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经纶专利>正文

安全防眩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847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照明装置,特别是可消除夜间会车眩目光线的安全防眩车灯。它由灯腔体及在灯腔体内呈抛物面形的抛物面聚光镜、安装在抛物面聚光镜焦点上的灯泡和灯前罩构成,所述灯前罩内上、下部分别设有远、近两个光线通腔,通腔壁均为抛物面形反光遮光镜。灯前罩中部装有一块可调整角度的双面内凹形反光遮光镜。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从根本上消除眩目,同时具有远光照明和近光照明,无需司机改变操作,也不用减速、减光,增加了行车安全及运输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动车照明装置,特别是可消除夜间会车眩目光线的安全防眩车灯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运输业的发展,公路交通的客货量日趋增加,由于多数路面狭窄,路灯的亮度又较低,因此,汽车晚间行驶需将前照灯打开,目前汽车等各种机动车辆用的前照灯,光源都设在凹镜的焦点上,光线经过凹镜的反射后集中射出平行的主光束,但由于灯丝的构造不能绝对保证光源在焦点上,焦点以外的灯丝光反射到凹镜上就形成许多有角度的斜射光线,这种光线加大了灯光的照射面,使它直接射入对面行人和来往车辆驾驶人员的视野,故而感到刺眼,这种灯光不适合用于会车照明;而近光灯的光线不标准,且照明的距离又很近,特别是会在汽车头部两侧的后边出现一个阴影。为了安全会车,只有大大降低车速,这样不但浪费燃料,而且也达不到会车照明的目的,使得会车事故率仍很高。为此,国外曾有人提出利用偏振原理解决会车眩目的问题。即在远光灯前遮一偏振片,会车时,司机的眼前方也要放置一偏振片,这样,司机只能看到自己车灯产生的照明效果,避免了因对方司机开灯而出现的眩目感。但同时车灯发出的和进入司机眼内的光通量都要衰减50%以上,光效很低,尤其是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图克服以上之弊端,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照明效率高,安装及使用方便的安全防眩车灯,它可有效防眩,不影响车马行人正常通行,能有效地避免因会车眩目造成的各种事故的发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会车防眩的安全防眩车灯,由灯腔体及在灯腔体内呈抛物面形的抛物面聚光镜、安装在抛物面聚光镜焦点上的灯泡和灯前罩构成,所述灯前罩内上、下部分别设有远、近两个光线通腔,通腔壁均为抛物面形反光遮光镜。灯泡前方装有一块可调整角度的双面内凹形反光遮光镜。其工作原理是由于灯泡在抛物面聚光镜的焦点上,灯泡射向抛物面聚光镜的光线将平行射向灯前罩,由灯前罩的特性决定该部份光线经双面内凹形反光遮光镜及灯前罩远、近光线通腔壁,由远、近光线通腔平行射出,分别形成远光、近光照明。而通过抛物面聚光镜反射的光线也经双面内凹形反光遮光镜及灯前罩远、近光线通腔壁,由远、近光线通腔平行射出,分别形成远光、近光照明;当灯泡发出的光线未射向抛物面聚光镜的部份中,向下部份通过近光线通腔射向地面,形成近光照明;向上部份光线将经远光线通腔的反光遮光镜平行射出,形成远光照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由于本技术的灯前罩内上、下部分别设有远、近两个光线通腔,相应通过抛物面聚光镜反射的光将分别由远、近两个光线通腔平行出射,分别形成远光照明及近光照明;从下半部斜向射出的光线将通过近光线通腔射向地面,形成近光照明;从上半部斜向射出的光线经过抛物面形反光遮光镜由远光线通腔平行射出,形成远光照明,从根本上消除了眩目,同时具有远光照明和近光照明,无需司机改变操作,也不用减速、减光,增加了行车安全及运输效率。本技术所述的车灯有效射程30-40米,照路宽度6-8米,具有低照射路程远、照路宽、光线柔和不刺眼、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夜间利用该灯会车,司机视野清晰,过路行人及骑自行车者的视线不受影响,同时也有助于驾驶员看清路边的各种标志,特别适用于中外一切机动车及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如火车、轮船、飞机等)的会车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中B-B剖面示意图图中1、灯腔体2、抛物面聚光镜3、灯座4、灯泡5、灯前罩6、远光线通腔7、近光线通腔8、远光线抛物面形反光遮光镜9、近光线抛物面形反光遮光镜10、双面内凹形反光遮光镜11、灯罩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安全防眩车灯,具有一定的射程和亮度,又减弱了眩目光线的刺眼性能,是这样实现的。灯腔体I是一个用O. 5mm薄板冲压拉伸成型的截抛物面体,如图1所示,其内表面设一抛物面聚光镜2,经过镀铬抛光处理,采用这种结构的聚光镜,两侧抛物面产生横向聚光,这种平光束具有一定射程,而其前部的灯前罩5的远光线通腔6与近光线通腔7,控制了由不在焦点位置的灯丝光线所产生的向上方向的反射光,减弱了眩目光线。所以当会车时,双方驾驶人员既能清晰看清对方目标,又不受光线刺激而感到眩目。在抛物面聚光镜2顶点处设一灯座3,其焦点处设有灯泡4。在灯泡4前大约2cm处(非焦点位置),用螺钉固定一个带有双弧的双面内凹形反光遮光镜10,它是用O. 3mm的薄板冲压成型并经双面镀铬处理,双面内凹开反光遮光镜10将平行直射出的主光束中的部分光反射回到抛物面聚光镜2上,使原来集中射出的平行光线分散,仅有一部分平行光线射出,从而达到了既具有30-40米射程又具有一定的亮度,且能使对方会车人员不感到眩目。灯罩11是一透明曲面体,可以是巨苯乙烯注塑成型的,也可以是玻璃制品工艺加工成型的,其内表面是由数条凸透面组成的凹面,外表面是光滑的凸面。经远光线通腔6和近光线通腔7射出的光线,射到灯罩11内表面的凸透面上后,光发生漫反射,达到分散光线增加光线照地宽度的目的。本技术用于机动车车灯,在配合装入灯座3的光源使用时,需使光源处于抛物面聚光镜2的焦点或焦点附近,则从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抛物面聚光镜2反射后,属于显著漫射的那少部分光线,将会或先或后地斜射向近处地面之外,大都补远光线抛物面形反光遮光镜8及近光线抛物面形反光遮光镜9吸收;属于近似平行的那绝大部分光线,则将射向双面内凹形反光遮光镜10,被其反射后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经抛物面聚光镜2及远光线抛物面形反光遮光镜8反射后平行射出,形成远光线,下半部分经抛物面聚光镜2及近光线抛物面形反光遮光镜9反射后斜射向地面,形成近光线,使所照区域获得相对较大的光亮度,而其它区域则会很暗,从而控制了眩目范围,减轻眩目程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防眩车灯,由灯腔体(1)、抛物面聚光镜(2)、安装在抛物面聚光镜焦点上的灯泡(4)和灯前罩(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灯腔体(1)是一个用薄板冲压拉伸成型的截抛物面体,其内表面设一抛物面聚光镜(2),且经过镀铬抛光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防眩车灯,由灯腔体(I)、抛物面聚光镜(2)、安装在抛物面聚光镜焦点上的灯泡(4)和灯前罩(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灯腔体(I)是一个用薄板冲压拉伸成型的截抛物面体,其内表面设一抛物面聚光镜(2),且经过镀铬抛光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眩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前罩(5)由上部的远光线通腔(6 )及下部的近光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经纶
申请(专利权)人:廖经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