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床自动加料机的物料升降机构。目前用于磨床自动加料机中的物料升降机构难以方便、准确和有效的储存物料并控制物料的升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储料仓和升降装置,其特点是:储料仓本体设有数对插槽,料板包括料板本体、防滑垫和限位条,料板本体插接在相对应的插槽中,升降装置包括架体、电机、丝杆、升降块、一号导向杆、二号导向杆、三号导向杆和四号导向杆,电机安装在架体中,丝杆连接在电机上,升降块螺纹连接在丝杆上,架体顶部设有分别套装一号导向杆、二号导向杆、三号导向杆和四号导向杆的一号导向孔、二号导向孔、三号导向孔和四号导向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方便、准确和有效的储存物料并控制物料升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料升降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磨床自动加料机的物料升降机构,属于磨床自动加料机中的一个部件,磨床自动加料机专用于给磨床进行加料,本技术中的物料升降机构用于储存物料并控制物料的升降。
技术介绍
磨床自动加料机用于给磨床进行加料,需要添加到磨床中的物料放置在磨床自动加料机的储料仓中,目前用于磨床自动加料机中的物料升降机构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性能不够可靠,使用不便,难以方便、准确和有效的储存物料并控制物料的升降,从而降低了磨床自动加料机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方便、准确和有效的储存物料并控制物料升降的磨床自动加料机的物料升降机构。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磨床自动加料机的物料升降机构包括储料仓和升降装置,所述储料仓包括储料仓本体和数块料板,所述储料仓本体为长方体结构,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储料仓本体的内壁设置有数对插槽,所述料板包括料板本体、防滑垫和限位条,所述料板本体为长方形结构,所述限位条固定在料板本体上,该限位条的左侧与料板本体的左侧之间的距离为l_3cm,所述防滑垫为长方形结构,该防滑垫固定在料板本体上,所述防滑垫的左侧与限位条的右侧紧贴,该防滑垫的右侧与料板本体的右侧之间的距离为l_3cm ;所述料板本体的两侧插接在相对应的插槽中,该料板本体呈水平状结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架体、电机、丝杆、升降块、一号导向杆、二号导向杆、三号导向杆和四号导向杆,所述电机安装在架体中,所述丝杆的下端连接在电机上,该丝杆呈竖直状结构,所述升降块中设置有螺孔,该升降块通过螺孔螺纹连接在丝杆上,所述架体的顶部设置有一号导向孔、二号导向孔、三号导向孔和四号导向孔,所述一号导向杆、二号导向杆、三号导向杆和四号导向杆分别套装在一号导向孔、二号导向孔、三号导向孔和四号导向孔中,所述一号导向杆、二号导向杆、三号导向杆和四号导向杆的下端均固定在升降块上,该一号导向杆、二号导向杆、三号导向杆和四号导向杆均呈竖直状结构;所述储料仓本体的底部安装在一号导向杆、二号导向杆、三号导向杆和四号导向杆的上端。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防滑垫通过胶水粘接在料板本体上。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限位条通过螺丝固定在料板本体上。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料板的数量为4-10块。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一号导向杆、二号导向杆、三号导向杆和四号导向杆均为圆柱形结构。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一号导向杆、二号导向杆、三号导向杆和四号导向杆均为不锈钢材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可靠,能够方便、准确和有效的储存物料并控制物料升降,有利于提升磨床自动加料机的整体性能。使用时,由于储料仓安装在一号导向杆、二号导向杆、三号导向杆和四号导向杆的上端,电机能够带动丝杆进行转动,丝杆控制升降块进行上升或者下降,升降块带动一号导向杆、二号导向杆、三号导向杆和四号导向杆进行上升或者下降,从而能够控制储料仓的升降操作。 本技术的储料仓中,料板本体的两侧插接在相对应的插槽中,料板能够方便的安装到储料仓本体中,也能够方便的从储料仓本体中拆卸下来,使用非常方便。料板上的防滑垫固定在料板本体上,使得物料能够方便、有效的放置在料板上,限位条固定在料板本体上,便于物料能够整齐的放置在料板上,限位条的左侧与料板本体的左侧之间的距离为l-3cm,防滑垫的右侧与料板本体的右侧之间的距离为l_3cm,便于料板的安装和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磨床自动加料机的物料升降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储料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储料仓本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料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去掉一号导向杆、二号导向杆、三号导向杆和四号导向杆后的结构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9,本实施例中的磨床自动加料机的物料升降机构包括储料仓I和升降装置2,其中,储料仓I包括储料仓本体11和数块料板12,其中,料板1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通常情况下为4-10块。本实施例中的储料仓本体11为长方体结构,在储料仓本体11的内壁设置有数对插槽111,插槽111的对数与料板12的块数相等,一对插槽111与一块料板12相对应。本实施例中的料板12包括料板本体121、防滑垫122和限位条123,其中,料板本体121和防滑垫122均为长方形结构。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条123通过螺丝固定在料板本体121上,即限位条123固定在料板本体121上,该限位条123的左侧与料板本体121的左侧之间的距离h通常在l-3cm之间。本实施例中的防滑垫122通过胶水粘接在料板本体121上,即防滑垫122固定在料板本体121上。本实施例中防滑垫122的左侧与限位条123的右侧紧贴,即防滑垫122的左侧与限位条123的右侧是相互接触的,本实施例中防滑垫122的右侧与料板本体121的右侧之间的距离X通常在l_3cm之间。本实施例中的料板本体121的两侧插接在相对应的插槽111中,即一块料板本体121的两侧分别插接在与之相对应的一对插槽111中,该料板本体121呈水平状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升降装置2包括架体21、电机22、丝杆23、升降块24、一号导向杆25、二号导向杆26、三号导向杆27和四号导向杆28,其中,一号导向杆25、二号导向杆26、三号导向杆27和四号导向杆28均为圆柱形结构,该一号导向杆25、二号导向杆26、三号导向杆27和四号导向杆28均为不锈钢材质。本实施例中的电机22安装在架体21中,丝杆23的下端连接在电机22上,该丝杆23呈竖直状结构,通过电机22的转动能够带动丝杆23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中的升降块24中设置有螺孔,该升降块24通过螺孔螺纹连接在丝杆23上,当丝杆23在电机22的作用下进行转动时,能够带动升降块24沿丝杆23进行升降动作。本实施例中架体21的顶部设置有一号导向孔211、二号导向孔212、三号导向孔213和四号导向孔214,该一号导向孔211、二号导向孔212、三号导向孔213和四号导向孔214的形状和大小分别与一号导向杆25、二号导向杆26、三号导向杆27和四号导向杆28相匹配。本实施例中的一号导向杆25、二号导向杆26、三号导向杆27和四号导向杆28分别套装在一号导向孔211、二号导向孔212、三号导向孔213和四号导向孔214中。本实施例中的一号导向杆25、二号导向杆26、三号导向杆27和四号导向杆28的下端均固定在升降块24上,该一号导向杆25、二号导向杆26、三号导向杆27和四号导向杆28均呈竖直状结构。当升降块24沿丝杆23进行升降动作时,一号导向杆25、二号导向杆26、三号导向杆27和四号导向杆28能够随升降块24—同进行升降操作。本实施例中的储料仓本体11的底部安装在一号导向杆25、二号导向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床自动加料机的物料升降机构,包括储料仓和升降装置,所述储料仓包括储料仓本体和数块料板,所述储料仓本体为长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本体的内壁设置有数对插槽,所述料板包括料板本体、防滑垫和限位条,所述料板本体为长方形结构,所述限位条固定在料板本体上,该限位条的左侧与料板本体的左侧之间的距离为1?3cm,所述防滑垫为长方形结构,该防滑垫固定在料板本体上,所述防滑垫的左侧与限位条的右侧紧贴,该防滑垫的右侧与料板本体的右侧之间的距离为1?3cm;所述料板本体的两侧插接在相对应的插槽中,该料板本体呈水平状结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架体、电机、丝杆、升降块、一号导向杆、二号导向杆、三号导向杆和四号导向杆,所述电机安装在架体中,所述丝杆的下端连接在电机上,该丝杆呈竖直状结构,所述升降块中设置有螺孔,该升降块通过螺孔螺纹连接在丝杆上,所述架体的顶部设置有一号导向孔、二号导向孔、三号导向孔和四号导向孔,所述一号导向杆、二号导向杆、三号导向杆和四号导向杆分别套装在一号导向孔、二号导向孔、三号导向孔和四号导向孔中,所述一号导向杆、二号导向杆、三号导向杆和四号导向杆的下端均固定在升降块上,该一号导向杆、二号导向杆、三号导向杆和四号导向杆均呈竖直状结构;所述储料仓本体的底部安装在一号导向杆、二号导向杆、三号导向杆和四号导向杆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床自动加料机的物料升降机构,包括储料仓和升降装置,所述储料仓包括储料仓本体和数块料板,所述储料仓本体为长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本体的内壁设置有数对插槽,所述料板包括料板本体、防滑垫和限位条,所述料板本体为长方形结构, 所述限位条固定在料板本体上,该限位条的左侧与料板本体的左侧之间的距离为l-3cm, 所述防滑垫为长方形结构,该防滑垫固定在料板本体上,所述防滑垫的左侧与限位条的右侧紧贴,该防滑垫的右侧与料板本体的右侧之间的距离为l_3cm ;所述料板本体的两侧插接在相对应的插槽中,该料板本体呈水平状结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架体、电机、丝杆、升降块、一号导向杆、二号导向杆、三号导向杆和四号导向杆,所述电机安装在架体中,所述丝杆的下端连接在电机上,该丝杆呈竖直状结构,所述升降块中设置有螺孔,该升降块通过螺孔螺纹连接在丝杆上,所述架体的顶部设置有一号导向孔、二号导向孔、三号导向孔和四号导向孔,所述一号导向杆、二号导向杆、三号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茅柳强,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耀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