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碳酸亚烷酯的大孔型树脂催化剂。
技术介绍
碳酸亚烷酯例如碳酸亚乙酯和碳酸亚丙酯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有机化工原料, 在工业中广泛用作溶剂和稀释剂。碳酸亚乙酯可用作纺织、印刷、高分子合成及电化学方面 的溶剂,也可作为化妆品和药物的原料以及相应二元醇的中间体。工业上碳酸亚烷酯一般是通过二氧化碳与相应的环氧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 而制得。已发现的许多催化剂对此反应有催化效果,如过渡金属配合物、主族元素配合物、 季铵盐、季鱗盐和碱金属盐、离子液体、超临界二氧化碳等催化体系。L. N. He等人研究了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以Rf3RPI (Rf C4F9C2H4, C6F13C2H4, C8F17C2H4 ;RMe, Rf)为催化剂合成碳酸亚乙酯,催化剂能循环使用,碳酸亚乙酯的产率达到 90%以上,但是反应周期过长,需要24小时。Kim等人研究了卤化锌与1-烷基-3-甲基-咪唑鎗卤化物和含膦配体等均 相催化体系对于反应的影响(Angew. Chem.1nt. Ed. 39 (2000) 4096-4098, Chem. Eur. J. 9(2003)6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备碳酸亚烷酯的大孔型树脂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a)10~20%的金属盐;金属盐中的阳离子选自镁、钙、锌、钴、镍、锰、铬、铁、铜、锑或锡,阴离子选自卤素离子、乙酸根、硝酸根、草酸根、月桂酸根或硫酸根;b)80~90%的二苯基膦取代的复合微球;所述二苯基膦取代的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助剂一配成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5~2%的水溶液A;(2)将单体、共聚单体、纳米材料、引发剂以及助剂二配成溶液B;其中,所述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4?丁基苯乙烯或丙烯腈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共聚单体选自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碳酸亚烷酯的大孔型树脂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a)10 20%的金属盐;金属盐中的阳离子选自镁、钙、锌、钴、镍、锰、铬、铁、铜、锑或锡,阴离子选自卤素离子、乙酸根、硝酸根、草酸根、月桂酸根或硫酸根;b)80 90%的二苯基膦取代的复合微球;所述二苯基膦取代的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助剂一配成重量百分比浓度为O.5 2%的水溶液A ;(2)将单体、共聚单体、纳米材料、引发剂以及助剂二配成溶液B;其中,所述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4-丁基苯乙烯或丙烯腈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共聚单体选自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基苯、二乙烯基苯基甲烷、二乙烯基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纳米材料选自多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C60或C70等富勒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引发剂选自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月桂酰、异丙苯过氧化氢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助剂一选自聚乙烯醇、明胶、淀粉、甲基纤维素、膨润土或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助剂二选自脂肪烃、聚苯乙烯、汽油、脂肪酸或石蜡中的至少一种;以重量百分比计,单体的用量为85 95%,共聚单体的用量为2 5%, 纳米材料的用量为O.1 3%,引发剂的用量为O.1 10%,助剂一的用量为单体重量的 150 400%,助剂二的用量为单体重量的50 100% ;(3)将溶液B在60 75°C预聚合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峰萍,何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