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5368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7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包括连接在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与电源电路的PWM控制电路之间的保护电路,该电源保护电路还设置有尖峰浪涌抑制电路和辅助保护电路,尖峰浪涌抑制电路设置在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电压经过尖峰浪涌抑制电路抑制后输入至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辅助保护电路连接保护电路和电源电路的PWM控制电路,保护信号通过辅助保护电路输入至电源电路的PWM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除电源常用的保护电路外,增加了尖峰浪涌抑制电路和辅助保护电路,可以保障电源可靠的工作在恶劣环境下,无论是输入电压的浪涌、尖峰干扰还是输出端的过流或短路现象,保护电路均能有效的对电源系统进行控制,保护电源不受损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源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电源技术是一种应用功率半导体器件,综合电力变换技术、现代电子技术、自动控 制技术的多学科的边缘交叉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源技术又与现代控制理论、材料 科学、电机工程、微电子技术等许多领域密切相关。目前,电源技术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多 学科互相渗透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对现代通讯、电子仪器、计算机、工业自动化、电力工程、 国防及某些高新技术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可靠性的电源起着关键作用。如今,电源也已 成为非常重要的基础科学和产业,在电源产品的众多指标中,其中一类重要的指标就是电 源保护功能,电源保护功能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目前,电源的保护设计通常是采集过流、过压等反馈信号,送入处理电路,最后反 馈给电源的控制芯片进行保护的模式。这种保护设计占用空间大、可靠性低,在恶劣条件下 工作时,容易对电源系统产生破坏性损伤,无法满足小型化及在温度范围为_55°C 125°C 的恶劣环境下长时间工作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电源存在的可靠性差、不能在恶劣环境下长时间 工作、易受损伤等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增加电源可靠性和减小功耗、保护电源不受损 害的电源保护电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包括连接在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 端与电源电路的PWM控制电路之间的保护电路,该电源保护电路还设置有尖峰浪涌抑制电 路和辅助保护电路,尖峰浪涌抑制电路设置在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电压经过尖峰浪涌 抑制电路抑制后输入至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辅助保护电路连接保护电路和电源电路的PWM 控制电路,保护信号通过辅助保护电路输入至电源电路的PWM控制电路。优选的是,尖峰浪涌抑制电路包括振荡电路和控制电路,振荡电路为抑制电路提 供正常的工作电压,控制电路用于抑制脉冲电压和浪涌电压。优选的是,控制电路可以对 ±600V以下的脉冲电压和80V以下的浪涌电压进行抑制。优选的是,辅助保护电路由电阻R10、RC并联电路和三极管Tl组成,RlO的输入端 与保护电路连接,输出端与三极管Tl的基极连接,并通过RC并联电路与三极管Tl的发射 极连接,三极管Tl的发射极和RC并联电路均接地,三极管Tl的集电极与PWM控制电路的 PWM控制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除电源常用的保护电路外,增加 了尖峰浪涌抑制电路和辅助保护电路,可以保障电源可靠的工作在恶劣环境下,无论是输 入电压的浪涌、尖峰干扰还是输出端的过流或短路现象,保护电路均能有效的对电源系统 进行控制,保护电源不受损害;尖峰浪涌抑制电路可以对±600V以下的脉冲电压和80V以下的浪涌电压进行抑制,有效的保护电源系统输入电压的稳定性;辅助保护电路可将PWM 控制电路关闭输出,使其处于静态工作状态,减少了电源功耗及降低电源整流电路器件的 损伤。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原理框图。附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尖峰浪涌抑制电路原理框图。附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辅助保护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3所示,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包括连接在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与电源电 路的PWM控制电路之间的保护电路,该电源保护电路还设置有尖峰浪涌抑制电路和辅助保 护电路,尖峰浪涌抑制电路设置在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电压经过尖峰浪涌抑制电路抑 制后输入至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辅助保护电路连接保护电路和电源电路的PWM控制电路, 保护信号通过辅助保护电路输入至电源电路的PWM控制电路。为了保护电源系统输入电压的稳定性,上述尖峰浪涌抑制电路包括振荡电路和控 制电路,振荡电路为抑制电路提供正常的工作电压,控制电路用于抑制脉冲电压和浪涌电 压。控制电路可以对±600V以下的脉冲电压和80V以下的浪涌电压进行抑制,降低尖峰脉 冲和浪涌对电源系统的干扰,有效的保护电源系统输入电压的稳定性。为了减少电源功耗及降低电源整流电路器件的损伤,上述辅助保护电路由电阻 R10、RC并联电路和三极管Tl组成,RlO的输入端与保护电路连接,输出端与三极管Tl的基 极连接,并通过RC并联电路与三极管Tl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l的发射极和RC并联电路 均接地,三极管Tl的集电极与PWM控制电路的PWM控制端连接。当保护信号送入RlO后, 可根据Rll和C9的调节对保护垫进行精确控制,再通过三极管Tl控制PWM控制电路的PWM 控制端,可将PWM控制电路关闭输出,使其处于静态工作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包括连接在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与电源电路的PWM控制电路之间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保护电路还设置有尖峰浪涌抑制电路和辅助保护电路,尖峰浪涌抑制电路设置在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电压经过尖峰浪涌抑制电路抑制后输入至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辅助保护电路连接保护电路和电源电路的PWM控制电路,保护信号通过辅助保护电路输入至电源电路的PWM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包括连接在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与电源电路的PWM控制电路之间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保护电路还设置有尖峰浪涌抑制电路和辅助保护电路,尖峰浪涌抑制电路设置在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电压经过尖峰浪涌抑制电路抑制后输入至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辅助保护电路连接保护电路和电源电路的PWM控制电路,保护信号通过辅助保护电路输入至电源电路的PWM控制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尖峰浪涌抑制电路包括振荡电路和控制电路,振荡电路为抑制电路提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航天半导体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