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大龙专利>正文

倒烧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1311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2:21
倒烧锅炉,包括锅炉主体和支架,所述的锅炉主体内由炉壁隔成燃烧室和集热室,燃烧室和集热室横向设置,并通过火道相连通,位于燃烧室一侧炉壁上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火道对应设置,燃烧室上方设有料斗,料斗的下料口与燃烧室相连,在燃烧室内设有炉排,位于集热室底部的炉壁上设有落料区,在集热室内设有多根与储水室相连通的散热管,在集热室一侧的炉壁上设有排风口,排风口与排烟管道相连。该装置具有燃料要求低、填料方式和清理炉渣方便、炉排耐用、燃料燃烧非常充分和热利用率高的优点,因此对减少农村燃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有很好的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燃烧秸杆、木材等各种燃料的锅炉,具体的说是一种倒烧锅炉
技术介绍
随着煤炭资源越来越少,秸杆、废木柴、可燃垃圾的利用还不广泛。如何利用这些秸杆、废木柴、可燃垃圾是很大的课题。目前,可用秸杆、木材等燃料的锅炉对料要求较高。如气化炉,对柴草燃料的湿度、大小要求高,清理废料麻烦等缺点。又如生物质锅炉,要求使用生物质燃料,燃料费用高,设备造价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倒烧锅炉,该锅炉具有燃料要求低、填料方式和清理炉渣方便、炉排耐用、燃料燃烧非常充分和热利用率高的优点,因此对减少农村燃烧秸杆造成的环境污染有很好的改善。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倒烧锅炉,包括由炉壁包裹构成的锅炉主体和用于支撑锅炉主体的支架,炉壁为双层结构,双层炉壁构成的空间为储水室,在炉壁上面可以设多处水管接口,所述的锅炉主体内由炉壁隔成燃烧室和集热室,燃烧室和集热室横向设置,并通过横向设置的火道相连通,位于燃烧室一侧炉壁上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火道对应设置,燃烧室上方设有料斗,料斗的下料口与燃烧室相连,燃料靠重力作用自动向下落入燃烧室内,在燃烧室内设有炉排,所述的炉排倾斜设置在进风口与火道之间,较低的一端对应进风口,较高的一端对应火道,位于集热室底部的炉壁上设有落料区,在集热室内设有多根与储水室相连通的散热管,在集热室一侧的炉壁上设有排风口,排风口与排烟管道相连。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炉排一端为直线,另一端为弧线,弧线的一端包围着火道口,炉排可优选如下结构包括多根空心管,空心管的一端通过直形件相连,另一端通过向上拱起的弧形件相连,空心管之间间距以不漏料为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散热管垂直设置在集热室内。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排烟管道的一端与排风口相连,另一端连接有负压抽风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排风口的外部设有活动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落料区设置的位置靠近火道,落料区的排料口处密封设有废料和烟灰收集装置。所述的料斗呈垂直状设置燃烧室上方,料斗底部的下料口与燃烧室直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该装置,具有燃料要求低、填料方式和清理炉渣方便、炉排耐用、燃料燃烧非常充分和热利用率高的优点,因此对减少农村燃烧秸杆造成的环境污染有很好的改善。其二、其中料斗是垂直的,实现了倒烧,可以使其燃烧更充分,实现自动落料使用方便;其次,炉排可优选如下结构包括多根空心管,空心管的一端通过直形件相连,另一端通过向上拱起的弧形件相连,空心管之间间距以不漏料为宜,并放置成倾斜状,使得空气更容易从进风口穿透炉排上的料层,并可以解决后部助氧不足,且耐用。其三、锅炉设计成横向结构,内部火道也是横向的,可以增加吸热管,提高热利用率高;在锅炉的底部设计的废料和烟灰收集装置,清理方便;锅炉采用引风,结合倒烧,及前部的助氧口,实现了将倒烧产生的可燃气体顺利燃烧,肉眼几乎看不到烟囱有烟。炉壁是双层结构,可用于烧水、供暖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炉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炉壁,2、支架,3、储水室,4、燃烧室,5、集热室,6、火道,7、进风口,8、料斗,9、炉排,901、空心管,902、直形件,903、弧形件,10、落料区,11、散热管,12、排风口,13、排烟管道,14、活动门。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一种倒烧锅炉,包括由炉壁I包裹构成的锅炉主体和用于支撑锅炉主体的支架2,炉壁I为双层结构,双层炉壁构成的空间为储水室3,在炉壁上可设有多个水管接口,所述的锅炉主体内由炉壁隔成燃烧室4和集热室5,燃烧室4和集热室5横向设置,并通过横向设置的火道6相连通,位于燃烧室4 一侧炉壁上设有进风口 7,进风口 7与火道6对应设置,燃烧室4上方设有料斗8,料斗的下料口与燃烧室相连,燃料靠重力作用自动向下落向燃烧室内,在燃烧室4内设有炉排9,所述的炉排9倾斜设置在进风口 7与火道6之间,较低的一端对应进风口,较高的一端对应火道,位于集热室5底部的炉壁上设有落料区10,在集热室5内设有多根与与储水室3相连通的散热管11,在集热室5 —侧的炉壁上设有排风口 12,排风口 12与排烟管道13相连。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炉壁I为双层结构里面都是水,该结构能增加热利用,还能保护炉壁,避免烧坏,延长寿命,同时在集热室内设有多根垂直的散热管11,使得热利用率达到最佳。所述的炉排9 一端为直线,另一端为弧线,弧线的一端包围着火道6 口,炉排优选如下结构包括多根空心管901,空心管901的一端通过直形件902相连,另一端通过向上拱起的弧形件903相连,中空管按一定距离排列,管与管的间隙不易漏料为宜,如此,燃料在倾斜的炉排上,进风口的空气比较容易穿透料,空心管有效解决后部助氧不足,而且非常耐用。所述的排烟管道13的一端与排风口 12相连,另一端连接有负压抽风机,加装抽风机后整个锅炉使用效果更好,使得料斗、炉排、火道的设计在引风作用下构成倒烧。所述的排风口 12的外部设有活动门14。所述的落料区10设置的位置靠近火道6,落料区10的排料口处密封设有废料和烟灰收集装置。本专利技术,料斗的优选使用方式所述的料斗8底部的下料口与燃烧室4是直通的,料斗成垂直状设置在燃烧室上方。本专利技术使用方法将料斗填满料,打开负压抽风机,然后点燃进风口处的燃料,点燃后将进风口关小,刚开始的时候烟囱有烟,等到炉内大烧时就看不到烟了。这时可以听见锅炉内火燃烧的声音,呼呼的,声音越大火越旺盛,并能看到料斗内的料自动下降。燃烧的灰烬会在负压抽风机的吸引下,带到火道并落入落尘区,少部分的灰回落在烟囱下部和散热管上,同时在负压下将燃烧区上面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吸到燃烧区燃烧。在使用时锅炉落尘处应时刻处于密闭状态。不用时,关闭负压抽风机,并将料斗填埋料,盖好进风口和料斗的盖子。下次使用的时候只要稍微打开进风口盖子,和料斗盖子,打开引风机即可。在燃料烧的快没有的时候,料上面有火的时候把料斗盖好即可,但一般使用是保持料斗中有料,火燃烧只在料的下面。使用一段时间可将烟囱下部的和落尘处的灰取出,燃烧的灰可以当农月巴,供农作物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倒烧锅炉,包括由炉壁(1)包裹构成的锅炉主体和用于支撑锅炉主体的支架(2),炉壁(1)为双层结构,双层炉壁构成的空间为储水室(3),在炉壁上设有多个水管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炉主体内由炉壁隔成燃烧室(4)和集热室(5),燃烧室(4)和集热室(5)横向设置,并通过横向设置的火道(6)相连通,位于燃烧室(4)一侧炉壁上设有进风口(7),进风口(7)与火道(6)对应设置,燃烧室(4)上方设有料斗(8),料斗(8)的下料口与燃烧室(4)相连通,燃料靠重力作用自动向下落入燃烧室内,在燃烧室(4)内设有炉排(9),所述的炉排(9)倾斜设置在进风口(7)与火道(6)之间,较低的一端对应进风口,较高的一端对应火道,位于集热室(5)底部的炉壁上设有落料区(10),在集热室(5)内设有多根与与储水室(3)相连通的散热管(11),在集热室(5)一侧的炉壁上设有排风口(12),排风口(12)与排烟管道(1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倒烧锅炉,包括由炉壁(I)包裹构成的锅炉主体和用于支撑锅炉主体的支架(2),炉壁(I)为双层结构,双层炉壁构成的空间为储水室(3),在炉壁上设有多个水管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炉主体内由炉壁隔成燃烧室(4)和集热室(5),燃烧室(4)和集热室(5)横向设置,并通过横向设置的火道(6)相连通,位于燃烧室(4) 一侧炉壁上设有进风口(7),进风口( 7 )与火道(6 )对应设置,燃烧室(4 )上方设有料斗(8 ),料斗(8 )的下料口与燃烧室(4 )相连通,燃料靠重力作用自动向下落入燃烧室内,在燃烧室(4 )内设有炉排(9 ),所述的炉排(9 )倾斜设置在进风口( 7 )与火道(6 )之间,较低的一端对应进风口,较高的一端对应火道,位于集热室(5)底部的炉壁上设有落料区(10),在集热室(5)内设有多根与与储水室(3 )相连通的散热管(11),在集热室(5 ) 一侧的炉壁上设有排风口( 12 ),排风口( 12 )与排烟管道(13)相连。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大龙宁二龙侯宁宁光海
申请(专利权)人:宁大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