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60016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即使使用具备舌针的横机利用放针形成增圈,也不会在该增圈缠绕针织纱。设朝向在一方的针床(FB)上排列的舌针的侧面设置的移圈用的翼所处的一侧的方向为第一方向(RS)、其相反方向为第二方向(LS)时,进行如下的工序:使给纱口向第一方向移动,对对象线圈进行放针(工序α);使给纱口向第二方向移动直至超过利用工序α的放针移圈到另一方的针床(BB)的对象线圈即增圈的位置的位置(工序β);使该增圈移圈到一方的针床的空针(工序γ);使给纱口向第一方向移动直至超过在工序γ中移圈的增圈的位置的位置(工序δ);与工序δ同时或在其之后在相比增圈靠第一方向侧形成新线圈(工序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具备舌针的横机利用放针形成增圈的。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周知使用至少在前后一对针床上排列有多个舌针的横机,利用放针形成增圈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放针是使钩挂于前后一方的针床的线圈(对象线圈)移圈到相对的另一方的针床的舌针并供给新的针织纱,在一方的针床的舌针 (被移圈的对象线圈本来钩挂的舌针)上形成从该对象线圈拉出的新线圈的过程。放针后, 对象线圈被作为增圈插入针织物的编织宽度内。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4-732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使用具备舌针的横机利用放针形成增圈的中,在作为增圈的对象线圈的根部会缠绕新线圈的针织纱,这有时损害针织物的美观。舌针在其一方的侧面具备移圈用的翼,具有经由该翼在相对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9-161873号公报的图1 3等)。因此,相对的针床的舌针的针钩彼此沿针床的长度方向稍微偏移。该偏移是在对象线圈的根部缠绕新线圈的针织纱的原因。图3 (A)是将增圈3 (本来是对象线圈I)朝向针织物的编织宽度内的左侧插入时的增圈3附近的线圈图,图3 (B)是将增圈3朝向针织物的编织宽度内的右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和向在所述针床上排列多个的舌针供给针织纱的给纱口且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的横机,形成与钩挂于一方的针床的线圈即对象线圈接续的新线圈,并利用使该对象线圈移圈到另一方的针床的舌针上的放针形成增圈,使该增圈插入针织物的编织宽度内,其特征在于,设所述一方的针床的长度方向中朝向在所述一方的针床上排列的舌针的侧面设置的移圈用的翼所处的一侧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其相反方向为第二方向时,进行如下的工序:工序α,使所述给纱口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对所述对象线圈进行所述放针;工序β,使所述给纱口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直至超过利用所述工序α的放针移圈到所述另一方的针床的...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03 JP 2011-2195011.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和向在所述针床上排列多个的舌针供给针织纱的给纱ロ且能够在前后的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的横机,形成与钩挂于一方的针床的线圈即对象线圈接续的新线圈,并利用使该对象线圈移圈到另一方的针床的舌针上的放针形成增圈,使该增圈插入针织物的编织宽度内,其特征在干, 设所述一方的针床的长度方向中朝向在所述一方的针床上排列的舌针的侧面设置的移圈用的翼所处的ー侧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其相反方向为第二方向时,进行如下的エ序エ序a,使所述给纱ロ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对所述对象线圈进行所述放针; エ序3,使所述给纱ロ向所述第二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一良山田尚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