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耐磨弱研磨性仿生钻杆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705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弱研磨性仿生钻杆接头,是在钻杆接头的仿生耐磨带上设置有数个规律排列的凹坑非光滑结构单元,每个凹坑非光滑结构单元中设置有凸包型非光滑结构单元,凹坑非光滑结构单元的深度与凸包非光滑结构单元整个高度相等,凹坑非光滑结构单元的孔径小于凸包非光滑结构单元的直径0.001~0.1mm,凹坑非光滑结构单元的顶部为凹坑棱面圆弧过渡,与低摩擦系数高耐磨凸包非光滑结构单元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耐磨非光滑结构表面,结合后的凸包非光滑结构单元的顶面与钻杆接头的表面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延长钻杆寿命,减小对套管磨损,防粘能力强,提高钻杆耐磨性等特点,能有效减小井下事故发生几率,提高钻井质量,节约钻井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仿生耦合
,涉及用于石油、煤炭等勘探钻进,尤其涉及仿生学的非光滑表面及材料、非光滑形态和结构三元耦元,特别涉及一种耐磨弱研磨性的仿生钻杆接头,广泛用于各种钻杆。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在钻杆接头的某个位置覆焊一层特殊的耐磨带来提高耐磨性和减轻对套管的磨损。然而,耐磨层与钻杆接头本体间材质特性差异大,焊接后二者结合力差,受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形成裂纹。在钻进中耐磨带材料容易发生局部脱落,导致钻杆接头上部和套管内壁磨损加剧。从节能方面考虑,由于耐磨带高出接头外径一定尺寸,增加泥浆的沿程损失,压耗增加。从套管保护方面看,因炭化钨对套管壁磨损较大,故要求耐磨带中炭化钨(耐磨材料)成份含量要在一定范围内,而且其寿命也远远不能满足钻井提速的需求。目前对蜣螂腹部表面非光滑特性研究表明,其体表的微小凸凹不平,使土壤中水膜不易连续,弱化水化层,减小实际触土面积和摩擦系数,从而降低了土壤对其体表的黏附阻力和摩擦力。解决目前钻杆接头耐磨带耐磨性不强研磨性不弱的难题,将仿生耦合理论应用到钻杆接头耐磨带设计中,采用防碰技术和互不磨损理念实现耐磨带的强耐磨性和弱研磨性的目的。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磨弱研磨性仿生钻杆接头,特征在于:是在钻杆接头(1)的仿生耐磨带(2)上设置有数个规律排列的凹坑非光滑结构单元(3),每个凹坑非光滑结构单元(3)中设置有凸包型非光滑结构单元(5),凹坑非光滑结构单元(3)的深度与凸包非光滑结构单元(5)整个高度相等,凹坑非光滑结构单元(3)的孔径小于凸包非光滑结构单元(5)的直径,凹坑非光滑结构单元(3)的顶部为凹坑棱面圆弧过渡(4),与低摩擦系数高耐磨凸包非光滑结构单元(5)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耐磨非光滑结构表面,结合后的凸包非光滑结构单元(5)的顶面与钻杆接头(1)的表面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弱研磨性仿生钻杆接头,特征在于是在钻杆接头(I)的仿生耐磨带(2)上设置有数个规律排列的凹坑非光滑结构单元(3),每个凹坑非光滑结构单元(3)中设置有凸包型非光滑结构单元(5),凹坑非光滑结构单元(3)的深度与凸包非光滑结构单元(5)整个高度相等,凹坑非光滑结构单元(3)的孔径小于凸包非光滑结构单元(5)的直径,凹坑非光滑结构单元(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友宏高科马宇刘宝昌徐小健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