合的方式相互压合在一起。第一板件I和第二板件2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形式,只要能够相互配合而形成传热介质通道7即可。例如,所述第一板件I可以为波纹板,所述第二板件2可以为对第一板件I进行定位的定位板,该定位板可以形成为平板的形式,也可以形成为曲面板的形式。第一板件I的冷端3和第二板件2的冷端4可以适当布置,只要能够实现方便清理堵塞物的目的即可。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板件2的冷端4从所述第一板件I的冷端3的端面向外凸出。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板件I的冷端3从所述第二板件2的冷端4的端面向外凸出。第一板件I和第二板件2通常为多个,为了方便加工和布置,优选地,所有所述第一板件I的冷端3的端面处于相同的平面中,所有所述第二板件2的冷端4的端面处于相同的平面中。第一板件I的冷端3的端面和第二板件2的冷端4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选择,只要能够在传热的同时实现方便清理堵塞物的目的即可,例如,所述第一板件I的冷端3的端面和所述第二板件2的冷端4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可以为20 100毫米。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附图中仅显示出传热元件的三块板,但是传热元件的板的数量不仅限于此。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脱硫系统的烟气换热器,该烟气换热器包括传热元件,其中,所述传热元件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传热元件。由于第一板件I的冷端3的端面和与该第一板件I相邻的第二板件2的冷端4的端面处于不同的平面中,也就是说,第一板件I的冷端3的端面与第二板件2的冷端4的端面之间存在间距,所以可以增大堵塞部分的通流面积,从而一旦有堵塞物在传热元件的冷端粘连,便可利用吹灰器或高压水冲洗干净,避免传热元件的冷端发生堵塞,保证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热元件,该传热元件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板件(1)和第二板件(2),相邻的所述第一板件(1)和所述第二板件(2)之间形成有传热介质通道(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1)的冷端(3)的端面和与该第一板件(1)相邻的所述第二板件(2)的冷端(4)的端面处于不同的平面中,所述第一板件(1)的热端(5)的端面和所述第二板件(2)的热端(6)的端面齐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热兀件,该传热兀件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板件(I)和第二板件(2),相邻的所述第一板件(I)和所述第二板件(2)之间形成有传热介质通道(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I)的冷端(3)的端面和与该第一板件(I)相邻的所述第二板件(2)的冷端(4)的端面处于不同的平面中,所述第一板件(I)的热端(5)的端面和所述第二板件(2)的热端(6)的端面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I)与所述第二板件(2)相互压合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I)为波纹板,所述第二板件(2)为定位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件(2)的冷端(4)从所述第一板件(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