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配电变压器在线用户识别载波监测控制器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6257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变压器在线用户识别载波监测控制器及控制方法。该控制器包括主控CPU、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RS232通信端接口、第一协处理CPU、第二协处理CPU、第三协处理CPU、A相载波通信端接口、B相载波通信端接口、C相载波通信端接口、第一晶振、第一复位芯片、第二晶振、第二复位芯片、第三晶振、第三复位芯片、第四复位芯片、第四晶振、上位机和用户端。主控CPU接收上位机指令信息处理并输出;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接收主控CPU处理的信息并输出;协处理CPU接收信息并通过载波通信端接口输出至用户端;用户端接收并处理发出反馈信息逆向回传给上位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分布式远程控制,可完成对配电变压器线损的考核和精准的用户在线识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管理监控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我国低压配电电网中,供电线路是以地埋电缆和架空导线为主,由于线路复杂、管理困难,使得难以辨明配电变压器至用户之间的连接关系,因此造成单台配电变压器线损考核困难。为了解决单台配电变压器线损考核困难的问题,供电部门普遍采用以台账记录的方法,登记考核用户电表端所接的配电变压器编号、线路编号和单相用户的相序等信息,但是该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台账记录是人工输入的、易出错,2、配电系统中配电变压器和线路数量较多、接线较为复杂、用户众多,要实时识别用户接线情况较为困难。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发现电力线即能为用户输送电能、又可作为载波的通信的通道,可以利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来实现在线用户的识别,但是现有配电系统的远程抄表系统,只有在确定用户接线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用户信息的考核,而对于用户接线的变更和老用户的接线状况无法识别考核。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实现分布式远程控制,完成对配电变压器线损的考核和精准的用户在线识别目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配电变压器在线用户识别载波监测控制器,包括主控CPU、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RS232通信端接口、第一协处理CPU、第二协处理CPU、第三协处理CPU、A相载波通信端接口、B相载波通信端接口、C相载波通信端接口、第一晶振、第一复位芯片、第二晶振、第二复位芯片、第三晶振、第三复位芯片、第四复位芯片、第四晶振、上位机和用户端;所述第一晶振、第一复位芯片、RS232通信端接口和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均与主控CPU连接;所述第二晶振、第二复位芯片、A相载波通信端接口和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均与第一协处理CPU连接;所述第三晶振、第三复位芯片、B相载波通信端接口和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均与第二协处理CPU连接;所述第四晶振、第四复位芯片、C相载波通信端接口和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均与第三协处理CPU连接;所述上位机通过RS232通信端接口连接控CPU ;所述A相载波通信端接口 /B相载波通信端接口 /C相载波通信端接口均与用户端连接。所述各相交流载波模块、电源通过RS232通信端接口连接主控CPU ;所述主控CPU读取预设参数进行初始化;所述第一协处理CPU、第二协处理CPU和第三协处理CPU进行初始化,监测载波通信端口 ;所述主控CPU通过RS232通信端接口接收上位机用户发出识别指令、规格化处理并输出指令;所述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接收主控CPU输出的指令、并输出至第一协处理CPU/第二协处理CPU/第三协处理CPU ;所述第一协处理CPU/第二协处理CPU/第三协处理CPU接收指令通过A相载波通信端接口 /B相载波通信端接口 /C相载波通信端接口经电力线输出到用户端;所述第一协处理CPU/第二协处理CPU/第三协处理CPU通过A相载波通信端接口 /B相载波通信端接口 /C相载波通信端接口接收用户端反馈信息、经规格化处理并输出;所述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接收第一协处理CPU/第二协处理CPU/第三协处理CPU输出的反馈信息并输出;所述主控CPU接收CPLD通信逻辑电路输出的反馈信息,并对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完成配电用户接线识别,通过RS232通信端接口将处理结果传输至上位机;所述上位机接收处理结果并进行存储。所述用户端发出查询指令;所述第一协处理CPU/第二协处理CPU/第三协处理CPU通过A相载波通信端接口 /B相载波通信端接口 /C相载波通信端接口接收指令,进行规格化处理并输出指令;所述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接收指令传输至主控CPU ;所述主控CPU接收指令信息,进行标识和规格化处理并输出反馈信息,其中通过RS232通信端接口连接上位机,进行用户识别;所述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接收主控CPU输出的反馈信息,并输出至第一协处理CPU/第二协处理CPU/第三协处理CPU ;所述第一协处理CPU/第二协处理CPU/第三协处理CPU接收反馈信息通过A相载波通信端接口 /B相载波通信端接口 /C相载波通信端接口经电力线输出到用户端。所述主控CPU处理各相交流载波信道数据、用户信息数据处理和连接上位机,主控CPU设有标准串行通信接口、内置通信协议。 所述主控CPU和第一协处理CPU/第二协处理CPU/第三协处理CPU通过CPLD通信逻辑电路连接,进行数据的实时共享、缓冲和通信。所述CPLD通信逻辑电路采用多通道载波通信信号流水线处理方法(FIFO先进先出),实时监测各载波通信通道的数据传输与信息交换。所述手持式监测终端连接A相载波通信端接口 /B相载波通信端接口 /C相载波通信端接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所述第一晶振、第一复位芯片为主控CPU提供稳定、精确的振荡频率和防止主控CPU发出错误指令、执行错误操作。所述第二晶振、第二复位芯片为第一协处理CPU提供稳定、精确的振荡频率和防止第一协处理CPU发出错误指令、执行错误操作。所述第三晶振、第三复位芯片为第二协处理CPU提供稳定、精确的振荡频率和防止第二协处理CPU发出错误指令、执行错误操作。所述第四晶振、第四复位芯片为第三协处理CPU提供稳定、精确的振荡频率和防止第三协处理CPU发出错误指令、执行错误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配电变压器在线用户识别载波监测控制方法,包括正向控制步骤和逆向控制步骤,其中正向控制步骤为(I)主控制CPU通过RS232通信端接口连接各相交流载波模块、电源;电源给系统供电,主控CPU读取预设参数进行初始化,第一协处理CPU、第二协处理CPU、第三协处理CPU进行初始化。(2)上位机通过RS232通信端接口向主控CPU发出用户识别指令信息。(3)主控CPU接收用户识别指令信息、进行规格化处理并输出用户识别指令信息。(4) 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接收主控CPU输出的用户识别指令信息并输出。(5)第一协处理CPU/第二协CPU/第三协处理CPU接收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输出的用户识别指令信息并通过A相载波通信端接口 /B相载波通信端接口 /C相载波通信端接口经电力线输出。(6)用户端接收用户识别指令信息进行处理并输出反馈信息。(7)第一协处理CPU/第二协CPU/第三协处理CPU通过A相载波通信端接口 /B相载波通信端接口 /C相载波通信端接口接收反馈信息、进行规格化处理并输出。(8) 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接收反馈信息并输出。(9)主控CPU接收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完成用户接线识别,通过RS232通信端接口传输至上位机。( 10)上位机接收处理结果并进行存储。其中逆向控制步骤为(I)用户端发出查询指令通过电力线输出。 (2)第一协处理CPU/第二协处理CPU/第三协处理CPU通过A相载波通信端接口/B相载波通信端接口 /C相载波通信端接口接收指令,进行规格化处理并输出指令。(3) 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接收指令传输至主控CPU。(4)主控CPU接收指令信息,进行标识和规格化处理并输出反馈信息,其中通过RS232通信端接口连接上位机,进行用户识别。(5) 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接收主控CPU输出的反馈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电变压器在线用户识别载波监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CPU(1)、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2)、RS232通信端接口(3)、第一协处理CPU(4)、第二协处理CPU(5)、第三协处理CPU(6)、A相载波通信端接口(7)、B相载波通信端接口(8)、C相载波通信端接口(9)、第一晶振(10)、第一复位芯片(11)、第二晶振(12)、第二复位芯片(13)、第三晶振(14)、第三复位芯片(15)、第四复位芯片(16)、第四晶振(17)、上位机(18)和用户端(19);所述第一晶振(10)、第一复位芯片(11)、RS232通信端接口(3)和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2)均与主控CPU(1)连接;所述第二晶振(12)、第二复位芯片(13)、A相载波通信端接口(7)和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2)均与第一协处理CPU(4)连接;所述第三晶振(14)、第三复位芯片(15)、B相载波通信端接口(8)和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2)均与第二协处理CPU(5)连接;所述第四晶振(17)、第四复位芯片(16)、C相载波通信端接口(9)和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2)均与第三协处理CPU(6)连接;所述上位机(18)通过RS232通信端接口(3)连接主控CPU(1);所述A相载波通信端接口(7)/B相载波通信端接口(8)/C相载波通信端接口(9)均与用户端(1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变压器在线用户识别载波监测控制器,其特征在干包括主控CPU (I)、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2)、RS232通信端接ロ(3)、第一协处理CPU (4)、第二协处理CPU(5)、第三协处理CPU (6)、A相载波通信端接ロ(7)、B相载波通信端接ロ(8)、C相载波通信端接ロ(9)、第一晶振(10)、第一复位芯片(11)、第二晶振(12)、第二复位芯片(13)、第三晶振(14)、第三复位芯片(15)、第四复位芯片(16)、第四晶振(17)、上位机(18)和用户端(19);所述第一晶振(10)、第一复位芯片(11)、RS232通信端接ロ(3)和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2)均与主控CPU (I)连接;所述第二晶振(12)、第二复位芯片(13)、A相载波通信端接ロ(7)和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2)均与第一协处理CPU (4)连接;所述第三晶振(14)、第三复位芯片(15)、B相载波通信端接ロ(8)和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2)均与第二协处理CPU (5)连接;所述第四晶振(17)、第四复位芯片(16)、C相载波通信端接ロ(9)和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2)均与第三协处理CPU (6)连接;所述上位机(18)通过RS232通信端接ロ(3)连接主控CPU (I);所述A相载波通信端接ロ(7) /B相载波通信端接ロ(8) /C相载波通信端接ロ(9)均与用户端(19)连接。2.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变压器在线用户识别载波监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相交流载波模块、电源通过RS232通信端接ロ(3)连接主控CPU (I )。3.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变压器在线用户识别载波监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CPU (I)读取预设參数进行初始化;所述第一协处理CPU (4)、第二协处理CPU (5)和第三协处理CPU (6)进行初始化,监测载波通信端ロ ;所述主控CPU (I)通过RS232通信端接ロ(3)接收上位机(18)用户发出识别指令、規格化处理并输出指令;所述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2)接收主控CPU (I)输出的指令、并输出至第一协处理CPU (4)/第二协处理CPU (5) /第三协处理CPU (6);所述第一协处理CPU (4) /第二协处理CPU (5) /第三协处理CPU (6)接收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2)输出的指令通过A相载波通信端接ロ(7)/B相载波通信端接ロ(8) /C相载波通信端接ロ(9)输出到用户端(19);所述第一协处理CPU (4)/第二协处理CPU (5)/第三协处理CPU (9)通过A相载波通信端接ロ(7)/B相载波通信端接ロ(8) /C相载波通信端接ロ(9)接收用户端(19)反馈信息、经规格化处理并输出;所述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2)接收第一协处理CPU (4)/第二协处理CPU (5)/第三协处理CPU (6)输出的反馈信息并输出;所述主控CPU (I)接收CPLD通信逻辑电路(2)输出的反馈信息,并对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完成配电用户接线识别,通过RS232通信端接ロ(3)将处理结果传输至上位机(18);所述上位机(18)接收处理结果并进行存储。4.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变压器在线用户识别载波监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19)发出查询指令;所述第一协处理CPU (4) /第二协处理CPU (5) /第三协处理CPU (6)通过A相载波通信端接ロ(7) /B相载波通信端接ロ(8) /C相载波通信端接ロ(9)接收指令,进行规格化处理并输出指令;所述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2)接收指令传输至主控CPU (I);所述主控CPU (I)接收指令信息,进行标识和规格化处理并输出反馈信息,其中通过RS232通信端接ロ(3)连接上位机(18),进行用户识别;所述CPLD通信逻辑控制电路(2)接收主控CPU (I)输出的反馈信息,并输出至第一协处理CPU (4)/第二协处理CPU (5)/第三协处理CPU (6);所述第一协处理CPU (4)/第二协处理CPU (5)/第三协处理CPU (6)接收反馈信息通过A相载波通信端接ロ(7)/B相载波通信端接ロ(8)/C相载波通信端接ロ(9)经电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歆技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