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泡沫塑料领域,具体涉及ー种聚酰亚胺改性聚异氰脲酸酯泡沫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异氰脲酸酯泡沫体是由异氰酸酯三聚反应制得,耐温性能好、燃烧时发烟量低、可连续在150°C下使用。但纯聚异氰脲酸酯泡沫脆性大,需要进行改性。通常在异氰脲酸酯环之间引入氨基甲酸酷、噁唑烷酮、碳化ニ亚胺、酰胺及酰亚胺等。聚酰亚胺耐高温、不燃、烟密度近乎于零。用聚酰亚胺改性的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塑料,耐高温、烟密度低、阻燃、耐火焰贯穿性优异。美国专利USP5627220A和USP8148440报道了在三聚催化剂存在下,聚醚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反应,制备聚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硬质泡沫塑料的方法。USP5627220A和USP3922238A报道了碳化ニ亚胺改性的聚异氰脲酸酯硬质泡沫体。用伯羟基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在叔胺催化剂、泡沫稳定剂、发泡剂存在下,与过量多异氰酸酯化学反应发泡,制备碳化ニ亚胺改性的聚异氰脲酸酯硬质泡沫,具有良好的耐火焰贯穿性。中国专利CN101407594A公开了ー种硅氧烷改性的聚酰亚胺泡沫体材料,由芳香ニ酐或芳香酸酯在极性溶剂中与端羟基或端氨基硅氧烷、低分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酰亚胺改性聚异氰脲酸酯泡沫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质量份数的组分(化学组成按100质量份的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计):芳香族聚酯多元醇为40—60,聚醚多元醇为60—40,由芳香二酐和芳香二胺合成的聚酰亚胺前驱体为25—50,泡沫稳定剂为2—5,三聚催化剂为6—15,表面活性剂1—2、发泡剂HCFC—141b为25—40,水为1.5—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改性聚异氰脲酸酯泡沫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质量份数的组分(化学组成按100质量份的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计) 芳香族聚酯多元醇为40— 60,聚醚多元醇为60— 40,由芳香二酐和芳香二胺合成的聚酰亚胺前驱体为25— 50,泡沫稳定剂为2— 5,三聚催化剂为6 —15,表面活性剂I一2、发泡剂 HCFC-141b 为 25—40,水为1. 5—5. 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改性聚异氰脲酸酯泡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二酐包括3,3’ ,4,4'- 二苯醚四羧酸二酐(ODPA)、3,3’ ,4,4'- 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3, 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1,2,4,5-均苯四羧酸二酐(PMDA);芳香二胺包括4,4’二氨基二苯醚、对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2,6’二氨基吡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改性聚异氰脲酸酯泡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族聚酯多元醇包括苯酐聚酯多元醇、对苯二甲酸聚酯多元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残渣/ 二甘醇降解聚酯多元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改性聚异氰脲酸酯泡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醚多元醇包括蔗糖聚醚多元醇、山梨糖醇聚醚多元醇、乙二胺聚醚多元醇、甲苯二胺聚醚多元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改性聚异氰脲酸酯泡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稳定剂包括非水解型水溶性聚醚硅氧烷、聚氧化乙烯非离子型泡沫稳定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改性聚异氰脲酸酯泡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阳离子含氟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基醚氟碳表面活性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改性聚异氰脲酸酯泡沫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连河,张树华,叶明,陈爱志,石勇,胡松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洋先进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