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8023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长期地并且有效地防锈的软管夹。软管夹安装在软管的外周并将同软管紧固。软管夹具有:由铁或者铁合金构成的基材40;形成在基材40的外表面,并为锌系复合薄膜的第1薄膜41;以及形成在防蚀牺牲薄膜的外表面,并为绝缘性薄膜的第2薄膜42。(*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管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软管的外周对该软管进行紧固的软管夹。
技术介绍
以前,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I记载的软管夹。此软管夹通过由铁或者铁合金形成 的弹性板材构成,具备可以通过弹性变形扩径、缩径的大致圆筒状的管夹主体部,和形成在 管夹主体部的两端部的2个夹持部。在用此软管夹对软管进行紧固的时候,首先,用工具在 2个夹持部上施加夹持力从而使这两个夹持部在圆周方向上相对的移动,由此使管夹主体 部扩径直到其内径比软管的外径更大。然后,将这个处于扩径状态的软管夹套入软管上之 后,将软管安装到管材上。这样在软管被安装到管材上的状态下解除工具的夹持力的话,管 夹主体部由复原力缩径并通过自己的弹力将软管紧固在管材上。由此,可以抑制在管材以 及软管内流动的流体从管材和软管的连接部漏出。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027382号公报然而,在上述软管夹配置在例如车辆的发动机室等中的情况下,车辆在雨中行驶 的时候雨水会进入发动机室,附着在软管夹上。由于雨水中含有融雪塩、海塩粒子等腐食成 分,所以如果雨水附着在软管夹上的话,软管夹有可能被腐食。作为软管夹的防锈处理,可以考虑在由铁或者铁合金形成的基材的表面上设置金 属(Zn、Zn-N1、Zn-Fe、Ni等)的电镀层、金属(Zn、Zn-AL、Zn-AL-Mg等)的熔融镀层、或者 锌铝复合材料的塗膜。这些镀层或者塗膜作为防蚀牺牲薄膜发挥功能,可以抑制由铁或者 铁合金形成的基材生锈。不过,由于为了增大强度等原因,配置在车辆的发动机室中的软管添加有碳,具有 导电性。将设有防蚀牺牲薄膜的软管夹安装到添加有碳的软管上的话,防蚀牺牲薄膜就与 具有导电性的软管接触。因此,例如雨水附着在防蚀牺牲薄膜和软管上的话,在防蚀牺牲薄 膜和软管之间就会发生电偶腐蚀。其结果,防蚀牺牲薄膜在短期间内被腐食,防蚀牺牲薄膜 的耐腐蚀效果就会大幅下降。另外,虽然对配置在车辆的发动机室中的软管夹进行了说明,这样的问题不仅限 于该构成,只要是安装在含碳的软管上的管夹,都有可能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鉴于以前的情况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在长期地而且有 效地防锈的软管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为一种软管夹,安装在软管的外周对该软管进行紧 固,其特征在于,具备由铁或者铁合金构成的基材;覆盖在所述基材的外表面的锌系复合 薄膜;覆盖在所述锌系复合薄膜的外表面的绝缘性薄膜。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使在基材以及锌系复合薄膜露出到腐食环境的情况下,也可 以通过锌系复合薄膜对于基材的牺牲防蚀功能抑制基材生锈。另外,由于在锌系复合薄膜的外表面形成了绝缘性薄膜,可以通过绝缘性部件隔断锌系复合薄膜和软管。因此,即使软管夹暴露在由雨水等造成的腐食环境中的情况下,也可以物理性地隔断锌系复合薄膜和管之间的电偶腐蚀回路。其结果,可以长期地维持锌系复合薄膜的牺牲防蚀功能,从而可以对软管夹长期地并且有效地防锈。进一步,可以通过绝缘性薄膜的屏障性良好地抑制雨水等浸入到锌系复合薄膜。 因此,可以进一步长期地维持锌系复合薄膜的牺牲防蚀功能。为了充分得到锌系复合薄膜的牺牲防蚀作用,优选地将锌系复合薄膜的电阻设定在10 Ω · cm以下。优选地,所述绝缘性薄膜为水玻璃薄膜。绝缘性薄膜有可能由于振动等发生龟裂。然而,在绝缘性薄膜为水玻璃薄膜的情况下,即使发生了龟裂,也可以通过水玻璃成分将锌系复合薄膜的环境保持为碱性。因此, 可以抑制锌系复合薄膜中的锌的溶出,可以化学性地隔断锌系复合薄膜和软管之间的电偶腐蚀回路。因此,即使在绝缘性薄膜中发生龟裂等的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锌系复合薄膜和软管之间的电偶腐蚀,从而长期地维持锌系复合薄膜的牺牲防蚀功能。优选地,所述绝缘性薄膜为水玻璃-树脂系薄膜。作为绝缘性薄膜采用水玻璃-树脂系薄膜树脂的情况下,和不含树脂的水玻璃薄膜相比,绝缘性薄膜的屏障性得到提高。因此,即使振动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绝缘性薄膜良好地保护锌系复合薄膜,从而长期地维持锌系复合薄膜的牺牲防蚀功能。优选地,所述绝缘性薄膜的电阻为IO4Ω · Cm以上。优选地,所述绝缘性薄膜的涂量为10mg/dm2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软管夹安装在软管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沿图1的2-2线的软管夹的截面结构的图。具体实施方式〈第I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以及图2对将本技术具体化的第I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配置于车辆的发动机室的管(管材)10的端部安装有包含碳的软管20。在软管20上外嵌有软管夹30,该软管夹30由铁或者铁合金形成的弹性板材构成。 此软管夹30具备大致圆筒状的管夹主体部31和形成在管夹主体部31两端的2个夹持部 32,33。通过2个夹持部32,33在圆周方向上相对移动,管夹主体部31可以扩径或者缩径。 在图1中,软管夹30处在从中立状态扩径的状态,通过想要缩径的复原力将软管20紧固在管10上。对将软管夹30安装到软管20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用工具对中立状态的软管夹30的2个夹持部32,33施加夹持力,使夹持部32,33在圆周方向上接近。由此, 将管夹主体部31扩径直到其内径比软管20的外径更大。然后,将处在扩径状态的软管夹30套入软管20之后,将软管20安装到管10上。在这样软管20被安装到管10上的状态下解除工具的夹持力的话,管夹主体部31通过复原力缩径。在此,软管夹30构成为,处在中立状态的管夹主体部31的内径比软管20的外径更小。因此,如果如上所述解除施加在夹持部32, 33上的夹持力的话,软管夹30就不能恢复到中立状态,想要缩径的复原力将软管20紧固在管10上。由此,可以抑制在管10以及软管20内流动的流体从管10和软管20的连接部漏出。以下,参照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软管夹30的防锈结构进行说明。 另外,图2为示出沿图1的2-2线的软管夹30的截面结构的图。如图2所示,在软管夹30的基材(由铁或者铁合金构成的原材料)40的外表面覆盖有作为防蚀牺牲薄膜发挥作用的第I薄膜41,在第I薄膜41的外表面上覆盖有作为绝缘薄膜发挥作用的第2薄膜42。第I薄膜41例如为含有硅酸盐化合物的锌系复合薄膜,所述硅酸盐化合物包含金属锌粉体或者金属锌片和铝片。此第I薄膜41通过锌的牺牲防蚀作用、以及和外气隔断的效果对基材40进行防锈。为了充分得到对基材40的牺牲防蚀作用,优选地将第I薄膜 41的电阻(表面电阻)设定在10Ω · cm以下。作为锌系复合薄膜的原料,例如可以选择日本 NOF METAL COATINGS (N0F Λ 9 ^ ^ — r λ > 夕''7 株式会社)制的 GEOMET ( '7' 才 J ” 卜)(注册商标)、日本優懇工业株式会社(工’ > 工业株式会社)制的METASU-YC ( ^夕 ^ YC)、DOERKEN JAPAN K. K.(卜''卟夕 > · y' ^ ” >株式会社)制的 DELTA-PROTEKT ( r ^ 夕:/ n f夕卜)(注册商标)、或者日本MAGNI JAPAN, INC. ( ^夕''二 '7' ^ >株式会社)制的 MAGNI ( 7 夕''二)等。第2薄膜42为水玻璃薄膜,具有绝缘作用、屏障作用、以及将其内部保持为碱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管夹,安装在软管的外周对该软管进行紧固,其特征在于,具备:由铁或者铁合金构成的基材;覆盖在所述基材的外表面的锌系复合薄膜;覆盖在所述锌系复合薄膜的外表面的绝缘性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软管夹,安装在软管的外周对该软管进行紧固,其特征在于,具备由铁或者铁合金构成的基材;覆盖在所述基材的外表面的锌系复合薄膜;覆盖在所述锌系复合薄膜的外表面的绝缘性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夹,其特征在干,所述锌系复合薄膜的电阻为IOQ cm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夹,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榊原和利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