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东北大黑鳃金龟的方法。
技术介绍
植食性昆虫在选择寄主植物的过程中,对寄主植物和产卵场所选择、躲避、无反应等行为是通过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间化学交流来实现的,这种交流主要是植食性昆虫嗅觉对寄主植物释放的特定的挥发性气体物质的识别。植物在受到机械损伤、外源物质、昆虫取食、其他生物及非生物因子胁迫时,诱导植物体内自身产生一系列的反应,能够改变、增加或减少特定挥发性气体物质,对昆虫的嗅觉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形成抗虫性。茉莉酸是一种植物内源生长调节素,广泛的存在于高等植物中,是植物体内诱导防御基因表达的主要信号物质,在植物受到损伤或昆虫取食时,其体内茉莉酸含量迅速上升,诱导植物防御基因信号表达,改变体内营养物质的含量、产生有毒物质和释放具有特异性的挥发性气体物质驱避或者拒绝植食性昆虫的取食等行为,形成一定的抗性。外源茉莉酸应用于植物虫害的防治中,与植食性昆虫取食及其他伤害诱导植物形成抗性一致,能够诱导寄主植物产生多途径自我防御反应。东北大黑鳃金龟是鞘翅目、金龟甲科昆虫,是东北地区主要的苗圃地下害虫之一, 取食苗木根部,给林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茉莉酸防治东北大黑鳃金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0.1~1.0mmol·L?1茉莉酸的丙酮水溶液喷施处理2年生红皮云杉幼苗,所述0.1~1.0mmol·L?1茉莉酸的丙酮水溶液是由6%丙酮溶液作为溶剂稀释定容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乾,邓勋,宋小双,赵红盈,继丹,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