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该专利技术属于无机功能涂层材料领域,主要用于碳/碳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涂层的制备。
技术介绍
在表面制备抗氧化涂层是实现碳/碳复合材料于高温有氧环境中长时服役的重要手段,也是将碳/碳复合材料用作热结构材料的关键工序。碳/碳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通常为经过热喷涂、等离子喷涂、涂刷、反应烧结等手段制备到碳/碳表面的耐高温陶瓷层。由于涂层和碳/碳材料成分的不同,它们之间存在热失配问题,形成的涂层上存在裂纹、孔隙等缺陷,降低了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喷涂和涂刷法获得的抗氧化涂层通常由于涂层与碳/碳材料之间结合力差而使涂层的抗热震性能差,易于在服役过程中脱落;反应烧结法则通过碳/碳材料与物料反应形成梯度过渡涂层,改善了涂层与碳/碳的结合,但仍会由于热失配问题造成涂层表面裂纹的产生,并且由于涂层向碳/碳材料内部的扩展,裂纹的深度也向碳/碳内部延伸,影响了涂层抗氧化性能的发挥;碳/碳材料表面本身具有的孔隙在传统反应烧结法制备抗氧化涂层过程中不能被有效填充,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涂层的服役性能不高。文献中通常采用孔隙填充密封剂的方法实现表面孔隙和裂纹的密封,这种方法通常对较小尺寸的裂纹、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碳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1)在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富硅层:将碳/碳复合材料置于富硅浆料I中真空浸渍,然后再加压浸渍;浸渍完成后取出碳/碳复合材料,去除表面的浆料后在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刷涂富硅浆料II,干燥固化后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形成富硅层;所述的富硅浆料I为以热固性树脂、糖类、聚乙烯醇、沥青或羧甲基纤维素为载体,以粒度小于200目的单质硅粉为硅源混合形成的浆料,其中载体和硅源的体积比为(1:0.1)~(1:1);所述的富硅浆料II为以热固性树脂、糖类、聚乙烯醇、沥青或羧甲基纤维素为载体,以粒度小于200目的单质硅粉为硅源混合形成的浆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碳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1)在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富娃层将碳/碳复合材料置于富硅浆料I中真空浸溃,然后再加压浸溃;浸溃完成后取出碳/ 碳复合材料,去除表面的浆料后在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刷涂富硅浆料11,干燥固化后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形成富娃层;所述的富硅浆料I为以热固性树脂、糖类、聚乙烯醇、浙青或羧甲基纤维素为载体,以粒度小于200目的单质硅粉为硅源混合形成的浆料,其中载体和硅源的体积比为 (1:0.1) (1:1);所述的富硅浆料II为以热固性树脂、糖类、聚乙烯醇、浙青或羧甲基纤维素为载体,以粒度小于200目的单质硅粉为硅源混合形成的浆料,其中载体和硅源的体积比为(1:2) (1:8),并加入溶剂使其成为可涂刷浆料;所述的溶剂为乙醇、甲苯或石油醚;所述的干燥固化温度为10(T30(TC ;2)富硅层表面化学气相沉积碳层将步骤I)得到的碳/碳复合材料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沉积碳, 沉积温度为900°C 1100°C,沉积时间为IOh-1OOh,沉积压力为20Pa 30kPa ;所述的沉积碳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同起,吴宁宁,李钰梅,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