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肯循环以及在朗肯循环中使用的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135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朗肯循环,其避免冷媒的热分解,并提高与冷媒的热交换量。该朗肯循环(31)包含:热交换器(92、111),其将发动机的废热向第1冷媒回收;膨胀机(37),其使用该热交换器出口的第1冷媒而产生动力;冷凝器(38),其使从该膨胀机排出的第1冷媒凝结;以及冷媒泵(32),其将由该冷凝器凝结而得到的第1冷媒向上述热交换器供给,热交换器具有:第1热交换器(92),其将排气的热量向第2冷媒中回收;以及第2热交换器,其具有第2冷媒通路(112)以及第1冷媒通路(113)与冷却水通路(114),它们用于在该第2冷媒与第1冷媒以及发动机的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朗肯循环,特别是在朗肯循环中使用的热交换器的结构。
技术介绍
如果在朗肯循环中进行循环的冷媒与高温的排气(数百。C )之间进行热交换,由于 会引起冷媒的热分解,所以为了避免该现象发生,存在一种首先将排气的热量向冷却水中 回收,然后将冷却水的热向冷媒中回收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 1510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I的技术中,虽然可以抑制冷媒的热分解,但无法避免与冷 媒的热交换量减小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冷媒的热分解,并且提高与冷媒的热交换量的 朗肯循环。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是以在使用第I冷媒而产生动力的朗肯循环中使用的热交换 器作为前提。在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中,在被发动机的排气的热量加热的第2冷媒与上述第 I冷媒以及上述发动机的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朗肯循环包含将发动机的废热向第I冷媒回收的热交换器;使用 该热交换器的出口的第I冷媒而产生动力的膨胀机;使从该膨胀机排出的第I冷媒凝结的 冷凝器;以及将由该冷凝器凝结而得到的第I冷媒向上述热交换器中供给的冷媒泵。并且, 在本专利技术的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其在使用第1冷媒而产生动力的朗肯循环中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在被发动机排气的热量加热的第2冷媒、与所述第1冷媒以及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30 JP 2011-2167941.一种热交换器,其在使用第I冷媒而产生动力的朗肯循环中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在被发动机排气的热量加热的第2冷媒、与所述第I冷媒以及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热交换器导入的第2冷媒,是被发动机排气的热量加热并汽化的气相冷媒,利用使所述气相的第2冷媒液化时的潜热,在其与所述第I冷媒以及所述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冷媒与所述冷却水之间的热传递容易度,小于所述第2冷媒与所述第I冷媒之间、以及所述第2冷媒与所述冷却水之间的热传递容易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使流过所述第I冷媒的第I冷媒通路以及流过所述冷却水的冷却水通路,与流过所述第2冷媒的第2冷媒通路相交叉而设置,并且第I冷媒通路与冷却水通路相比,配置在第2 冷媒通路的上游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冷媒是制冷循环用的冷媒,所述第2冷媒是纯水,所述冷却水是LLC。6.一种朗肯循环,其包含将发动机的废热向第I冷媒回收的热交换器;使用该热交换器出口的第I冷媒而产生动力的膨胀机;使从该膨胀机排出的第I冷媒凝结的冷凝器;以及将来自该冷凝器的第I冷媒向所述热交换器中供给的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具有第I热交换器,其将排气的热量向第2冷媒回收;以及第2热交换器,其具有第2冷媒通路、第I冷媒通路、以及冷却水通路,它们用于在该第 2冷媒与所述第I冷媒以及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朗肯循环,其特征在于,具有第I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藤泰尚石川贵幸深见彻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