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双芯焊条及单弧焊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15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芯焊条及单弧焊接工艺,是焊条内有两根焊芯,焊芯间距为0.1~1.5mm,相互平行、绝缘,焊接时工件不接电源,电弧在双焊芯端部形成单弧,与单芯焊条相比,母材熔化量大大减少,熔合比显著降低,大幅度降低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焊接生产率提高一倍,节省电能50%。(*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电弧焊接
电弧焊是利用电源两极之间的气体放电形成电弧,将电能转变为热能使金属熔化达到连接金属的目的。手工电弧焊单芯焊条是将焊条接电源的一个极,被焊工件接电源的另一个电极。焊接时焊条必须先与工件接触形成短路引弧,电弧在焊条与工件之间保持一定的长度燃烧。被焊工件从电源中吸收带电质点轰击活性斑点区电能转变为热能;电弧辐射和电弧周围介质对流传入工件的热量;焊条熔化形成熔滴所携带热量,使被焊工件局部温度升高、熔化并过热形成熔池。单芯焊条焊接过程中约50%的能量用于熔化局部母材,形成熔合比较大的熔池。这种体积大、过热度高的熔池,对焊接接头质量造成如下不良影响一是大量的熔化金属冷却结晶将造成很大的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二是大量过热的熔池金属会使焊接接头的熔合区变宽、性能变坏,特别使过热粗晶区变宽、晶粒粗大,使接头性能降低。在铸铁焊补中,为了控制母材熔化量,采用“冷焊工艺”以减少白口层的宽度和焊接裂纹。不锈钢焊接中为防止过热,焊接时严格控制焊接电流,防止过热形成粗晶而降低接头性能。本专利技术双芯焊条是焊条内有两根焊芯,双焊芯之间间距为0.1~1.5mm,相互平行、绝缘,由外涂药皮连为整根焊条。采用双芯焊条焊接时,工件不接电源。两焊芯尾部由特制焊钳夹持,两钳口接电源两电极,相互绝缘。附图说明图1给出了双芯焊条及单弧焊接工艺示意图,其中1为双芯焊条,2为焊钳,3为电源通断开关,4为电源,5为弹簧,6为钢销,7为绝缘陶瓷管。焊接前接通焊钳上的电源开关,焊接结束时关闭开关,断电、息弧。焊条引弧可利用工件短路两焊芯头部,也可用其它导体短路引弧。引燃的电弧可在离焊件不同距离的任何空间进行燃烧。当电弧远离工件时,被焊工件受热主要是熔滴携带的热量,可获得熔化母材最小的冶金结合。调整电弧与工件距离,电弧电压不变。当电弧与工件接触时,随电弧离工件距离的缩短,电弧电压提高,电流略增,熔深增加,但其熔深远小于同样焊接电流的单芯焊条电弧焊。此种形式电弧焊工件上不存在活性斑点区,熔合比可控制最小,熔池金属的过热度比单芯焊条低,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小。本专利技术双芯焊条适于所有手工电弧焊,更适用于不锈钢焊接、铸铁件缺陷的焊补、堆焊和向下(上)立焊。焊接时,双焊芯所在平面与焊接方向可呈一定角度,当双焊芯所在平面与焊接方向平行时,焊缝相对较窄,熔深较深;垂直时熔深较浅,焊缝较宽。本专利技术双芯焊条要求使用具有陡降外特性的电源,可用交、直流电源,焊钳上需有控制电源通断的开关。双芯焊条的制造,利用焊条涂压机生产出 形的单芯焊条,然后将两根单芯焊条压合成为双芯焊条。也可以用焊条涂压机一次压出双芯焊条。双芯焊条单弧手工电弧焊与单芯焊条手工电弧焊相比有以下优点母材熔化量大大减少,熔合比显著降低;大幅度降低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焊接生产率提高一倍;节省电能50%;工件上不存在活性斑点区,大大改善了焊接接头的焊接热循环,使熔合区和热影响区的最高温度、高温停留时间及冷却速度降低,晶粒尺寸减小,提高了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韧性得到显著提高。权利要求1.双芯焊条及单弧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一根焊条中有两根相互绝缘、间距为0.1~1.5mm的焊芯,焊钳两钳口相互绝缘分别接电源两极,焊接引弧以被焊工件或其它导体短路,焊接时工件不接电源,电弧在双焊芯端部形成单弧,燃烧电弧可在离被焊工件不同距离的空间燃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芯焊条及单弧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芯焊条是由先压成 形的两根单芯焊条,再压合成双芯焊条。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的双芯焊条及单弧焊接工艺,是焊条内有两根焊芯,焊芯间距为0.1~1.5mm,相互平行、绝缘,焊接时工件不接电源,电弧在双焊芯端部形成单弧,与单芯焊条相比,母材熔化量大大减少,熔合比显著降低,大幅度降低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焊接生产率提高一倍,节省电能50%。文档编号B23K28/02GK1322605SQ0111510公开日2001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6日专利技术者邹增大, 曲仕尧, 王新洪, 王育福 申请人:山东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芯焊条及单弧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一根焊条中有两根相互绝缘、间距为0.1~1.5mm的焊芯,焊钳两钳口相互绝缘分别接电源两极,焊接引弧以被焊工件或其它导体短路,焊接时工件不接电源,电弧在双焊芯端部形成单弧,燃烧电弧可在离被焊工件不同距离的空间燃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增大曲仕尧王新洪王育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