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后车灯
本技术涉及车辆后车灯,尤其涉及能够体现纵深感且体积小巧的车辆后车灯。
技术介绍
对于轿车、越野车等车辆来说,后车灯是必备的部件。随着产业的发展,后车灯的结构和功能也在不断改进。目前,车辆上多采用组合式后车灯(后组合灯),即由发挥不同功能的多种灯具组合构成后车灯。对于后车灯,为强化其照明效果,需要体现照明的纵深感。而为了体现这种纵深感,需要在后车灯内部设置多个透镜。由于要确保这些透镜与光源之间的距离,以及配置各种固定机构,因此会导致后车灯整体体积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车辆后车灯结构,以在实现纵深感的同时防止体积变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车辆后车灯,包括透明的灯罩和位于该灯罩内部的光源以及与车体相结合的连接部,所述灯罩内侧设有内透镜,在该内透镜上形成呈台阶状的凹入部。可选地,所述凹入部的凹入方向朝向光源侧,使得朝向灯罩外侧的开口部面积由外到内逐次变小。可选地,所述凹入部的凹入方向朝向灯罩侧,使得朝向光源侧的开口部面积由内到外逐次变小。可选地,所述开口部呈四边形。根据本技术,能够使后车灯在实现纵深感的同时防止体积变大。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后车灯(5),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的灯罩(6)和位于该灯罩(6)内部的光源(51、52、53、54)以及与车体(2)相结合的连接部(7),所述灯罩(6)内侧设有内透镜(9),在该内透镜(9)上形成呈台阶状的凹入部(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后车灯(5),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的灯罩(6)和位于该灯罩(6)内部的光源(51、52、53、54)以及与车体(2)相结合的连接部(7),所述灯罩(6)内侧设有内透镜(9),在该内透镜(9)上形成呈台阶状的凹入部(2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车灯(5),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部(20)的凹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桃田健三,村濑信哉,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