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1967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工刀具,包含一刀柄部及一刀刃部,其中刀柄部的前端面设置一具有第一深度的凹槽,刀刃部包含一切削刃部,切削刃部的一端形成一固定部,固定部插设于凹槽中,固定部插设于凹槽中的深度为一第二深度,且固定部插入凹槽的第二深度与第一深度的比值为0.75~0.95,此种加工刀具具有强化切削性能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工刀具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加工刀具,特别是一种刀刃部及刀柄部为挤压接合的加工刀具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加工刀具是由高硬度的碳化钨材质所制成,其在实施钻孔、研磨作业后将造成刀刃部位的磨损,一般而言,铣刀或钻头的刀刃部位经磨损后就成为报废品。由于碳化钨材料成本昂贵,不符经济效益,故目前产业使用一种接合式的加工刀具,其是将报废的加工刀具再回收使用,利用加工刀具后端刀柄部的碳化钨棒材还具备利用价值的使用特性,将此部位再研磨加工成铣刀的刀刃部,再利用加工后碳化钨材质的刀刃部后端柄部可焊接套接于一成本较低的钢棒材前端的套接凹槽中,以形成一可供工具机夹爪夹持的刀柄部,进而重复利用,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图1所示为传统一种接合式可重复利用加工刀具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刀刃部I后端的固定部Ia是以挤压方式与刀柄部2的凹槽2a相互接合,然而由于加工刀具的制作及公差因素,当固定部Ia推入挤压至凹槽2a时,凹槽2a的内壁与刀刃部I的后端相互摩擦而产生若干金属屑留置于凹槽2a的底部,致使固定部Ia无法完全套接插入至凹槽2a中, 而影响制作优良率。另一方面,接合式利用的加工刀具在切削实施应用上,需承受纵向钻切力及横向位移切削力,如图1所示,刀柄部的套接处2b直接采用一呈锥型构造设计,故加工刀具在切削时,其刀柄部的套接处2b将承受纵向钻凿应力及横向切削力,因刀柄部的套接处2b具有锥形角结构,其具有较大的几何变化,导致切削作业时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易使刀柄部2 夹持刀刃部I的松动,严重时甚至使刀刃部I与刀柄部2崩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刀具,具有强化整体切削性能的优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加工刀具,包含一刀柄部以及一刀刃部, 刀柄部的前端面设置一凹槽,且凹槽具有一第一深度。刀刃部包含一切削刃部及一固定部, 固定部延设于切削刃部的一端,固定部插设于凹槽中,固定部插设于凹槽中的深度为一第二深度,其中第二深度与第一深度的比值介于0. 75 0. 95之间。如上所述的加工刀具,其中,该刀柄部的前段形成一朝该前端面缩径的锥形颈部, 且该锥形颈部前端与该固定部相接的外表面呈圆弧状。如上所述的加工刀具,其中,该固定部呈圆杆状。如上所述的加工刀具,其中,该固定部的直径大于该切削刃部的直径。如上所述的加工刀具,其中,该凹槽的孔径尺寸小于或等于该固定部的直径。如上所述的加工刀具,其中,该凹槽的孔径尺寸小于该固定部的直径O 20μπι。如上所述的加工刀具,其中,该固定部的自由端边缘呈圆弧形状或导角形状。如上所述的加工刀具,其中,该刀刃部由碳化钨制成。如上所述的加工刀具,其中,该刀柄部由不锈钢制成。如上所述的加工刀具,其中,该固定部挤压插设于该凹槽中。如上所述的加工刀具,其中,该切削刃部的外表面包覆一覆膜层,其材质为金属化合物、碳化合物或由以上成分所组成的混合物,其中,该金属化合物的材质可为氮化钛(TiN)或氮化招钛(TiAlN),该碳化合物的材质为钻石镀膜(Diamond Coating)或类钻石镀膜(Diamond like Coating)。本技术提出的加工刀具,包含一刀柄部以及一刀刃部。其中,刀柄部的一前段形成一朝前端面缩径的锥形颈部,且锥形颈部前端与固定部相接的外表面呈圆弧状。其中刀刃部的固定部为圆杆状,固定部的自由端边缘加工为圆弧形状或直线导角形状,刀柄部的凹槽为圆柱形,其直径小于固定部的直径0 20 ii m,当固定部插入刀柄部时,利用固定部呈圆弧形状或直线导角形状的自由端边缘,用以辅助对准刀柄部的凹槽的中心,再利用挤压装置直接将固定部挤压推入凹槽中,使刀柄部与刀刃部紧密嵌合为一体。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传统ー种接合式可重复利用加工刀具的剖面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加工刀具分解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加工刀具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I 刀刃部Ia 固定部2 刀柄部2a 凹槽2b 套接处10 刀刃部11 切削刃部12 固定部13 自由端边缘20 刀柄部21 凹槽22 锥形颈部23 外表面H 第一深度h 第二深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加工刀具分解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加工刀具剖面示意图,如图2及图3所示,加工刀具包含一刀刃部10以及一刀柄部20,刀刃部10包含一切削刃部11以及一固定部12,固定部12设置于切削刃部 11的后端,刀柄部20的前端面设置一具有第一深度H的凹槽21。固定部12插设于刀柄部 20的凹槽21中,且固定部12插设于凹槽21的深度为第二深度h,第二深度h与第一深度 H的比值为O. 75 O. 95。接续上述说明,刀刃部10材质为碳化钨,且刀刃部10的切削刃部11可为钻刃结构或铣刀结构,于一实施例中,刀刃部10后端的固定部12为圆杆状,且固定部12的直径大于切削刃部11的直径,固定部12的自由端边缘13可加工为圆弧形状或导角形状。刀柄部 20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且刀柄部20的凹槽21对应固定部12的形状,其中凹槽21的内径 (孔径尺寸)小于固定部12的直径0-20 μ m。当固定部12插入凹槽21时,利用固定部12的自由端边缘13成圆弧形状或直线导角形状的设计,以辅助对准凹槽21的中心,再利用挤压装置直接将固定部12挤压并推入至凹槽21中,使刀柄部20与刀刃部10紧密嵌合。其中,为了更强化固定部12套接于凹槽21的可承受力,刀柄部20的前段形成一朝前端面渐窄的一锥形颈部22,即形成一朝向前端面缩径的锥形颈部22,且锥形颈部22前端与固定部12相接的外表面23呈圆弧状。锥形颈部22的外表面23呈圆弧状的设计可增加刀刃部10所受径向的切削力,并增加刀刃部10套接于刀柄部20的固持定位性。相较于传统刀具结构而言,本技术的刀柄部以锥形颈部22前端的外表面23呈圆弧状的设计, 可改善传统刀刃部进行切削、研磨作业时,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崩裂的缺失,进而有效强化加工刀具整体的切削性能。另一方面,在切削刃部11的外表面可包覆一覆膜层(图中未不),覆膜层的材质为金属化合物、碳化合物或由以上成分所组成的混合物,其中金属化合物的材质较佳者为氮化钛(TiN)、氮化铝钛(TiAlN),碳化合物的材质较佳者为钻石镀膜(Diamond Coating)或类钻石锻膜(Diamond like Coating)。在本技术中,由于固定部12所插入凹槽21的第二深度h与凹槽21的第一深度H间具有一介于O. 75 O. 95的比值,亦即凹槽21未完全被固定部12充满,而仍预留一塞屑空间,进而可容纳因固定部12推入挤压至凹槽21时,凹槽21的内壁与固定部12相互摩擦所产生的若干金属屑,而具有较佳的制作优良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加工刀具,通过刀柄部的凹槽未完全被刀刃部充满而仍预留一塞屑空间的设计,提升加工刀具的优良率;并利用刀柄部前段的圆弧状锥形颈部,有效强化加工刀具整体的切削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加工刀具包含:一刀柄部,其前端面设置一凹槽,且该凹槽具有一第一深度;一刀刃部,包含一切削刃部及一固定部,该固定部延设于该切削刃部的一端,该固定部插设于该凹槽中,该固定部插设于该凹槽中的深度为一第二深度,其中该第二深度与该第一深度的比值介于0.75~0.95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5.31 TW 1012104691.一种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加工刀具包含一刀柄部,其前端面设置一凹槽,且该凹槽具有一第一深度;一刀刃部,包含一切削刃部及一固定部,该固定部延设于该切削刃部的一端,该固定部插设于该凹槽中,该固定部插设于该凹槽中的深度为一第二深度,其中该第二深度与该第一深度的比值介于O. 75 O. 95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刀柄部的前段形成一朝该前端面缩径的锥形颈部,且该锥形颈部前端与该固定部相接的外表面呈圆弧状。3.如权利要求4.如权利要求径。5.如权利要求部的直径。6.如权利要求径O 20 μ m。7.如权利要求导角形状。8.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世峰简松豪李振稼
申请(专利权)人:创国兴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