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助力装置升降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75312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带助力装置升降台,属于升降装置,其结构包括升降台本体,升降台本体包括上架、内支架、外支架、油缸和底架,油缸的一端与上架相连,另一端与助力装置相连,助力装置设置在内支架的尾端,助力装置包括第一转轴支架、第二转轴支架、第一转臂、第二转臂和转轴,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的端部通过连接轴相连,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设置在第一转轴支架和第二转轴支架之间,并通过转轴相连,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与转轴之间设置有转臂轴套,连接轴与油缸的尾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降低了油缸的受力,避免油缸损耗,节省成本,降低了升降台的收缩高度,便于升降台的运输和存放,关键是能够满足客户对收缩高度很低的特殊要求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装置,尤其是一种带助力装置升降台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升降台为液压升降台,但是现在所使用的液压升降台的设计高度比较高,升降台收缩时的高度比较高,无法满足客户要求收缩高度很低的情况,在运输和存放时也不方便;在收缩高度很低时,由于剪叉式升降台的特殊结构,在起升时油缸受力是正常高度设计的4-5倍(甚至更大),增加了油缸的受力强度,致使油缸缸径变大,油缸损耗增大,既浪费了成本,又会出现无法达到客户要求收缩高度很低(100-200mm)的情况。目前,国内还未有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助力装置升降台,该带助力装置升降台具有降低了油缸的受力,避免油缸损耗,节省成本,降低了升降台的收缩高度,便于升降台的运输和存放,关键是能够满足客户对收缩高度很低的特殊要求的特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升降台本体,所述的升降台本体包括上架、内支架、外支架、油缸和底架,所述的外支架和内支架中部相铰接,外支架和内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上架和底架连接,所述的油缸的一端与上架相连,另一端与助力装置相连,所述的助力装置设置在内支架的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助力装置升降台,包括升降台本体,所述的升降台本体包括上架、内支架、外支架、油缸和底架,所述的外支架和内支架中部相铰接,外支架和内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上架和底架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缸的一端与上架相连,另一端与助力装置相连,所述的助力装置设置在内支架的尾端,所述的助力装置包括第一转轴支架、第二转轴支架、第一转臂、第二转臂和转轴,所述的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的端部通过连接轴相连,所述的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设置在第一转轴支架和第二转轴支架之间,并通过转轴相连,所述的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与转轴之间设置有转臂轴套,所述的连接轴与油缸的尾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助力装置升降台,包括升降台本体,所述的升降台本体包括上架、内支架、外支架、 油缸和底架,所述的外支架和内支架中部相铰接,外支架和内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上架和底架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缸的一端与上架相连,另一端与助力装置相连,所述的助力装置设置在内支架的尾端,所述的助力装置包括第一转轴支架、第二转轴支架、第一转臂、第二转臂和转轴,所述的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的端部通过连接轴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茂张宝玉张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力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