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害虫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害虫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在植物中表达的Cry1F蛋白来控制大螟为害植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大螟(Sesamiainferens)属鳞翅目夜蛾科,为杂食性害虫,除为害玉米外,还为害水稻、甘蔗、高梁等禾本科作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与东南部,特别是陕西、河南以南的大部稻区。大螟幼虫蛀入作物茎内为害,可造成枯心苗或整株死亡,其蛀孔一般较大,并有大量虫粪排出茎外,以低洼地及麦套玉米地发生重,且夏玉米发生重于春玉米。玉米和高粱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每年因大螟造成的粮食损失巨大,更甚者影响到当地人口的生存状况。为了防治大螟,人们通常采用的主要防治方法有: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农业防治是把整个农田生态系多因素的综合协调管理,调控作物、害虫、环境因素、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大螟发生的农田生态环境。如利用处理大螟越冬寄主、改革耕作制度、种植抗大螟品种、种植诱集田和间作等措施降低大螟的为害。因农业防治必须服从作物布局和增产的要求,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作为应急措施,在大螟爆发时就显得无能为力。化学防治即农药防治,是利用化学杀虫剂来杀灭害虫,是大螟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快速、方便、简便和高经济效益的特点,特别是大螟大发生的情况下,是必不可少的应急措施,它可以在大螟造成为害前将其消灭。目前化学防治方法主要有颗粒剂、撒毒土、药液喷雾、封垛熏蒸秸秆垛内越冬成虫等。但化学防治也有其局限性,如使用不当往往会导致农作物发生药害、害虫产生抗药性,以及杀伤天敌、污染环境,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和农药残留对人、畜的安全构成威胁等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大螟害虫与Cry1F蛋白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大螟害虫与Cry1F蛋白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y1F蛋白为Cry1Fa蛋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y1Fa蛋白存在于产生所述Cry1Fa蛋白的植物细胞中,所述大螟害虫通过摄食所述植物细胞与所述Cry1Fa蛋白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y1Fa蛋白存在于产生所述Cry1Fa蛋白的转基因植物中,所述大螟害虫通过摄食所述转基因植物的组织与所述Cry1Fa蛋白接触,接触后所述大螟害虫生长受到抑制并最终导致死亡,以实现对大螟危害植物的控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基因植物可以处于任意生育期。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基因植物的组织为叶片、茎秆、雄穗、雌穗、花药或花丝。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大螟危害植物的控制不因种植地点的改变而改变。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大螟危害植物的控制不因种植时间的改变而改变。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来自玉米、水稻、高粱、麦、粟、棉花、芦苇、甘蔗、茭白、蚕豆或油菜。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步骤之前的步骤为种植含有编码所述Cry1Fa蛋白的多核苷酸的植物。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y1F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具有SEQIDNO:1或SEQID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y1Fa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具有SEQIDNO:3或SEQID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还可以产生至少一种不同于所述Cry1Fa蛋白的第二种核苷酸。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核苷酸编码Cry类杀虫蛋白质、Vip类杀虫蛋白质、蛋白酶抑制剂、凝集素、α-淀粉酶或过氧化物酶。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核苷酸编码Cry1Ab蛋白、Cry1Ac蛋白、Cry1Ba蛋白或Vip3A蛋白。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核苷酸包括SEQIDNO:5或SEQIDNO: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核苷酸为抑制目标昆虫害虫中重要基因的dsRNA。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还可以产生至少一种不同于所述Cry1Fa蛋白的第二种核苷酸。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核苷酸编码Cry类杀虫蛋白质、Vip类杀虫蛋白质、蛋白酶抑制剂、凝集素、α-淀粉酶或过氧化物酶。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核苷酸编码Cry1Ab蛋白、Cry1Ac蛋白、Cry1Ba蛋白或Vip3A蛋白。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核苷酸包括SEQIDNO:5或SEQIDNO: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核苷酸为抑制目标昆虫害虫中重要基因的dsRNA。2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还可以产生至少一种不同于所述Cry1Fa蛋白的第二种核苷酸。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核苷酸编码Cry类杀虫蛋白质、Vip类杀虫蛋白质、蛋白酶抑制剂、凝集素、α-淀粉酶或过氧化物酶。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核苷酸编码Cry1Ab蛋白、Cry1Ac蛋白、Cry1Ba蛋白或Vip3A蛋白。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核苷酸包括SEQIDNO:5或SEQIDNO: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核苷酸为抑制目标昆虫害虫中重要基因的dsRNA。2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还可以产生至少一种不同于所述Cry1Fa蛋白的第二种核苷酸。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核苷酸编码Cry类杀虫蛋白质、Vip类杀虫蛋白质、蛋白酶抑制剂、凝集素、α-淀粉酶或过氧化物酶。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控制大螟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核苷酸编码Cry1Ab蛋白、Cry1Ac蛋白、Cry1Ba蛋白或Vip3A蛋白。31.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超,庞洁,康越景,刘海利,张云珠,张成伟,许春苹,魏玫,黄金存,田康乐,王乾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物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