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具元件收容盒,其包括一上壳与下壳,该上壳与该下壳一端通过合页结构连接,一端通过一锁扣结构开合。本发明专利技术LED灯具元件收容盒通过一锁扣结构,即上壳的定位倒钩与该下壳的U型定位槽配合,从而实现了最简单,方便的LED灯具元件收容盒的开合与关闭,以方便操作人员的随时打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灯具元件收容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灯具元件收容盒,特别涉及一种维修方便的LED灯具元件收容盒。
技术介绍
传统的光源耗电量高,寿命短,更换光源频繁,维修费用高,更换下来的大量废弃光源不可回收再利用,同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简称:LED)的诞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LED的发光效率大大超过白炽灯,甚至达到荧光灯的发光效率。与传统光源相比,LED光源基本无毒害,无电磁污染,且具有体积小,耗能低,光效高,发热量相对较低和使用寿命长,损坏率低等多方面优点,成为取代传统照明灯具有必然趋势。对于LED路灯,隧道灯,矿灯而言由于长期处于室处的露天环境之下,LED灯头的设计势必会影响到整个LED灯的使用和维修,而LED路灯,隧道灯的电池是一个较易出现故障的零部件,目前的路灯LED驱动电源一般会安装于灯壳之内,一旦需要检修,则必须要打开整个灯壳,工序麻烦且耗时较长。一般的LED隧道灯的驱动电源一般装置在一个外置的电源盒内,而该电源盒一般由多个面通过螺丝固定,而拆卸时亦需要一颗颗的拆除螺丝钉再进行更换,从而增加的了检修或更换的工序,时间,同时由于路灯,隧道灯的更换均在马路上,故长时间的人工操作,极易引起交通事故,造成工作人员及交通上不必要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维修不便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维修方便的LED灯具元件收容盒。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LED灯具元件收容盒,其包括一上壳与下壳,该上壳与该下壳一端通过合页结构连接,另一端通过一锁扣结构开合,该上壳上设置一倒钩,该下壳一侧设置一U型槽,在该上壳锁扣于该下壳时,该倒钩收容于该U型槽内,该倒钩与该U型槽界定该锁扣结构,该上壳包括一上壳主板,该上壳进一步包括一扣合板设置于上壳主板的顶端,与上壳主板倾斜相交,该扣合板底部向该上壳主板一侧延伸一手持部,该倒钩从该扣合板顶部倾斜延伸而出。优选地,该上壳与该下壳通过一U型铰链插入该上壳与该下壳相接处分别设置的一卡槽或通孔而界定该合页结构。优选地,该下壳呈U型结构,所述U型槽从其一侧壁顶端向其内侧延伸,并与该侧壁倾斜相交。优选地,该收容盒进一步包括一左端盖与一右端盖,该左端盖,右端盖分别固定于该下壳的两端。优选地,该左端盖的外侧设置一定位框,右端盖的外侧设置一定位框,该二定位框用于定位该LED灯具元件收容盒于灯具上。优选地,该下壳进一步包括一底壁,该底壁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槽,与一平面。优选地,该定位槽为多个时,间隔设置,该平面设置于二定位槽之间。优选地,该上壳与该下壳通过一U型铰链插入该上壳与该下壳相接处分别设置的一卡槽或通孔而界定该合页结构,该下壳进一步包括一底壁,该底壁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槽,与一平面,该定位槽为多个时,间隔设置,该平面设置于二定位槽之间,该LED灯具元件定位于该定位槽上。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LED灯具元件收容盒通过一锁扣结构,即上壳的定位倒钩与该下壳的U型定位槽配合,从而实现了最简单,方便的LED灯具元件收容盒的开合与关闭,以方便操作人员的随时打开。再,该上壳与该下壳通过一U型铰链进行连接固定,界定一合页结构,可更加简单的方式实现该LED灯具元件收容盒的开合与关闭。又,该上壳上的手持部可非常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且,该下壳的第二底壁上设置至少一定位槽,其与该电源上的固定元件配合通过螺丝钉即可实现电源的定位,方便该些电器元件的固定。同时该第二底壁上系设置一平面,其可实现使用中的电器元件,如电源的热能传递。再,该左,右侧壁的外侧分别设置一个定位框,其可非常方便的实现该LED灯具元件收容盒于该LED灯具上的固定,如固定于该LED灯具的外框架上,作为框架上的一部分,或者定位于LED灯具的外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LED灯具元件收容盒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LED灯具元件收容盒的组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与图2,该LED灯具元件收容盒100包括一上壳38,一下壳1,一左端盖36,一右端盖6,及一连接铰链5。该上壳38与下壳1通过连接铰链5进行连接,该左端盖36与右端盖6分别通过螺丝钉固定于该下壳1的两侧。该下壳1呈一U型结构,其包括一第一侧壁11,一第二底壁13,及一第三侧壁15,该第一侧壁11与该第三侧壁15相对设置,分别从该第二底壁13的向外沿伸而出。该第一侧壁11的高度矮于该第三侧壁15的高度。该第一侧壁11的上部向内凹形成了一收容槽111,其沿该第一侧壁11的边长方向平行设置。该第三侧壁15的顶端向壳内方向倾斜延伸一U型定位槽151,该U型定位槽151沿该第三侧壁15的边长方向平行设置,但与其倾斜成一定的斜度。该第二底壁13上设置多个定位槽131,该定位槽131间隔设置,在间隔设置的二定位槽131之间进一步包括一平面133,该平面133与收容于该LED灯具元件收容盒100内的电器元件的底面相接触,以进行快速热传导的特别设计。该电器元件可以是电源39,电路控制器(图未示)等等。该每一定位槽131进一步收容至少二定位块40,该定位块40的中心设置一螺孔,其与电源39上的固定元件配合可直接定位该电源39于其上。另,该第三侧壁15上进一步设置一天线152,用于接收电信号或其它无线信号以提供给该LED灯具元件收容盒100内的电器元件。该上壳38包括一主板381,一侧壁383,从该主板381底侧延伸而出,与其成近90度,一扣合板385,与该主板381倾斜相交。该侧壁383包括一定位通孔3831,其设置于该侧壁383的顶端。该扣合板385设置于该主板381的顶端,其底部向该主板381一侧延伸一手持部3851,该手持部3851具有一平滑表面,其顶部设置一与其倾斜相关的定位倒钩3853。该左端盖36的外侧设置一定位框363,其内侧两端设置二定位片361,该二定位片361分别与该下壳1的第一侧壁11与该第三侧壁15相对应,通过螺丝钉固定该左端盖36于该下壳1上。该二定位片361之间包括多个护线圈37,用于引入多根电源线进入该LED灯具元件收容盒100。该右端盖6的外侧设置一定位框63,其内侧两端设置二定位片61,该二定位片61分别与该下壳1的第一侧壁11与该第三侧壁15相对应,通过螺丝钉固定该右端盖6于该下壳1上。在组装过程中,操作人员首先通过螺丝钉将该左,右端盖36,6的定位片面361,61分别定位于该下壳1的两端,然后通过了一连接铰链5插入该上壳38侧壁383的定位通孔3831与该下壳1的第一侧壁11的收容槽111内,该连接铰链5为一U型铰链。其两端分别插入该定位通孔3831与该收容槽111。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人员手握该手持部3851即可打开或闭合该上壳38至该下壳1。在闭合过程中,使用者手握该上壳38的手持部3851向上移动并使该扣合板385的定位倒钩3853卡合入该第三侧壁15的U型定位槽151,从而实现该上壳38定位于该下壳1。同时,使用者也在需要时手握该上壳38的手持部3851向上提起该上壳38,并使该扣合板385的定位倒钩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灯具元件收容盒,其包括一上壳与下壳,其特征在于:该上壳与该下壳一端通过合页结构连接,一端通过一锁扣结构开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灯具元件收容盒,其包括一上壳与下壳,其特征在于:该上壳与该下壳一端通过合页结构连接,另一端通过一锁扣结构开合,该上壳上设置一倒钩,该下壳一侧设置一U型槽,在该上壳锁扣于该下壳时,该倒钩收容于该U型槽内,该倒钩与该U型槽界定该锁扣结构,该上壳包括一上壳主板,该上壳进一步包括一扣合板设置于上壳主板的顶端,与上壳主板倾斜相交,该扣合板底部向该上壳主板一侧延伸一手持部,该倒钩从该扣合板顶部倾斜延伸而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元件收容盒,其特征在于:该上壳与该下壳通过一U型铰链插入该上壳与该下壳相接处分别设置的一卡槽或通孔而界定该合页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元件收容盒,其特征在于:该下壳呈U型结构,所述U型槽从其一侧壁顶端向其内侧延伸,并与该侧壁倾斜相交。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元件收容盒,其特征在于:该收容盒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琳,李盛远,李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邦贝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