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压缩机频繁启停的并联压缩机选配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压缩机名义工况下性能参数向设计工况转换的计算调整系数;步骤2:计算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制冷量和功耗随运行频率的变化曲线;步骤3:计算空调机组设计工况条件下性能参数;步骤4:确定直流变频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步骤5:选配并联定频压缩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压缩机选型的准确度,使不同输出能力的压缩机并联时的可靠性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讲是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压缩机并联技术的发展,并联型压缩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多台定频压缩机可以并联组成多级能级调节的空调系统,而且,多台定频压缩机和变频压缩机并联,甚至多台变频压缩机并联,以组成总能力更大、能力调节级数更多、甚至是无级调节的空调系统,这就大大提高了空调机组应对空调房间制冷量或者制热量需求任意变化的能力。目前,涉及压缩机并联技术的专利很多,但都忽略了并联压缩机组合时的选配方法以及如何评价并联压缩机匹配的优劣性,这就导致会存在下列较严重的问题(I)现有的压缩机厂家提供的压缩机名义性能参数,是建立在压缩机标准规定的名义工况下,即冷凝温度为54. 4°C,冷凝过冷度为8. 4°C,蒸发温度为7. 2°C,蒸发过热度为11.1°C,而空调机组的设计工况是冷凝温度为48°C 50°C,冷凝过冷度为5°C 8°C,蒸发温度为4°C 10°C,蒸发过热度为O V 15°C,根据空调的制冷原理,蒸发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冷凝温度越低,则压缩机制冷量越大,因此,如果直接利用压缩机名义工况下的性能参数来选配压缩机规格型号,必然造成选配的压缩机实际能力偏大,既浪费压缩机能力输出潜力,又人为提高空调机组成本,而且会出现压缩机启停频繁的问题。(2)现有技术忽略了并联压缩机之间输出能力的差距对空调机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影响,特别是输出能力相差较大的直流变频压缩机和定频压缩机并联时,这个问题尤其突出,由于压缩机厂家对直流变频压缩机开发进度和投放市场策略的考虑,现在市场上直流变频压缩机规格型号不齐全,不同规格直流变频压缩机之间输出能力相差较大,t匕如现有某品牌的直流变频压缩机规格系列为4匹、8匹、12匹,定频压缩机规格系列为5匹、6匹、10匹,由此可见,在某种情况下,如果不加考虑和分析地选配压缩机并联组合时,就可能会导致定频压缩机输出能力大于直流变频压缩机最大运行频率时的输出能力,空调机组实际运行时,就会出现直流变频压缩机和定频压缩机切换不顺畅,出现定频压缩机启停频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即如何从压缩机名义工况时的性能参数转换到压缩机设计工况时的性能参数,以提高压缩机选型的准确度,并提供一种方法来评价不同输出能力的压缩机并联时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压缩机并联技术是指直流变频压缩机和定频压缩机的并联技术,或多台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并联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压缩机名义工况下性能参数向设计工况转换的计算调整系数(I)从压缩机生产厂家提供的压缩机规格书中确定压缩机名义工况和名义工况下的排气量、运行频率、制冷量、功耗以及能效比,压缩机名义工况包括冷凝温度、冷凝过冷度、蒸发温度、蒸发过热度;(2)计算压缩机在名义工况条件下各制冷循环状态点的性能参数和制冷循环参数,制冷循环状态点包括蒸发器进口、蒸发器出口、压缩机回气口、压缩机排气口、冷凝器出口,计算的性能参数包括比焓、比容、温度、压力、干度,计算的制冷循环参数包括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质量功耗;(3)设定空调机组设计工况,计算压缩机在设计工况条件下各制冷循环各状态点的性能参数和制冷循环参数,制冷循环状态点包括蒸发器进口、蒸发器出口、压缩机回气口、压缩机排气口、冷凝器出口,计算的性能参数包括比焓、比容、温度、压力、干度,计算的制冷循环参数包括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质量功耗;(4)在压缩机名义工况条件下,利用压缩机排气量、名义运行频率、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质量功耗、压缩机回气口比容,计算压缩机名义工况条件下理论循环制冷量和理论功耗,其中,理论循环制冷量=单位质量制冷量X压缩机排气量X名义运行频率/压缩机回气口比容,理论功耗=单位质量功耗X压缩机排气量X名义运行频率/压缩机回气口比容;(5)根据计算的名义工况条件下理论循环制冷量和理论功耗与压缩机规格书上的名义工况条件下的实际循环制冷量和实际功耗,计算定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计算调整系数kQ_M、功耗计算调整系数kp_M和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计算调整系数kQ_INV、功耗计算调整系数kp_INV,其中,定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计算调整系数kQ_M=定频压缩机名义工况条件下实际制冷量/名义工况条件下理论循环制冷量、功耗计算调整系数kp_M=定频压缩机名义工况条件下实际功耗/名义工况条件下理论功耗,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计算调整系数kQ_INV =直流变频压缩机名义工况条件下实际制冷量/名义工况条件下理论循环制冷量、功耗计算调整系数kP_INV=直流变频压缩机名义工况条件下实际功耗/名义工况条件下理论功耗;步骤2 :计算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制冷量和功耗随运行频率的变化曲线根据压缩机生产厂家提供的直流变频压缩机性能参数变化曲线,提取直流变频压缩机在不同运行频率下的制冷量和功耗,并利用这些数据,分别拟合出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制冷量随运行频率的变化曲线QINV_th(f)和功耗随运行频率的变化曲线PINV_th(f);步骤3 :计算空调机组设计工况条件下性能参数(I)计算定频压缩机设计工况条件下的制冷量利用步骤I的(3)中计算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压缩机回气口比容、设计工况条件下压缩机排气量和运行频率以及步骤I的(5)中计算的定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计算调整系数kQ_M,计算设计工况条件下定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QM-ac;t,QFLX-act=QFLX-thX kg-FLX,其中QM-th单位质量制冷量乂压缩机排气量X运行频率/压缩机回气口比容;(2)计算定频压缩机设计工况条件下的功耗利用步骤I的(3)中计算的单位质量功耗、压缩机回气口比容、设计工况条件下压缩机排气量和运行频率以及步骤I的(5)中计算的定频压缩机的实际功耗计算调整系数kP_M,计算设计工况条件下定频压缩机的实际5 Pflx-act,Pflx-act PfLX-th X kp-FLX,其中 Pflx-th_ 单位质量功耗X压缩机排气量X运行频率/压缩机回气口比容;由压缩机领域公知常识可知,设计工况条件下压缩机排气量和运行频率与名义工况条件下压缩机排气量和运行频率一致;(3)计算直流变频压缩机设计工况条件下的制冷量利用步骤I的(5)中计算的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计算调整系数kQ_INV以及步骤2中拟合出的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制冷量随运行频率的变化曲线QIlw-th(f),计算设计工况条件下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 QlNV-act (f), Q INV-act (f)=Q INV-th (f) X kQ_INV ;(4)计算直流变频压缩机设计工况条件下功耗利用步骤I的(5)中计算的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实际功耗计算调整系数kP_INV以及步骤2中拟合出的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功耗随运行频率的变化曲线PINV_th(f),计算设计工况条件下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实际功耗P INV-act (f) PlN¥-act (f) _PlN¥_th (f) X ^ρ_ΙΝν ;步骤4 :确定直流变频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从压缩机生产厂家提供的压缩机规格书中确定直流变频压缩机允许运行频率范围为 fmin ( f ( ;步骤5 :选配并联定频压缩机(1)根据步骤3的(3)中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QINV_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压缩机频繁启停的并联压缩机选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压缩机名义工况下性能参数向设计工况转换的计算调整系数(1)从压缩机生产厂家提供的压缩机规格书中确定压缩机名义工况和名义工况下的排气量、运行频率、制冷量、功耗以及能效比,压缩机名义工况包括冷凝温度、冷凝过冷度、蒸发温度、蒸发过热度;(2)计算压缩机在名义工况条件下各制冷循环状态点的性能参数和制冷循环参数,制冷循环状态点包括:蒸发器进口、蒸发器出口、压缩机回气口、压缩机排气口、冷凝器出口,计算的性能参数包括:比焓、比容、温度、压力、干度,计算的制冷循环参数包括: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质量功耗;(3)设定空调机组设计工况,计算压缩机在设计工况条件下各制冷循环各状态点的性能参数和制冷循环参数,制冷循环状态点包括:蒸发器进口、蒸发器出口、压缩机回气口、压缩机排气口、冷凝器出口,计算的性能参数包括:比焓、比容、温度、压力、干度,计算的制冷循环参数包括: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质量功耗;(4)在压缩机名义工况条件下,利用压缩机排气量、名义运行频率、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质量功耗、压缩机回气口比容,计算压缩机名义工况条件下理论循环制冷量和理论功耗,其中,理论循环制冷量=单位质量制冷量×压缩机排气量×名义运行频率/压缩机回气口比容,理论功耗=单位质量功耗×压缩机排气量×名义运行频率/压缩机回气口比容;(5)根据计算的名义工况条件下理论循环制冷量和理论功耗与压缩机规格书上的名义工况条件下的实际循环制冷量和实际功耗,计算定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计算调整系数kQ?FLX、功耗计算调整系数kP?FLX和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计算调整系数kQ?INV、功耗计算调整系数kP?INV,其中,定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计算调整系数kQ?FLX=定频压缩机名义工况条件下实际制冷量/名义工况条件下理论循环制冷量、功耗计算调整系数kP?FLX=定频压缩机名义工况条件下实际功耗/名义工况条件下理论功耗,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计算调整系数kQ?INV=直流变频压缩机名义工况条件下实际制冷量/名义工况条件下理论循环制冷量、功耗计算调整系数kP?INV=直流变频压缩机名义工?况条件下实际功耗/名义工况条件下理论功耗;步骤2:计算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制冷量和功耗随运行频率的变化曲线根据压缩机生产厂家提供的直流变频压缩机性能参数变化曲线,提取直流变频压缩机在不同运行频率下的制冷量和功耗,并利用这些数据,分别拟合出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制冷量随运行频率的变化曲线QINV?th(f)和功耗随运行频率的变化曲线PINV?th(f);步骤3:计算空调机组设计工况条件下性能参数(1)计算定频压缩机设计工况条件下的制冷量:利用步骤1的(3)中计算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压缩机回气口比容、设计工况条件下压缩机排气量和运行频率以及步骤1的(5)中计算的定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计算调整系数kQ?FLX,计算设计工况条件下定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QFLX?act,?QFLX?act=QFLX?th×kQ?FLX,其中QFLX?th=单位质量制冷量×压缩机排气量×运行频率/压缩机回气口比容;(2)计算定频压缩机设计工况条件下的功耗:利用步骤1的(3)中计算的单位质量功耗、压缩机回气口比容、设计工况条件下压缩机排气量和运行频率以及步骤1的(5)中计算的定频压缩机的实际功耗计算调整系数kP?FLX,计算设计工况条件下定频压缩机的实际功耗PFLX?act,?PFLX?act=PFLX?th×kP?FLX,其中PFLX?th=单位质量功耗×压缩机排气量×运行频率/压缩机回气口比容;(3)计算直流变频压缩机设计工况条件下的制冷量:利用步骤1的(5)中计算的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计算调整系数kQ?INV以及步骤2中拟合出的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制冷量随运行频率的变化曲线QINV?th(f),计算设计工况条件下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QINV?act(f),QINV?act(f)=QINV?th(f)×kQ?INV;(4)计算直流变频压缩机设计工况条件下功耗:利用步骤1的(5)中计算的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实际功耗计算调整系数kP?INV以及步骤2中拟合出的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功耗随运行频率的变化曲线PINV?th(f),计算设计工况条件下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实际功耗PINV?act(f),PINV?act(f)=PINV?th(f)×kP?INV;步骤4:确定直流变频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从压缩机生产厂家提供的压缩机规格书中确定直流变频压缩机允许运行频率范围?为fmin≤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压缩机频繁启停的并联压缩机选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计算压缩机名义工况下性能参数向设计工况转换的计算调整系数 (1)从压缩机生产厂家提供的压缩机规格书中确定压缩机名义工况和名义工况下的排气量、运行频率、制冷量、功耗以及能效比,压缩机名义工况包括冷凝温度、冷凝过冷度、蒸发温度、蒸发过热度; (2)计算压缩机在名义工况条件下各制冷循环状态点的性能参数和制冷循环参数,制冷循环状态点包括蒸发器进口、蒸发器出口、压缩机回气口、压缩机排气口、冷凝器出口,计算的性能参数包括比焓、比容、温度、压力、干度,计算的制冷循环参数包括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质量功耗; (3)设定空调机组设计工况,计算压缩机在设计工况条件下各制冷循环各状态点的性能参数和制冷循环参数,制冷循环状态点包括蒸发器进口、蒸发器出口、压缩机回气口、压缩机排气口、冷凝器出口,计算的性能参数包括比焓、比容、温度、压力、干度,计算的制冷循环参数包括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质量功耗; (4)在压缩机名义工况条件下,利用压缩机排气量、名义运行频率、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质量功耗、压缩机回气口比容,计算压缩机名义工况条件下理论循环制冷量和理论功耗,其中,理论循环制冷量=单位质量制冷量X压缩机排气量X名义运行频率/压缩机回气口比容,理论功耗=单位质量功耗X压缩机排气量X名义运行频率/压缩机回气口比容; (5)根据计算的名义工况条件下理论循环制冷量和理论功耗与压缩机规格书上的名义工况条件下的实际循环制冷量和实际功耗,计算定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计算调整系数kQ_M、功耗计算调整系数kP_M和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计算调整系数kQ_INV、功耗计算调整系数kP_INV,其中,定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计算调整系数kQ_M=定频压缩机名义工况条件下实际制冷量/名义工况条件下理论循环制冷量、功耗计算调整系数kP_M=定频压缩机名义工况条件下实际功耗/名义工况条件下理论功耗,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计算调整系数kQ_INV=直流变频压缩机名义工况条件下实际制冷量/名义工况条件下理论循环制冷量、功耗计算调整系数kP_INV=直流变频压缩机名义工况条件下实际功耗/名义工况条件下理论功耗; 步骤2 :计算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制冷量和功耗随运行频率的变化曲线 根据压缩机生产厂家提供的直流变频压缩机性能参数变化曲线,提取直流变频压缩机在不同运行频率下的制冷量和功耗,并利用这些数据,分别拟合出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制冷量随运行频率的变化曲线QINV_th(f)和功耗随运行频率的变化曲线PINV_th(f); 步骤3 :计算空调机组设计工况条件下性能参数 (1)计算定频压缩机设计工况条件下的制冷量利用步骤I的(3)中计算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压缩机回气口比容、设计工况条件下压缩机排气量和运行频率以及步骤I的(5)中计算的定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计算调整系数kQ_M,计算设计工况条件下定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QM-ac;t,QFLX-act=QFLX-thXkQ-FLX,其中QM-th=单位质量制冷量乂压缩机排气量X运行频率/压缩机回气口比容; (2)计算定频压缩机设计工况条件下的功耗利用步骤I的(3)中计算的单位质量功耗、压缩机回气口比容、设计工况条件下压缩机排气量和运行频率以及步骤I的(5)中计算的定频压缩机的实际功耗计算调整系数kp_M,计算设计工况条件下定频压缩机的实际功耗Pflx-act,Pflx-act — PfLX-thxkP_M,其中PM_th =单位质量功耗X压缩机排气量X运行频率/压缩机回气口比容; (3)计算直流变频压缩机设计工况条件下的制冷量利用步骤I的(5)中计算的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计算调整系数kQ_INV以及步骤2中拟合出的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制冷量随运行频率的变化曲线QINV_th(f),计算设计工况条件下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实际制冷量QlNV-act (f),Q INV-act (f) = QlNY-th(f) X kQ_INV ; (4)计算直流变频压缩机设计工况条件下功耗利用步骤I的(5)中计算的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实际功耗计算调整系数kP_INV以及步骤2中拟合出的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功耗随运行频率的变化曲线PINV_t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坚江,程德威,涂虬,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