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航天热控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空间光学遥感器的新型微型槽道热管。
技术介绍
CXD器件是传输型空间光学遥感器的核心部件,其热控效果对成像质量有显著影响,而解决CCD器件散热的主要途径就是槽道热管。槽道热管技术是航天器热控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具备可靠性高、传热能力强、重量轻等优点。如图1所示,CCD器件通过管脚与后部电路板连接,热管安装的空间宽度受限于两排CCD管脚间宽度约16mm 20mm,安装的空间的高度受限于CCD器件与焦面电路板间距离仅有5_ 7mm,这就决定了用于CCD散热的槽道热管高度不能超过5mm,称之为微型槽道热管。微型槽道热管不仅型材加工难度大,而且传热能力较常规尺寸槽道热管差距明显。目前现有的微型槽道热管外形尺寸5mmX3. 4mm, 20°C时最大传热能力为3. 2W · m。随着遥感器性能指标不断提高,焦面电子学集成度越来越高,不同规格和工作模式下的CCD器件,其热耗一般约为3W,考虑焦面电路板向CCD器件漏热带来的寄生热负载,单片CCD器件热耗最大约为5W。目前主流的高分辨率遥感器多采用5片以上CCD拼接的形式,以光学拼接方式为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槽道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壳(1)、吸液芯(2)和蒸汽腔(3);所述的管壳(1)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长方体结构的中空部分为圆柱形的蒸汽腔(3),蒸汽腔(3)的外围环绕着多个吸液芯(2),每一个吸液芯(2)的截面为梯形槽道结构;液体工质密封在蒸汽腔(3)内,受热时液体工质蒸发为气体并顺着圆形蒸汽腔(3)流动,流动过程中遇冷后工质冷凝为液体,通过吸液芯(2)的毛细作用回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槽道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壳(I)、吸液芯(2)和蒸汽腔(3);所述的管壳(I)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长方体结构的中空部分为圆柱形的蒸汽腔(3),蒸汽腔(3)的外围环绕着多个吸液芯(2),每一个吸液芯(2)的截面为梯形槽道结构;液体工质密封在蒸汽腔(3)内,受热时液体工质蒸发为气体并顺着圆形蒸汽腔(3)流动,流动过程中遇冷后工质冷凝为液体,通过吸液芯(2)的毛细作用回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林,颜吟雪,鲁盼,张新画,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