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奈米粉体净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75444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0:01
一种微奈米粉体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微奈米粉体处理槽及吸附材料,所述处理槽分为内槽和外槽,所述外槽为圆漏斗形,所述内槽为圆桶形,上下两端空桶,所述内槽下端装有叶片搅拌器,该搅拌器与马达连接;所述吸附材料为微奈米硅藻土,该微奈米硅藻土主要化学成份为二氧化硅含量80%以上,平均粒径约3.5μm,比表面积约45m2/g,所述吸附材料置于内槽内;所述外槽由下而上其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把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可排放或再利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净水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奈米粉体净水系统
技术介绍
五十年来工业发展,社会经济成长,相对产生大量工业废水及城市污水,破坏地球环境,影响人类生存空间。政府及产业界必须投入庞大的费用用来净化水质,以符合排放标准。近年来水质越感短缺,水质源开发不易,则废污水净化再利用已益趋迫切。传统废污水处理分为初级、二、三级处理,其方法不外混凝沉淀浮除,生物反应、过滤、活性碳吸附、离子交换、消毒及薄膜法等等,程序繁杂处理厂占地广,设备投资费用庞大,故本技术以微奈米粉体的强大吸附力,在一个净水槽内完成净水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可达到排放标准可排放,再利用等优点的微奈米粉体净水系统。为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奈米粉体净水系统,其中,所述包括微奈米粉体处理槽及吸附材料,所述处理槽分为内槽和外槽,所述外槽为圆漏斗形,所述内槽为圆桶形,上下两端空桶,所述内槽下端装有叶片搅拌器,该搅拌器与马达连接;所述吸附材料为微奈米硅`藻土,该微奈米硅藻土主要化学成份为二氧化硅含量80%以上,平均粒径约3. 5μπι,比表面积约45m2/g,所述吸附材料置于内槽内;所述外槽由下而上其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硅藻土,该微奈米硅藻土主要化学成份为二氧化硅含量80%以上,平均粒径约3.5μπι,比表面积约45m2/g,所述吸附材料置于内槽I内;所述外槽4由下而上其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废污水从内槽I上端与粉体同时投入,经下端搅拌机3搅拌,使粉体颗粒与污水充分接触,吸附有机物,然后经下端流入外槽4,粉体及水体在外槽4四周向上方扩散,外槽4由下而上其断面积越大,据水理原理,越上端流速越慢,粉体流升至上浮力与下降力平衡时就会停止上升,而形成粉体积过滤层,清水向上渗出由两边溢流水槽5回收。废污水与粉体经过混合、搅拌,使粉体颗粒充分接触吸附有机固体物,然后水体向上通过粉体聚积层形成过滤作用,外槽上端表面水即为处理过的清水,由四周溢流回收。清水进入清水排放口 6到清水排放管7再到清水排放控制阀8,废粉体进入废粉体回收出口 9再到废粉体回收阀10进行排放,污水过滤后物质积累沉淀物最后进入到排泥口11再到排泥阀进行排放。微奈米粉体使用硅藻土将硅藻土原矿土予以晒干,研磨成粉,再以特殊方法筛选,取微奈米级粉体,其主要数据如下主要化学成份二氧化硅(SiO2) 80%以上平均粒径3. 5 μ m (微米)以下※颗粒中尚有微孔结构,孔隙已达奈米尺度比表面积45m2/g以上 松密度约0.2g/cm3 吸水(油)率150-200% 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简单有效的废污水处理方法,适用于都市污水、畜牧污水、制酒污水、印染污水、造纸污水及其他工业废水处理,具可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可排放,再利用等优点。上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例举的变型方式,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凡是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无须创造性思维的修改与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奈米粉体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微奈米粉体处理槽及吸附材料,所述处理槽分为内槽和外槽,所述外槽为圆漏斗形,所述内槽为圆桶形,上下两端空桶,所述内槽下端装有叶片搅拌器,该搅拌器与马达连接;所述吸附材料为微奈米硅藻土,该微奈米硅藻土主要化学成份为二氧化硅含量80%以上,平均粒径约3.5μm,比表面积约45m2/g,所述吸附材料置于内槽内;所述外槽由下而上其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奈米粉体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微奈米粉体处理槽及吸附材料,所述处理槽分为内槽和外槽,所述外槽为圆漏斗形,所述内槽为圆桶形,上下两端空桶,所述内槽下端装有叶片搅拌器,该搅拌器与马达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祥源环境治理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