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螟虫激素芯片诱杀器与赤眼峰相结合的甘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甘蔗作为我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随着种植水平不断提高,病虫害发生蔓延呈逐年加重趋势。蔗螟虫在我区常称为甘蔗钻心虫。是为害较普遍而严重的一类害虫,以幼虫蛀入甘蔗幼苗和蔗茎为害。在甘蔗苗期入侵生长点部位,造成枯心苗;在甘蔗生长中后期入侵蔗茎,造成虫孔节,破坏蔗茎组织,使甘蔗糖分降低,且易出现风折茎或枯梢,降低产量。苗期由蔗螟造成的枯心苗率一般在10% —15%,低者2% — 5%,高者可达20% — 40%,减少甘蔗单位面积的有效茎。甘蔗拔节后,幼虫钻蛀蔗节,造成螟蛀节,一般为5% —10%,高者达20% — 30%。甘蔗伸长期受虫害造成“死尾蔗”。甘蔗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受多种螟虫为害,每O. 067ha损失约O. 25—0. 5t。为害甘蔗的螟虫主要有黄螟、条螟、二点螟、大螟和白螟等五种。传统的喷雾施药方式对于防治螟虫害起的作用并不显著,施药方式是人工进行喷洒,传统喷雾施药方式易造成农药的浪费,还会引起人员的中毒和环境污染;甘蔗病虫害螟虫虫卵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甘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诱杀器的制备:以料液比为1:20的比例往直径为40~50cm的特制水盆里边加入洗涤剂和室温下的清水,搅拌均匀,用坚固的铁丝将螟虫激素芯片固定在特制水盆距离水面1~2cm处;2)诱杀器的放置:将制备好的诱杀器搬到甘蔗种植基地,以100~200m的间距将诱杀器放置在较为平整的甘蔗种植基地上,每亩放置2~3个诱杀器;3)放蜂器的制备:将甘蔗鞘、竹壳或者较大的树叶片剪成长5cm,宽4cm的形状,对折,把每块约有20个赤眼蜂卵粒的蜂卡放入,用绳子扎好;4)放蜂器的投放:将制备好的放蜂器放在离地面30~50cm的甘蔗叶背面,开口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诱杀器的制备以料液比为1:20的比例往直径为40 50cm的特制水盆里边加入洗涤剂和室温下的清水,搅拌均匀,用坚固的铁丝将螟虫激素芯片固定在特制水盆距离水面I 2cm处; 2)诱杀器的放置将制备好的诱杀器搬到甘蔗种植基地,以100 200m的间距将诱杀器放置在较为平整的甘蔗种植基地上,每亩放置2 3个诱杀器; 3)放蜂器的制备将甘蔗鞘、竹壳或者较大的树叶片剪成长5cm,宽4cm的形状,对折,把每块约有20个赤眼蜂卵粒的蜂卡放入,用绳子扎好; 4)放蜂器的投放将制备好的放蜂器放在离地面30 50cm的甘蔗叶背面,开口向下,每亩均匀设置5个放蜂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静海,陆长吉,
申请(专利权)人:扶绥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扶绥县甘蔗技术中心推广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